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深度解析AI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风叔带你领略DeepSeek的实战案例。 核心内容: 1. AI助力设计研发:元器件选型与质量标准查询 2. 采购仓储优化:AI大模型在采购寻源中的核心应用 3. 实战落地:风叔与世界500强企业共创应用场景的成果分享
前言
1. 设计研发
1.1 元器件选型
在研发设计环节,都会涉及到元器件选型。比如研发一款继电器,根据设计的额定电压、电流、触点容量、工作温度等参数,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在过去,工程师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找和阅读产品手册,或者根据多种参数从内部元件库中进行筛选,非常低效。
通过AI Agent,将相关元器件的产品手册解析为向量知识库或知识图谱,根据工程师的参数要求,自动检索到合适的元器件,并快速解答工程师关于元器件使用方法、设计说明、参数性能等问题,大幅提升工程师工作效率。
我们已在某世界500强企业落地该场景。
场景价值:⭐️⭐️⭐️
场景可行性:⭐️⭐️⭐️⭐️⭐️
1.2 质量标准查询
工业制造领域的质量标准非常严格,工业产品的研发设计必须严格遵守质量标准,比如安全认证、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等要求。同时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也存在不同的质量标准。
面对如此多的质量要求,工程师们不可能对每个标准都烂熟于心。因此,质量标准的查询,也占据了工程师很大一部分工作时间。
通过AI Agent,将相关质量标准文件解析为向量知识库,方便工程师随时查询各区域、各行业的标准规范,并给出引用来源,成为工程师设计产品时的得力助手。
场景可行性:⭐️⭐️⭐️⭐️
2. 采购仓储
2.1 采购寻源
在采购环节,采购经理需要寻找潜在供应商。传统的做法是,采购经理根据所需要采购的原材料,在相关网站上进行搜索;然后电话联系潜在供应商,了解相关产品的信息,比如参数、报价、供货周期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筛除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对初步满足条件的供应商做进一步的沟通,包括参数对比、砍价、配量等等。整个过程重复工作多、效率低、完全依赖人工。
可以利用AI大模型构建采购寻源Agent,主要工作包括:
根据采购要求,自动爬取相关网站上的潜在供应商信息;
通过邮件、短信或外呼,自动联系供应商,多轮对话获取相关产品信息;
自动排除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对符合条件的供应商,自主规划和沟通,例如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更低的采购价格、更稳定的供货周期;
通过多个维度的参数对比,自动对潜在供应商打分,将结果反馈给采购经理
场景可行性:⭐️⭐️⭐️⭐️⭐️
3. 生产制造
3.1 设备智能运维
在生产制造环节,产线时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停机,比如产线故障、产品切换、设备维护等等。产线停机给工厂造成的损失是非常直接的,比如产线开动率100%时,产线可生产10000件/天,如果停机时间占比达到10%,产线每天将少生产1000件商品。
在过去,当产线发生故障时,往往依靠老师傅的经验,或者工厂打电话让原厂派工程师过来检修。但是老师傅的经验也是有局限的,而且经验也面临着严重的传承问题;而让原厂再派人过来,先不论原厂工程师要花多久修复问题,光是过来的路程上浪费的时间,都会导致工厂产线因长时间停机造成的损失。
通过AI大模型,我们可以实现设备智能运维,利用AI大模型进行故障归因,这里有两方面关键技术。第一方面是构建故障运维知识图谱,能够根据故障现象,AI快速推理出潜在的原因;第二方面是对接产线实时传感器数据,结合故障图谱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将原因范围快速聚拢到少数几种可能性。
这样,借助AI能快速找出故障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大幅缩短停机时间。
场景可行性:⭐️⭐️⭐️⭐️⭐️
3.2 预测性维护
预测性维护,也是降低停机时间的重要手段,在潜在故障发生前就进行预测和预警。
AI大模型可以学习产线历史数据和故障的关系,比如电压、电流、转速、震动等因子,模型可根据当前数据,自动预测未来24h内产线发生故障的概率。当故障概率大于一定阈值时,提前进行潜在故障原因分析,减少停机风险。
场景可行性:⭐️⭐️⭐️⭐️⭐️
3.3 生产工艺优化
在生产制造环节,生产工艺和产量、良品率息息相关。在过去,一条产线在投产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生产工艺测试,该用什么温度、湿度、压力、电流、原材料等等,测试完成后就基本定型了。在实际投产后,理论上产线应该能达到额定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比如每天生产10000件,良品率99%。
但实际情况下,因为各种原因,即使抛开停机因素,产品也可能达不到额定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可以考虑利用AI大模型进行生产工艺的优化。
工艺优化的核心思想是强化学习,如何调整生产参数,从而让生产效率和良品率最大化。将当前参数值作为状态,将参数的增减作为行动,将生产效率/良品率提升作为奖励,降低作为惩罚,通过强化学习逐渐逼近最优参数组合。强化学习可结合数字孪生开展,在数字孪生系统中计算最优参数组合后,再到产线中进行实际测试。
场景可行性:⭐️⭐️⭐️⭐️
4. 销售/售后
4.1 竞品分析
在销售环节,客户往往非常关注同类型产品的参数对比。在过去,产品参数对比表通常由市场部或销售部输出,通过浏览竞品的产品说明书,从而提炼各个竞品的参数和参数值。销售再拿着竞品对比表,去和客户交流。
现在,随着各类型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也给竞品分析表的编撰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可以通过AI Agent自动分析竞品说明手册,提取产品参数,生成产品对比表。
场景可行性:⭐️⭐️⭐️⭐️⭐️
4.2 自动报价
在能源和电力行业,销售人员往往需要根据项目图纸计算项目报价。过去的做法是,销售人员拿着项目图纸,人工逐图来核对相关设备的型号和数量,再查找每个设备的价格,最后人工整理成项目报价表。整个过程非常耗时耗力,而且充斥着重复工作。
我们可以利用AI Agent,自动解析项目图纸,自动从图纸中提取相关设备的型号和数量,再自动查找每个设备的价格,自动生成项目报价表,从而大幅节省销售时间。
场景可行性:⭐️⭐️⭐️⭐️⭐️
4.3 销售线索分析
在工业领域,销售会从市场部或者自己拿到一些客户线索。在过去,销售需要自己根据客户线索,在互联网上查找更多的客户信息,比如客户的经营范围、营收情况、产品类别等等,从而判断该客户是否是目标客户,以及该客户应该放在什么样的优先级。
借助AI Agent的帮助,在销售获取客户线索后,AI可以通过自动联网搜索补全客户画像,并根据客户信息自动匹配最为合适的产品,甚至帮助销售判定客户优先级,从而答复提升销售效率。
场景可行性:⭐️⭐️⭐️⭐️⭐️
4.4 售后客服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企业将电气自动化设备售卖给下游的OEM厂商或者终端工厂。由于设备的复杂性,OEM厂商或工厂经常会遇到设备或软件不会操作的情况,或者设备出现故障,然后打电话给企业的售后客服。
但是工业企业的售后工程师往往数量不会太多,我们所接触的一家世界头部企业,客户和业务遍布全国各地,但整个企业售后工程师团队只有小几十人,因此难以即时响应客户的问题。
通过AI Agent,将相关的设备手册、软件操作手册解析成向量知识库,客户可直接通过小程序发起咨询,AI Agent自动识别客户需求,并路由到匹配的知识库进行信息检索召回,大幅提升售后效率。
已在多家头部企业落地
场景可行性:⭐️⭐️⭐️⭐️⭐️
总结
本篇文章围绕工业制造的主要业务环节,介绍了AI大模型的核心应用场景。风叔不是工业制造领域的专家,算是抛砖引玉,和读者一起探讨更多有价值的应用场景。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4-06-19
2024-07-16
2024-03-27
2024-06-13
2024-07-20
2024-07-29
2024-05-31
2024-06-20
2024-06-20
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