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Coze开源引发热议,但开发者生态与产品哲学是否真的适配开源模式? 核心内容: 1. Coze作为封闭式AI平台的独特优势与产品体验 2. 开源对Coze开发者生态与插件体系的潜在冲击 3. 从iOS与Android生态对比看AI Agent未来发展方向
就在前天夜间,Coze 正式开源了 Coze Studio 与 Coze Loop 两大核心项目,消息一出,朋友圈、社区、微信群像炸了锅一样刷屏。作为一个长期基于 Coze 打造 Agent 应用的开发者,小通的第一反应却不是“终于等到了开源”,而是“Coze真的适合开源吗?”
小通知道,这可能是一个逆风的声音。在一片看好、兴奋、奔走相告的氛围中,这篇文章或许会显得有些突兀。但小通想从开发者生态、产品哲学、用户体验三个维度,来聊聊小通对 Coze 开源的冷思考。
早在今年3月份,小通就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过这样的一个观点:
第一次用 Coze,你可能会惊讶:只需要几个配置项,一个聊天 Agent 就跑起来了;搭配简易的配置流程,哪怕是一个非技术运营也能上手。整个界面简洁、响应迅速、预设完善,从 UI 到 UX,几乎可以说“产品感爆棚”。
这就像你第一次使用 iPhone。无论是电话短信、照片图库还是 App Store 的下载体验,Apple 在体验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了用户。你不用去“学习如何使用一部智能手机”,因为 Apple 帮你想好了。
过去半年,小通围绕 Coze 做了多个 Agent 项目,体验几乎是“顺滑”二字。它已经帮小通集成了:
说白了,Coze 为小通省去了太多环境搭建、接口整合、UI 调试的工作。它不像 n8n 或 dify 那样给你一块“拼图板”,让你自己自由组合;而是更像“乐高城市套装”,说明书一张、模块到手,拼起来就是作品。
这是一种封闭式的美感,也是一种平台式的依赖。
Coze 的插件生态尤为关键,它不仅是功能延展的支点,更是开发者社区活力的源泉。一个强大的插件生态系统,不仅能够丰富 Agent 的能力边界,也能形成开发者之间的协作网络和知识共享体系。
当你可以用十几个高质量插件就完成一个完整业务链的 Agent 逻辑,而这些插件由社区不断打磨和优化,那这种协同创造力将远远超越单点创新的力量。
所以,小通坚信:强大的开发者生态,尤其是围绕插件构建起来的能力网络,正是推动 AI Agent 世界不断演进的核心动力。
但正因为如此,小通也担忧:一旦 Coze 进入“伪开源”轨道,它将逐渐偏离原本作为 Apple 一样封闭生态、极致体验的产品哲学,变成一个“想做 Android 却做不彻底”的尴尬存在。
小通宁愿它继续闭源,打造一个由平台驱动、统一标准、生态协同、插件繁荣的强力引擎,而不是放弃节奏,被动卷入一场开源泥潭。只有让生态的开发者获益,整个平台才会欣欣向荣
n8n 是一个典型的可视化流程编排系统,自由程度极高,你可以连接任意 API、设计任意逻辑。而 Dify、FastGPT 则进一步加码了 LLM 的调用、向量知识库、嵌入模型部署等能力,在智能体构建上确实给了你完全的控制权。
但你也必须面对现实:
用 Android 的人都知道,手机厂商不同,系统差异巨大、广告弹窗横行。你确实可以 root、刷机、玩个性化,但代价是“出问题只能自己修”。
开源项目最大的门槛,其实不是“能不能用”,而是“你能不能长期维护”。
Coze 开源之后,你可能惊讶地发现:那一套丝滑体验背后,是庞大的代码体系、前后端联动、可插拔式插件机制,以及大量看不见的工程抽象。
而这正是 Android 阵营始终“难以统一体验”的根本原因。你可以 fork Dify 做出你自己的 Saas 平台,但你想要做出像 Coze 那样高一致性的开发体验和平台一致性,几乎不可能。
从目前发布的代码来看,Coze Studio 与Coze Loop 虽然形式上开放了部署路径,但很多关键点依旧是:
这对个人开发者不是利好,而是“负担”。
关于“数据安全”的讨论,很多人拿“开源”当作解决方案。然而,如果私有化部署的 Coze 并不能访问或使用 Coze 的插件市场,那私有化就会失去最大价值——因为插件才是构建 Agent 能力的重要基础。而如果插件市场可以接入,又如何保证数据真的安全?
这其实陷入了一个悖论:既想私有化部署保证数据安全,又希望享受 Coze 的插件生态优势,那问题就不是“能不能开源”,而是“生态是否在你控制之下”。而这,正是闭源路线才能保障的。
因此,Coze 的开源看似回应了“数据主权”话题,但没有解决核心矛盾:平台能力是否外部可控、插件调用是否隔离安全、生态数据是否真正独立。
这一切都显示:与其贸然开源制造分裂,不如聚焦打造一个统一、高质量、可治理的封闭生态。从开发者角度来看,Apple生态的友好度远远好于Android生态。
今天的 AI Agent 世界,很像 2010 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大家在摸索平台边界、开发者关系、用户认知。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元的声音、更多的选择权,而不是盲目拥抱“唯一的解决方案”。
Coze 开源了,小通不激动。但小通期待,它可以真正成为下一个 Apple,而不仅仅是另一个“把源码传上 GitHub”的项目。
也期待你看到这篇文章时,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判断、不同的路线。
欢迎留言、分享、讨论。如果你是 Coze 的粉丝,或者你是 dify 的拥趸,都欢迎来吵一架。
毕竟,真正的繁荣,是多元共存,而非一统天下。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7-28
15 分钟,本地零成本跑一个 Coze Studio,我是这么玩的
2025-07-28
拆箱开源版Coze:Agent核心三件套大公开,48小时揽下9K Star
2025-07-28
扣子官宣开源,掀桌大动作背后如何决策?扣子负责人独家披露
2025-07-28
开源神器 AI Gist: 你的私人AI提示词“军火库”,本地优先、AI赋能!
2025-07-28
企业 AI 知识库卡壳在文件解析?开源框架优劣全解析
2025-07-28
扣子,正式拥抱开源!
2025-07-28
AI Infra:从 Prompt 到 Agent 编排,APIPark 构建的不仅是网关,更是 AI 能力中台的未来
2025-07-28
京东偷偷开源「多智能体核弹」!75.15%准确率碾压同行,10分钟教你0代码部署
2025-07-23
2025-06-17
2025-06-17
2025-07-23
2025-07-14
2025-07-12
2025-05-29
2025-05-12
2025-05-14
2025-05-20
2025-07-28
2025-07-27
2025-07-27
2025-07-27
2025-07-26
2025-07-26
2025-07-26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