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字节的SoloPK腾讯的Codebuddy,产品经理终于开始“多模态”工作了

发布日期:2025-07-25 19:34:39 浏览次数: 1567
作者: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

微信搜一搜,关注“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

推荐语

大厂AI编程工具激战正酣,产品经理迎来"多模态"工作革命,从设计者变身开发者!

核心内容:
1. 字节Solo与腾讯Codebuddy引领产品经理工作方式变革
2. AI工具重构产品开发全流程:从需求分析到代码生成
3. 多模态工作模式下产品经理的新定位与能力要求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7月,如果说变化最大的是什么,那就是产品经理的工作从以往的“单模态“到”多模态“,7月除了figma外,两个大厂都更几乎同一个星期更新了AI编程工具,分别是字节跳动的solo以及腾讯的codebuddyIDE。
现在搜索引擎上搜索codebuddy关键词,也会得到字节跳动的SOLO工具广告,毫无疑问双方在流量获取上也是竞争激烈。

从现在来看, 产品经理的工作方式在这些大厂内部,至少已经全变了,以往5年的产品经理工作经验都完全不能复用了,甚至是被淘汰。
因需求分析、PRD文档到产品设计的方式从底层上全部被AI重构了。
以往的产品经理是负责从需求调研到原型设计再到交互设计图,再优秀一点的是UI设计图,从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单线的工作,甚至是很多产品经理因此被划分到产品设计部门。
而现在有了这些IDE的AI编程工具,从某种角度来说,产品经理的工作要开始多模态了,而不是聚焦于原型设计、交互设计和开发的工作中,而是真的要开始做程序员了,成为产品开发者,包含了产品设计与程序员开发,再分配一个运维。
曾经我们都会说,在大厂里产品和运营不分家,由此可以看到产品经理不少转型到商业化运营,懂流量与运营,而没有做产品设计了。
产品经理的多模态工作
现在AI产生经济效益最直接的,那肯定会是编码、设计领域了,其性价比最高的,相比于需要精准与法律风险的临床与金融行业,他们几乎不能允许幻觉存在,而编码与设计行业的容错率是较高的,只要解决用户场景的问题,其中的编码是可以包容的,只要对幻觉出现后进行修改即可完善,并且现在这些IDEAI编程还允许产品设计师二次编辑,从而再次开发与发布。
Figma Make,让每个产品经理都是程序员!
比如figma make可以让用户对生成的页面与图层进行二次编辑
AI编程能不能用:产品经理的AI生成,有多少可以复用
之前我分享过2个产品经理前端编码工具,分别是Onlook、以及figma make工具,这2个产品都提供了从原型设计到前端开发、前端编码的全部一体化工作。
不过现在仍然有2个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有人留言,提到现在的AI编程是虚的。
其实从真正的生产价值来看,一个产品是需要持续迭代的,需要持续优化的,而不是一次性就可以保证产品到位。除非是交付给客户的一个软件产品,所以对于产品研发团队,如果生成的代码不能复用,或者复用的很低,那么这种AI编程的效率就比较差了,只能说辅助或者协助开发检查。
而对于产品设计师就是更快的生成产品设计原型高保真方案
因为现在我还没有邀请码,没有具体体验到腾讯codebuddy IDE以及字节solo,对其supabase的数据库、以及云部署服务的效果如何。
如果真的可以跑通,那么就可以真的将应用分发了,比如将生成的H5与网页就可以直接投入到实际应用去了。
一些小的功能或者小产品,在前期做种子用户获取与商业化验证,就可以不需要再让自己的开发介入,并且源代码还能够复用,要注意这里的源代码复用要注意不是静态页面,而是全局组件、甚至是后端代码都可以使用。
并且生成的代码语言框架是VUE还是react还是可以自定义,现在还不清楚。所以这些代码是否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增加研发速度,但是真的能够帮助研发多少,现在还不好具体多说。
在真正的产品研发环节中,我们即使拿到别人的开源系统做二次开发也要熟悉别人的代码编码、以及注释甚至是结构等,也要花费一定的工作时间。
而AI编程的成果本质上也是一套开源系统,不过它缺失环境配置、代码注释规范以及你熟悉的技术栈。
因此团队能不能复用还要开团队的技术栈和AI编程的语言技术栈相适应,才能完美解决。
比如你现在说是VUE的技术前端团队,而AI编程是react的,那么显然就不能通用了。
腾讯codebuddyIDE,天然的微信生态小程序支持
现在腾讯的codebuddy IDE,是天然的支持微信小程序代码生成与部署,AI生抽通过小程序就可以直接部署在腾讯云服务器上。
都支持国外主流一线模型
现在两个平台的国际版本,都支持国际主流模型,目前最强编程能力是Claude4.0,都可以选择支持,国内版本就是DeepSeek或腾讯混元模型,不过后续是否会支持阿里系列的,这就不好说了。
如果真的支持,那就是首次大厂之间默认强强联合了。
两者IDE编程从PRD需求文档开始
相比于之前我介绍的2款工具,字节的solo与codebuddy的相关性都是从用户prompt先开始建设PRD文档,并且支持编辑PRD文档,通过PRD为基准标尺再来完成前端与后端功能逻辑的生成。
这是非常的不同,也就是有了PRD文档才能继续下一步进行原型设计与代码,这其实更加符合我们国内的产品研发流程。
还输出了高保真原型设计,让产品经理与设计师团队可以直接进行编辑与预览,现在两个都还没用像figmamke提供协作功能,但是都可以通过代码管理工具再来进行合并与拉新分支,完成代码开发与管理。
并且有了更海量的数据调研与数据分析,产品经理做需求就不会拍脑袋了。
熟悉功能单元是什么,产品经理拆解是基础
现在AI编程的IDE工具下,现在对产品经理就要求更加熟悉单元功能模块,而不是用户角度去描述产品需求。

因此产品经理学会拆解APP,这也是为一直从2018年发起的每天体验APP知识星球,进群拆解产品比如用户说要有发帖功能,但发帖映射在功能模块上可以是问答、或者是评论或者是feed流的发帖信息流展示。
每日APP拆解在知识星球
比如用户说要告知用户什么场景的通知,那就是要一个消息通知功能模块,并且匹配更多的模板消息,有了这样的prompt,就可以得到更加聚焦的功能,因为现在的AI对话本质上要回和AI对话,而不是简单的去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而是要用提示工程来完成对应的任务唤起与激活。
图片来自网络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