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让你的问答机器人更懂上下文!本文教你如何升级RAG系统,实现自然流畅的多轮对话体验。 核心内容: 1. 对话式RAG的核心思路:从单次检索到上下文感知 2. 关键技术:消息序列管理、自动查询生成、持久化记忆机制 3. 实战效果展示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很多问答(Q&A)应用中,用户希望和机器人进行自然的多轮对话。这意味着应用不仅要能回答单个问题,还需要具备“记忆”功能,把过去的问题和答案利用起来,才能让对话连贯。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 的基础上,扩展支持对话交互。
传统的 RAG 通常是这样的流程:
👉 用户输入问题 → 检索文档 → 生成答案
在对话场景中,我们需要把 历史消息 纳入考虑。本文介绍了两种方式:
链(Chain):只执行一次检索步骤;
智能体(Agent):允许模型根据需要多次检索,直到找到合适的答案。
在对话式应用里,不同类型的消息都会被记录:
HumanMessage:用户输入
AIMessage:助手回复
ToolMessage:工具返回结果(比如检索到的文档)
整个对话过程就像一条消息链,模型不仅能看到用户和助手的对话,还能结合工具调用结果来生成更合理的答案。
在多轮对话中,用户的问题往往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理解。比如:
用户:耐克在美国有多少个配送中心?
AI:耐克在美国有 8 个配送中心。
用户:在美国之外有哪些?
这时模型会自动把用户模糊的问题改写为完整的检索查询:
👉 “耐克在美国之外有哪些配送中心?”
这样即使用户没说全,模型也能自动补全上下文。
应用的核心流程可以抽象为三个节点:
用户输入节点:生成检索请求或直接回复;
检索工具节点:执行向量数据库查询;
响应生成节点:基于检索结果生成最终答案。
这种设计保证了灵活性:
用户打招呼时,可以直接回复;
用户提问时,则会触发检索和推理。
要支持多轮对话,应用需要保存历史对话。文章中介绍了使用 LangGraph 的持久化机制:
每一轮消息都会追加到状态中;
通过设置 thread_id,不同会话线程能被独立保存;
用户可以随时继续之前的对话,机器人还能记住上下文。
输入:“你好” → 系统直接回复,不触发检索。
输入:“耐克,包括匡威在美国有多少个配送中心?” → 检索并回答。
输入:“在美国之外有哪些?” → 自动补全查询,并基于历史对话给出答案。
这让应用更像一个真正的对话助手,而不是“单问单答”的工具。
对话式 RAG 的关键点:
用消息序列管理对话状态;
借助工具调用让模型自动生成检索查询;
利用持久化机制,让应用拥有“记忆”。
通过这些改造,你的问答机器人就能更自然地理解上下文、灵活检索信息,并保持连贯对话。
✨ 未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在对话中结合更复杂的多工具协作,甚至让智能体像人一样自由选择信息来源。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1-25
AAAI-26 | Cog-RAG:用双超图,重构RAG的认知流程
2025-11-24
涌现观点|从 RAG 到文件系统:Agent 记忆的“逆向进化”
2025-11-23
RAG的进化之路:从DrQA流水线到LLM的即时上下文服务
2025-11-23
RAG知识库迎来大洗牌:GraphRAG如何让机器真正读懂世界?
2025-11-22
RAG数据召回优化方案——先进行标量召回再进行相似度召回
2025-11-20
多源 RAG 自动化处理:从 0 到 1 构建事件驱动的实时 RAG 应用
2025-11-20
再谈RAG的文档解析——文档解析的难点在哪里?
2025-11-20
如何为 RAGFlow 添加新的数据源
2025-09-15
2025-09-02
2025-09-08
2025-09-03
2025-08-28
2025-09-10
2025-09-10
2025-10-04
2025-09-30
2025-10-11
2025-11-23
2025-11-20
2025-11-19
2025-11-04
2025-10-04
2025-09-30
2025-09-10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