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告别Prompt技巧,掌握上下文工程才是AI应用开发的核心竞争力!LangChain最新博文揭示智能体时代的关键技能。 核心内容: 1. 从Prompt工程到上下文工程的范式转变 2. 上下文工程的五大核心要素解析 3. 如何构建高效的动态上下文系统
这篇发表在langchain博客里面的文章还挺有意思的。
过去我们绞尽脑汁琢磨Prompt怎么写,看别人做出来一个东西第一个反应的就是问他提示词是什么。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LLM应用早已经从从单一问答走向复杂的智能体系统,你会发现单纯的提示词作用并不是很大。
哪怕是在单纯使用模型会话,也会发现这提示词的效能提升越来越小,因为现在很多的模型自身即是Agent。
比方说,使是Claude就能制作一个完整的网页和SVG架构图,甚至是直接使用Opus4网页版就可以完成一个独立应用。他们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取代现在的所谓的一些Agent产品了。而构建在这些模型之上的Agent应用也如雨后春笋一样的爆发,比如现在火热的Claude Code。
我们要搭建或者用好这类Agent,传统的提示词可能就很难支撑。所以,这篇文章当中提出了一个比提示词更宏大、也更根本的概念:
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
LangChain的博文写到:上下文工程,正在成为AI工程师最重要的技能。
对于什么上下文工程?在这篇博客中的定义如下:
上下文工程,就是构建一个动态系统,以正确的格式提供正确的信息和工具,从而让大语言模型(LLM)能够合理地完成任务。
这个表述其实比较的官方,不是特别好懂,定义信息量也很大,我们拆开来看:
复杂的智能体,其上下文来源是多样的:开发者预设的指令、用户的实时输入、历史对话记录、工具调用返回的数据,甚至是外部数据库。将这些零散信息整合起来,本身就需要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许多上下文是实时输入的,这意味着最终构建给LLM的“提示”,也必须是动态生成的,而不是一个写死的静态模板。
LLM不是神,不会读心术。你必须把完成任务所需的关键信息喂给它。所谓“Garbage in, garbage out”,没有有效的输入,就不可能有好的输出。
很多时候,单靠已有信息,LLM无法独立解决问题。这时,就必须赋予它合适的“工具”,比如Claude Code在执行过程当中,会主动调用搜索引擎、访问API、调用MCP等。给对工具,和给对信息一样的重要。
如何与LLM沟通,直接影响它的表现。一个简短清晰的错误提示,远比一个庞大的JSON数据块更容易让模型理解。工具的输入参数如何设计,同样决定了LLM能否有效使用它。
所以,当你构建的Agent或者在使用类似于Claude Code Gemini CLI表现不佳时,其实可以问自己这样的一些问题:
“在当前给定的信息和工具下,一个人能合理地完成这个任务吗?”
本质上就是:究竟是模型能力不行,还是你根本没给够它成功的条件?
看起来似乎和提示工程也没啥区别呀!它和提示工程有何不同?
过去的提示工程,更侧重于遣词造句,想方设引导模型给出好答案。
而上下文工程的格局更大,范围更广,关注点更多。
它关注的是在调用模型之前,如何设计一整套系统来动态地、结构化地准备好所有必要条件。它关心的是“提供什么”,而不仅仅是“怎么说”。
说的更简单一点:
提示工程,战术层面,优化与LLM单次交互的会话。
上下文工程,战略层面,构建一个能持续提供高质量的系统。
理论多少有点抽象,来结合Claude Code的特性看看例子:
Claude Code集成了大量的工具集,会根据实际的场景和需求调用外部工具获取信息,比方说To do list,Web search等工具。
Claude Code中的记忆,其实也分为两种:短期记忆 ,在长对话中,自动将前面的聊天内容总结成摘要,作为后续对话的上下文,避免模型“失忆”,Claude Code就有专门的上下文压缩机制。
长期记忆Claude Code中是以文本的形式记录到一个MD文件当中,它会记住用户在过去对话中表达的偏好、习惯,并在新的交互中主动利用这些信息。
检索增强RAG,在回答专业问题前,先从知识库中动态检索相关文档,并将其注入到上下文中,让回答更精准、更有依据。
另外就是指令设计,在系统Prompt中清晰地列出智能体的角色、行为准则和目标。
这些,都是典型的上下文工程实践,文中还特别提到了LangGraph智能体框架,也充分印证和说明了以上的特点(对于这个智能体框架字节笔记本微信公众号里面都有相关的介绍,可以回复相关的关键字进行查看)
上下文工程归结起来其实就沟通二字:大多数智能体系统的失败并非模型能力不足,而是缺乏适当的上下文沟通,它将是未来正确创建和使用Agent的新范式。就Cursor文档驱动开发以及AI时代的文档编写新范式!
不管怎么样,单纯地依靠提示词工程现在已经不足以应对现在复杂的业务场景了,我们需要的不再是“提示词魔法师”,而是能够设计和构建复杂、动态、可靠的上下文系统的“上下文工程师”。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7-08
一文看懂“提示词” vs “提示词工程” vs “上下文工程”
2025-07-08
实测17种提示词工程技术
2025-07-08
Google: Prompt Engineering白皮书
2025-07-08
再见,Prompt Engineering;你好,Context Engineering
2025-07-04
PromptMuse:让你的提问,成为开启 AI 潜能的钥匙
2025-07-04
Prompt 非常重要,是科学,而不是炼金抽卡
2025-07-04
XML、YAML还是Markdown?提示词结构的效用之分
2025-07-04
上下文就是一切!行业热议话题:提示工程是否应该改名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4-11
2025-05-07
2025-04-14
2025-05-19
2025-04-16
2025-06-12
2025-05-07
2025-07-04
2025-06-23
2025-06-14
2025-06-04
2025-06-02
2025-05-17
2025-05-16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