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从Deep Research到AI科学家,大模型正在重塑科研全流程

发布日期:2025-07-21 08:22:05 浏览次数: 1559
作者:大卫数智话

微信搜一搜,关注“大卫数智话”

推荐语

大模型正在彻底改变科研方式,从知识检索到自主研究,AI正逐步成为科学家的得力助手。

核心内容:
1. AI辅助科研的三个演进阶段:深度搜索、深度研究和AI科学家
2. 深度搜索如何通过多路召回和智能推理提供精准答案
3. 未来科研将实现从知识解读到知识创造的人机协同突破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我最近一直在做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相关工作。


昨天,我读到一篇最新的综述文章 AI4Research: A Surve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它比较全面的总结了当前AI在科学研究领域应用的流程与关键领域。



  • Paper: https://arxiv.org/pdf/2507.01903

  • Projects: https://ai-4-research.github.io


从图中可以看出,Deep Research是AI for Research非常重要的部分。


今年,是大模型全面应用的元年。


过去的短短数月,我们在研发的AI智能体应用,不仅能实现准确、全面和丰富的知识问答,还能自动化完成数万字的专业研究报告


这不是终点🏁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到科学发现的场景。


AI可以自主进行选题与实验设计,并与实验机器人协同,从而独立完成科研全流程,发布研究成果。


未来的科学研究,将是人机共创


这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是下个阶段的一部分,也都为下一阶段,提供了质的飞跃。

  • Deep Search(深度搜索)

  • 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

  • AI Scientist(AI科学家)


本文将对比剖析这三者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理清AI辅助科研的发展路径,实现从"知识解读者"到"知识创造者"的跨越式发展。


 1 

Deep Search: 找到准确知识


Deep Search是AI辅助科研的第一阶段,其核心目标是快速、精准地回答用户提出的具体问题


与传统的搜索不同,Deep Search不是简单地返回一堆网页链接和文件名,让用户自行甄别判断,而是通过多路召回、融合检索,结合大语言模型的理解与推理能力,生成附带数据支撑和引用来源的精准答案。


一个例子是Jina AI开源的Deep Search项目:node-deepresearch。


Jina AI在《DeepSearch 与 DeepResearch 的设计和实现》一文中指出,node-deepresearch 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在搜索、阅读和推理三个环节中不断循环往复,直到找到最优答案。 


DeepSearch - 持续搜索、阅读网页、推理,直到找到答案(或超出 token 预算)。

node-deepresearch - 搜索阅读推理,循环迭代

来源:Jina AI


其中,搜索环节利用搜索引擎探索互联网;阅读环节专注于对特定网页进行详尽的分析;推理环节则负责评估当前的状态,并决定是应该将原始问题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还是尝试其他的搜索策略。


Deep Search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意图理解:通过语义分析明确查询意图并重写查询

2. 信息检索:从海量数据中筛选相关材料

3. 数据分析:提取数据图表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4. 推理整合:将分散信息组织成连贯答案

5. 生成回答:输出附带图表与引用来源的回答


在技术实现上,Deep Search的关键技术包括:

  • 多路召回:通过全文检索、向量检索、SQL查询等多种方式检索信息

  • 融合排序:对不同来源的结果进行相关性排序、过滤与整合

  • 推理链:通过分步推理提高答案准确性

  • 图表渲染:将复杂数据可视化为直观图表


Deep Search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高效率与精准性。


它解决了传统搜索耗时耗力的痛点,让研究者能够在数秒内获取可靠的事实性答案,特别适合科研人员在文献调研、数据核实等场景使用。


 2 

Deep Research: 重构现有知识


当科研问题从简单的事实查询升级为复杂的系统性研究时,Deep Search便显得力不从心,这便需要Deep Research登场。


Deep Research不再满足于提供片段式答案,而是能够自动化生成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的长篇研究报告


OpenAI推出的DeepResearch功能是这一领域的标杆产品。


Deep Research的工作方式类似专业研究助理:给定一个主题后,它会自动进行多轮深入搜索、分析和推理,最终生成包含清晰引用来源的专业报告。


它的工作流程如下:

1. 理解研究主题:明确研究范围和目标

2. 规划研究路径:设计章节结构和研究方法

3. 信息检索分析:深入挖掘多源数据

4. 动态调整策略:根据发现优化研究方向

5. 生成研究报告:输出完整的研究成果


Deep Research涉及以下关键技术:

  • 多智能体协同:检索、写作、质量评估等多个智能体分工合作

  • 上下文管理:处理超长文本时保持逻辑一致性,外部记忆架构

  • 逻辑推理:识别信息间的隐含关联,构建严密论证链

  • 强化学习:研究过程中调整策略,例如修正初始查询、补充遗漏信息或优化分析路径。


Deep Research的突破性价值在于其系统性,能自动化完成结构化的长报告。


它特别适合政策分析、行业研究、学术综述等需要深度整合多方信息的场景,让研究者从繁琐的资料整理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创新思考。


 3 

AI Scientist: 创造新的知识


AI辅助科研的终极形态是AI Scientist(AI科学家),或AI Researcher(AI研究员)。


这类系统不仅能检索和整合现有知识,更能自主提出科学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数据并撰写研究论文,真正参与知识创造的全过程。


Intology AI开发的Zochi便是这样一个"博士级"AI科学家,其撰写的论文甚至被自然语言处理顶会ACL 2025主会场接收。


Zochi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名为Tempest的框架,通过“树搜索”技术突破大语言模型的安全防线。


AI科研系统自动评审评分的对比分析。

Zochi在NeurIPS评审标准下获得7.67的平均分,显著超过人类论文接收阈值6分,而此前系统均未达到该阈值。


项目:https://github.com/IntologyAI/Zochi


Zochi证明了AI不仅能辅助研究,还可以独立完成高质量的科学研究,甚至能通过学术界的严格审稿过程。


AI科学家的工作覆盖科研全流程。


参考前文提及AI4Research综述文章,包括以下5个关键阶段:

1. 科学理解:阅读论文并提取图表数据

2. 学术综述:生成结构化文献综述

3. 科学发现:提出新假设(如新型材料组合)

4. 学术写作:自动排版LaTeX并插入实验图表

5. 同行评议:模拟审稿人反驳潜在质疑


其中,学术综述和学术写作,依赖于我们从Deep Research所开发的能力。


AI科学家的意义在于其自主性


此前,Deep Search和Deep Research仅作为人类研究的辅助:人类提出问题或主题,AI在现有知识中给出回答,或整合成报告。


而像Zochi这样的AI Scientist系统,现在能够独立完成从假设提出到成果发表的全流程,其产出的不是简单的答案或报告,而是经同行评议认可的新知识。这标志着AI从"研究辅助工具"升级为"研究主体"


 4 

AI赋能科研的演进路径


通过对比Deep Search、Deep Research和AI Scientist,我们可以清晰看到AI赋能科研的演进路径:



这种演进背后是科研范式的根本变革


传统科研高度依赖研究者的个人能力与时间投入,而AI的介入正在重塑这一格局。


 5 

展望:人机共创的科研新生态


随着Deep Search、Deep Research和AI Scientist技术的发展,有朝一日,人机共创将成为科研新常态。


这种人机共创的协同方式,可能呈现为以下场景:


  • 任务执行:人类负责创意提出,AI处理执行性工作。例如,研究者构想某种新型材料,AI自动检索类似结构、预测合成路径

  • 辅助决策:AI作为人类科学家的第二大脑,实时辅助决策。例如,AI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协助动态调整参数

  • 自主研究:AI独立完成特定领域研究。例如,Zochi在大模型安全领域的自主探索


可以看到,人机共创不是取代人类科学家,而是解放人类科学家的科研创造力


当AI科学家处理了文献检索、数据清洗、实验操作等重复性工作,人类科学家便能更专注于突破性思考。


从Deep Search到AI Scientist,AI正在逐步深入科研核心领域。


我们分析与理解这三者的差异与联系,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研发和利用AI辅助科研的系统与工具,提升科研的效率与竞争力。


在未来的实验室里,人类提供想象力,AI提供执行力。人机共创,共同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