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大模型RAG实战|构建知识库:文档和网页的加载、转换、索引与存储
浏览次数: 1641


今天,开始写一个新的系列《大模型RAG实战》。上个月我在2篇文章中,介绍了如何使用LlamaIndex框架,通过少量代码,实现本地可部署和运行的大模型RAG问答系统。我们要开发一个生产级的系统,还需要对LlamaIndex的各个组件和技术进行深度的理解、运用和调优。本系列将会聚焦在如何让系统实用上,包括:知识库的管理,检索和查询效果的提升,使用本地化部署的模型等主题。我将会讲解相关的组件和技术,辅以代码示例。最终这些文章中的代码将形成一套实用系统。


过去一年,大模型的发展突飞猛进。月之暗面的Kimi爆火,Llama3开源发布,大模型各项能力提升之大有目共睹。


对于大模型检索增强生成(RAG)系统来说,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其核心不在于模型的能力,而是在于如何更好地构建和使用知识库,提升检索的效能。


 1 

知识库的三类数据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我们构建知识库,自然希望高质量的数据越多越好。这些数据主要分为三类。


  • 文件:电脑上为数众多的文件资料,包括方案、文稿、产品资料等,通常为PDF、DOCX、PPT等格式

  • 网页:收集的网页信息,比如我们在微信上打开和阅读的公众号文章。如果觉得这些文章有用,会收藏起来

  • 数据库:保存在各种数据库中的文本信息,比如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会记录用户提出的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于个人用户,建立个人知识库,主要是电脑上的文件资料和收藏的网页信息。而对于企业来说,接入和利用已有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的文本数据,也非常关键。


LlamaIndex是一个专门针对构建RAG系统开发的开源数据框架,对于以上三类数据的处理,都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2 

数据处理的四个步骤


无论是哪一类数据,LlamaIndex处理数据的过程,都分为四步:


1)加载数据(Load)


LlamaIndex提供了众多数据接入组件(Data Connector),可以加载文件、网页、数据库,并提取其中的文本,形成文档(Document)。未来还将能提取图片、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


最常用的是SimpleDirectoryReader,用来读取文件系统指定目录中的PDF、DOCX、JPG等文件。



我们在LlamaHub上,可以找到数百个数据接入组件用来加载各种来源与格式的数据,比如电子书epub格式文件的接入组件。


2) 转换数据(Transform)


类似传统的ETL,转换数据是对文本数据的清洗和加工。通常,输入是文档(Document),输出是节点(Node)


数据处理的过程,主要是将文本分割为文本块(Chunk),并通过嵌入模型,对文本块进行嵌入(Embedding)。同时,可提取元数据(Metadata),例原文件的文件名和路径。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参数,chunk_size和chunk_overlap,分别是文本块分割的大小,和相互之间重叠的大小。我们需要调整这些参数,从而达到最好的检索效果。

 

3)建立索引(Index)


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以便于通过大语言模型(LLM)来查询生成的节点。


最常使用的是向量存储索引(Vector Store Index),这种方式把每个节点(Node)的文本,逐一创建向量嵌入(vector embeddings),可以理解是文本语义的一种数字编码。 


不同于传统的关键词匹配,通过向量检索,比如余弦相似度,我们可以找到语义相近的文本,尽管在文字上有可能截然不同。


4)存储数据(Store)


默认情况下,以上操作生成的数据都保存在内存中。要避免每次重来,我们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持久化处理。


LlamaIndex 提供了内置的persisit()方法,将索引数据持久化保存在磁盘文件中。更常见的做法是通过索引存储器(Index Store),将索引保存在向量数据库中,如Chroma、LanceDB等。


知识库的管理,不仅要保存索引数据,也要保存所有文档(Document)及其提取的节点(Node)。


LLamaIndex提供了文档存储器(Document Store),把这些文本数据保存在MongoDB、Redis等NoSQL数据库中,这样我们可以对每一个节点进行增删改查。


 3 

代码实现示例


下面结合代码,介绍构建知识库的过程。


我们将使用LlamaIndex来加载和转换文档和网页数据,建立向量索引,并把索引保存在Chroma,把文档和节点保存在MongoDB


示例1:加载本地文件


对于在本地文件系统中的文件,LlamaIndex提供了非常简便的方法来读取:SimpleDirectoryReader


我们只需要将已有的文件,放在指定的目录下,比如./data,通过这个方法就可以全部加载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包括子目录中的文件。


from llama_index.core import SimpleDirectoryReaderdocuments = SimpleDirectoryReader(input_dir="./data", recursive=True).load_data() print(f"Loaded {len(documents)} Files")


如果,我们在知识库中上传了新的文件,还可以指定加载这个文件,而非读取整个目录。


SimpleDirectoryReader(input_files=["path/to/file1", "path/to/file2"])


文件加载后,LlamaIndex会逐一提取其中的文本信息,形成文档(Document)。通常一个文件对应一个文档。


示例2:加载网页信息


LlamaIndex读取和加载网页信息也很简单。这里,我们用到另一个工具SimpleWebPageReader


给出一组网页的URL,我们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提取网页中的文字信息,并分别加载到文档(Document)中。


pages = ["https://mp.weixin.qq.com/s/LQNWNp7nI_hI1iFpuZ9Dfw", "https://mp.weixin.qq.com/s/m8eI2czdXT1knX-Q20T6OQ", "https://mp.weixin.qq.com/s/prnDzOQ8HjUmonNp0jhRfw", "https://mp.weixin.qq.com/s/YB44--865vYkmUJhEv73dQ", "https://mp.weixin.qq.com/s/SzON91-fZgkQvzdzkXJoCA", "https://mp.weixin.qq.com/s/zVlKUxJ_C6GjTh0ePS-f8w", "https://mp.weixin.qq.com/s/gXlX_8mKnQSmI0R1me40Ag", "https://mp.weixin.qq.com/s/z9eV8Q8TJ4c-IhvJ1Ag34w"]
documents = SimpleWebPageReader(html_to_text=True).load_data(pages)print(f"Loaded {len(documents)} Web Pages")


代码中我给出的网页,是我写的《大卫说流程》系列文章。你可以改为任何你想读取的网页。未来,你可以针对这些网页内容来向大模型提问。


使用这个工具,我们需要安装llama-index-readers-web和html2text组件。为了行文简洁,未来不再说明。你可以在运行代码时根据提示,安装所需的Python库和组件。


示例3:分割数据成块


接下来,我们通过文本分割器(Text Splitter)将加载的文档(Document)分割为多个节点(Node)


LlamaIndex使用的默认文本分割器是SentenceSplitter。我们可以设定文本块的大小是256,重叠的大小是50。文本块越小,那么节点的数量就越多。


from llama_index.core.node_parser import SentenceSplitternodes = SentenceSplitter(chunk_size=256, chunk_overlap=50).get_nodes_from_documents(documents)print(f"Load {len(nodes)} Nodes")


之前我介绍过文本分割器Spacy对中文支持更好。我们可以通过Langchain引入和使用。


from llama_index.core.node_parser import LangchainNodeParserfrom langchain.text_splitter import SpacyTextSplitterspacy_text_splitter = LangchainNodeParser(SpacyTextSplitter(pipeline="zh_core_web_sm", chunk_size = 256,chunk_overlap = 50))


示例4:数据转换管道与知识库去重


上一步给出的数据转换方法,其实并不实用。问题在于没有对文档进行管理。我们重复运行时,将会重复加载,导致知识库内重复的内容越来越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LlamaIndex提供的数据采集管道(Ingestion Pipeline)的功能,默认的策略为更新插入(upserts,实现对文档进行去重处理。


from llama_index.core.ingestion import IngestionPipelinepipeline = IngestionPipeline(transformations=[spacy_text_splitter,embed_model,],docstore=MongoDocumentStore.from_uri(uri=MONGO_URI),vector_store=chroma_vector_store,)nodes = pipeline.run(documents=documents)print(f"Ingested {len(nodes)} Nodes")


示例5:索引与存储的配置


在上面的数据采集管道的代码示例中,我们配置了用来生成向量索引的嵌入模型(embed_model),以及采用Chroma作为向量库,MongoDB作为文档库,对数据进行持久化存储。


嵌入模型的配置如下。这里我们通过之前介绍过的HugginFace的命令行工具,将BAAI的bge-small-zh-v1.5嵌入模型下载到本地,放在“localmodels”目录下。


from llama_index.embeddings.huggingface import HuggingFaceEmbeddingembed_model = HuggingFaceEmbedding(model_name="./localmodels/bge-small-zh-v1.5")


然后配置向量库,Chroma将把数据存储在我们指定的“storage”目录下。


import chromadbfrom llama_index.vector_stores.chroma import ChromaVectorStoredb = chromadb.PersistentClient(path="./storage")chroma_collection = db.get_or_create_collection("think")chroma_vector_store = ChromaVectorStore(chroma_collection=chroma_collection)


我们可以使用Redis或MongoDB来存储处理后的文档、节点及相关信息,包括文档库(docstore)和索引信息库(index_store)。


作为示例,我们选用在本机上安装的MongoDB。


from llama_index.core import StorageContextfrom llama_index.storage.docstore.mongodb import MongoDocumentStorefrom llama_index.storage.index_store.mongodb import MongoIndexStore
MONGO_URI = "mongodb://localhost:27017"
storage_context = StorageContext.from_defaults(docstore=MongoDocumentStore.from_uri(uri=MONGO_URI),index_store=MongoIndexStore.from_uri(uri=MONGO_URI),vector_store=chroma_vector_store,)


示例6:构建知识库


现在,我们可以将此前的数据采集管道生成的文档和节点,载入到文档知识库中(docstore)。


storage_context.docstore.add_documents(nodes)print(f"Load {len(storage_context.docstore.docs)} documents into docstore")


这步完成后,我们在MongoDB中,可以找到一个名为“db_docstore”的数据库,里面有三张表,分别是:

  • docstore/data

  • docstore/metadata

  • docstore/ref_doc_info


我们可以通过MongoDB,来查询相关的文档和节点,元数据以及节点之间的关系信息。


未来,当你有更多的文件和网页需要放入知识库中,只需要遵循以上的步骤加载和处理。


示例7:实现RAG问答


完成知识库的构建之后,我们可以设定使用本地的LLM,比如通过Ollama下载使用Gemma 2B模型。


然后,加载索引,生成查询引擎(Query Engine),你就可以针对知识库中的内容进行提问了。


from llama_index.llms.ollama import Ollamallm_ollama = Ollama(model="gemma:2b", request_timeout=600.0)Settings.llm = llm_ollama
from llama_index.core import VectorStoreIndexindex = VectorStoreIndex.from_vector_store(vector_store=chroma_vector_store, )
query_engine = index.as_query_engine()response = query_engine.query("流程有哪三个特征?")


以上,主要介绍了使用LlamaIndex构建知识库的过程。


未来,我们可以结合Streamlit、Flask等前端框架,进一步开发成一个完善的知识库管理系统,以便对知识内容进行持续的增加与更新,并支持灵活的配置文本分割的各项参数和选择嵌入模型。


推荐新闻
RAG系列04:使用ReRank进行重排序
本文介绍了重排序的原理和两种主流的重排序方法:基于重排模型和基于 LLM。文章指出,重排序是对检索到的上下文进行再次筛选的过程,类似于排序过程中的粗排和精排。在检索增强生成中,精排的术语就叫重排序。文章还介绍了使用 Cohere 提供的在线模型、bge-reranker-base 和 bge-reranker-large 等开源模型以及 LLM 实现重排序的方法。最后,文章得出结论:使用重排模型的方法轻量级、开销较小;而使用 LLM 的方法在多个基准测试上表现良好,但成本较高,且只有在使用 ChatGPT 和 GPT-4 时表现良好,如使用其他开源模型,如 FLAN-T5 和 Vicuna-13B 时,其性能就不那么理想。因此,在实际项目中,需要做出特定的权衡。
LangGPT论文:面向大语言模型的自然语言编程框架(中文版)
大语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在不同领域都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然而,对于非AI专家来说,制定高质量的提示来引导 LLMs 是目前AI应用领域的一项重要挑战。
第三篇:要真正入门AI,OpenAI的官方Prompt工程指南肯定还不够,您必须了解的强大方法论和框架!!!
自从ChatGPT(全名: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以来,一个新兴的行业突然兴起,那就是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可谓如日冲天。从简单的文章扩写,到RAG,ChatGPT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惊人能力。
(三)12个RAG痛点及其解决方案
痛点9:结构化数据QA 痛点10:从复杂 PDF 中提取数据 痛点11:后备模型 痛点12:LLM安全
(二)12个RAG痛点及其解决方案
痛点5:格式错误 痛点6:不正确的特异性 痛点7:不完整 痛点8:数据摄取可扩展性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产品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与创始人交个朋友

回到顶部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