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深度对比Manus与Google Deep Research的分析能力,探索AI工具的未来潜力。 核心内容: 1. Manus操作体验与任务完成度分析 2. Google Deep Research与Manus的性能对比 3. 通用型Agent的实现条件和挑战
Manus官方也没有邮件提醒,反正昨天登录就可以使用了。
简单测试对比了一下Google Deep Research with 2.5 Pro的同一主题的研究分析能力。
给了一个很简单的任务“API访问Telegram频道内容”
Manus的操作很夸张,它是直接起了一台ubuntu虚拟机,然后在sandbox里面完成所有的操作,包含控制浏览器和调用命令行工具。
只能说这波太秀了,脑洞大开。
然后是内容的获取,完全是模拟人工浏览网页的信息。
中间直接修改和编辑文件。但是没有给出任务的任何思考过程。
体验下来感觉里面还有诸多的问题。
首先是内容的合规性,manus正式的网站应该估计是不会开放国内使用的,这种代理上网模式太擦边了。
最近也听说他们在和阿里寻求合作。
但如果是以上面演示的那种交互执行逻辑,我感觉和谁联合,联合谁关系不太大。
因为国内各大平台现在都是孤岛,互不相通,不是扫码就是短信验证,想要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基本不可能。
再就是虚拟机这种模式,总还是隔了一层,简单处理一下命令可能还行,离生产力还隔了十万八千里,毕竟真正面向用户的工具还是类似Excel,PS,IDE这类实体应用软件,更不要说象文档资源数据的处理,总不可能通过个浏览器来上传下载吧?
整体感受,Manus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简单粗暴”,至于有没有效,可能任务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样,对于这个任务来说,其实完成度还可以。
不过再对比Google Deep Research with 2.5 Pro,就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完全不是一重量级的。
Manus在起虚拟机一个一个手动点击操作浏览器的时候,Google Deep Research就直接通到自家的数据库了,再加上2.5 Pro的超级上下文,两分钟就出了一个5000字的报告。
差不多一个小型论文都出来了。
现在的Agent都还是假Agent,绝对不是控制个浏览器,爬几个数据,接个模型就是Agent了。
真正的通用型Agent必须有丰富的数据支撑,建立在强大的视觉模型基础上,连接各类生产力工具,实现在实体电脑手机操作系统上的AI操作层,就目前看来,能完成这个通用Agent也只有谷歌这一家了。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7-30
WAIC-Day3: 谈谈Agent场景及Agent OS基础设施
2025-07-30
微软进军 AI 浏览器,维持巨头的平庸
2025-07-30
Higress ,助力企业构建私有 AI 网关和 MCP 市场
2025-07-30
刚刚,OpenAI给大学生做了个新外挂!ChatGPT一键变老师,免费可用
2025-07-30
突发!字节跳动发布同声传译大模型Seed LiveInterpret2.0,是首个延迟与准确率接近人类水平的中英语音同传系统!
2025-07-30
OpenAI深夜发布ChatGPT Study:免费AI家教,彻底颠覆传统教育
2025-07-29
AI+合同审查落地分享(下-1- 合同智能审查)
2025-07-29
AI 应用开发,还需要意图识别吗?
2025-05-29
2025-05-23
2025-06-01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6-07
2025-06-21
2025-06-12
2025-05-20
2025-07-29
2025-07-29
2025-07-28
2025-07-27
2025-07-27
2025-07-25
2025-07-24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