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我要投稿

User Prompt与System Prompt:AI沟通的两层语言

发布日期:2025-11-14 09:50:01 浏览次数: 1560
作者:AI技术研习社

微信搜一搜,关注“AI技术研习社”

推荐语

掌握与AI高效沟通的艺术,从理解User Prompt和System Prompt开始,让你的指令更精准,AI表现更出色。

核心内容:
1. 提示词工程的核心是沟通艺术,而非编程技术
2. System Prompt定义AI角色,User Prompt明确具体任务
3. 高质量User Prompt的四大原则:清晰、任务导向、角色设定、输出约束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有段时间,我发现身边很多人都在说“学AI要会写提示词”。

但真要问一句:什么是提示词工程?大多数人其实是模糊的。有人说是“编程”,有人说是“咒语”,也有人说那只是“让AI多听话点的诀窍”。

但我越用AI越发现,它其实是一门关于沟通的学问。提示词工程不是教你写代码,而是教你——如何和AI好好说话。

我第一次意识到“提示词”的威力,是在某次写公众号标题时。

我问AI:“帮我起五个爆款标题。”结果它给我列了一堆像教科书一样的标题,完全没有灵魂。

我不服,换了一种问法:“你是一名资深的内容运营专家,请为我设计5个能引发讨论、情绪共鸣的爆款标题,每个20字以内。”

这一次,AI像开了窍,标题一个比一个炸。

那一刻我明白:AI不是笨,是你没说清楚。

提示词工程的核心,就是把你脑子里那些模糊的想法,翻译成AI能听懂的“工作指令”。它不需要你懂技术,而需要你懂沟通的艺术

我特别喜欢一个比喻:把大模型想象成一个刚入职的天才实习生——聪明、执行力强,但完全不了解你是谁,也不知道你要的风格、标准和底线。

你说得越清楚,他交出来的活儿就越漂亮。所以一个好的提示词工程师,本质上就是一个懂得分解任务、定义边界、明确目标的项目经理。

想真正掌握提示词工程,必须先搞清楚两个概念:
User Prompt(用户提示词) 和 System Prompt(系统提示词)

一句话总结:

System Prompt 定义“AI是谁”,User Prompt 告诉“它要干什么”。

你可以把AI想成演员:

  • System Prompt 是它的剧本,告诉它角色、语气、行为边界;

  • User Prompt 是导演每一幕的指令,让它完成具体的表演。

举个例子:
System Prompt 可以是——
“你是一位严谨的法律顾问,所有回答必须引用具体法条。”
而 User Prompt 则是——
“请帮我分析这份租赁合同的潜在风险。”

这就像设定了AI的“人格”和“任务场景”。
前者决定它怎么想,后者决定它做什么

在我们日常使用的ChatGPT、Claude这些工具里,System Prompt其实是被“藏”起来的,平台在后台帮你设定好了。
但当你要开发自己的AI助手,比如定制GPT或企业内嵌Agent时,就可以自己来写。
那时候,你才会真正体会到——
写System Prompt,就像在写一个人的灵魂。

我们平时打的Prompt,大多是User Prompt。
也就是你在对话框输入的那句话:“帮我总结这篇文章”、“把这段话翻译成英文”、“写一篇关于秋天的诗”。

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普通提问,但其实这背后有一套完整的工程逻辑。
一个高质量的User Prompt,往往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 清晰的语言:指令要直接明了,避免模糊词;

  • 任务导向:让AI明确“做什么”、“怎么做”、“给谁看”;

  • 角色设定:赋予AI角色,让它更聚焦、更专业;

  • 输出约束:限定结构、长度、格式,减少废话。

比如:

❌ 坏例子:给我一些提高记忆力的建议。
✅ 好例子:你是一位世界记忆大师,请为准备法律考试的大学生设计一个30天强化记忆计划。

差别在哪?
在于第二个Prompt,不仅定义了角色(记忆大师),还有对象(大学生)和目标(30天强化计划)。
AI的“脑回路”因此被锁定,输出自然精准得多。

很多人不知道一个技巧:AI其实非常擅长“模仿”。

如果你告诉它“我想要这样的输出”,再给几个示例,它几乎能100%复现结构和语气。
这就是所谓的 few-shot prompting(示例提示)

比如你希望它提取会议纪要的关键信息,可以这样写:

我需要你帮我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并按照【主题:内容】格式输出。

示例输入:
“本次会议于周二下午3点在301会议室召开,讨论了第三季度的营销预算问题,最终决定增加15%的线上广告投放。”
示例输出:【时间:周二下午3点】【地点:301会议室】【议题:第三季度营销预算】【结论:增加15%线上广告投放】
现在,请处理以下文本:
“......”

AI看到这个结构,就会照猫画虎。
记住:展示比解释更有力量。

写提示词最怕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后来我总结出一个万能模板——RTF 框架,每次都好使:

R(Role):你希望AI扮演什么角色?
T(Task):你希望AI完成什么任务?
F(Format):你希望AI以什么格式输出?

举个例子:
你要写一篇关于“费曼学习法”的文章,可以这样写:

# Role你是一位教育专家,擅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复杂概念。# Task写一篇介绍“费曼学习法”的文章,包含核心思想、四个步骤、举例说明和适用场景。# Format使用Markdown格式,控制在1200字以内,语气生动有趣,避免学术腔。这样的Prompt几乎能让AI一次命中你要的风格。简单、清晰、结构化,是写提示词的最高境界。

如果说User Prompt是临时任务,那System Prompt就是AI的人格脚本
它定义AI的角色、语气、行为边界、甚至“价值观”。

举个例子:

“你是一位温柔耐心的小学语文老师。请用儿童能理解的语言解释古诗,不要使用成人化表达。”

这样的Prompt能让AI在整个对话过程中,都维持同样的语气和风格。
它的作用,就像产品里的“系统设定”,从根上决定AI的“说话方式”。

但我在实操时也发现——System Prompt不是越长越好。
很多人为了“万无一失”,写了几千字的Prompt,结果模型直接崩溃。
因为模型不是人,太长的指令反而会被“噪声”淹没。

一个原则:够用就好。
能让AI稳定理解的Prompt,才是最优解。

用AI这几年,我越来越坚信一句话:提示词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提示词你万万不行。

所谓“提示词工程”,不是追求复杂,而是追求清晰。不是写得多,而是让AI真正懂你。这门学问的本质,不是让你学AI,而是让你学会如何表达。

当你懂得如何说一句“AI听得懂的话”,你就不只是AI的使用者,你是在用语言的力量,驾驭一个超强的大脑。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