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AI Agent规划的四种实现方式,从硬编码到端到端优化,揭示技术演进路径与适用场景。 核心内容: 1. 传统工作流规划:硬编码与提示词引导的优劣对比 2. 模型原生规划:生成式与端到端两种技术路径解析 3. 四大类比案例:从《西游记》到《隆中对》的生动诠释
在o1将多步推理能力内化到模型之前,Agent规划的实现,依赖开发者在外部搭建的工作流。根据工作流的构建方式,可以分为“硬”和“软”两种。
[1] 硬工作流: 系统流程
类似扣子、dify等低代码平台,由开发者根据预设任务逻辑,搭建一个包含分支、判断条件的固定流程图。模型是被动的执行器,完全遵从预设好的硬编码流程,在指定节点执行某个具体任务。
[2] 软工作流:模型提示词
开发者通过设计提示词或最佳实践提供一个指导框架,引导模型在执行时自主判断。此时模型是半自主的:初始规划由提示词提供,但具体执行时,模型能根据上下文决定是遵循还是自由发挥。
推理模型出现后,规划从基于外部工作流转向基于模型原生。模型是全自主的:同时是规划的起点和执行的终点。
[3] 生成式原生规划
这是当前Manus、扣子空间等通用Agent产品采用的主流方式。当接收到一个高层指令后,模型会利用推理能力进行任务分解,生成一个结构化的行动计划,然后根据计划,结合观测到的局部上下文,分步执行。
[4] 端到端原生规划
OpenAI的Deep Research代表了一种新的规划方式:面向任务目标对模型的规划和工作调用行为进行端到端优化。这种模型的规划是隐性的、直觉式的,它在规划和执行时,由于面向任务目标进行了训练,是基于全局上下文的,就像能“看”到未来。
下面用一组类比,来理解这四种规划方式。
系统流程:有点像潘金莲喂药的固定脚本,作为执行环节的模型就像被喂药的武大郎,别无选择,只能完全遵从。
模型提示词:西游记最后一难过通天河时,观音给老鼋的”指令”。但是否遵从指令,要结合执行时的具体上下文由老鼋自己决定。
生成式原生规划:例子是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周瑜有强大的推理能力,可以自主规划。但其规划还局限于已观测的信息,因此有时成功(如赤壁之战的苦肉计),有时失败(入赔了夫人又折兵),结果并不可控。
端到端原生规划:结合诸葛亮的“隆中对“来理解。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已经为刘备推演了天下未来数十年的走向。因此在执行时,能结合推演和终局做出最优的规划和决策。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规划方式适用于不同场景。比如系统流程由于确定性的特点,适合流程固化、容错率低的任务;而端到端原生由于可以支撑较长规划链条的逻辑一致性,因而适合更复杂、专业的任务。
总体来说,模型原生规划更能发挥大模型的能力,特别是端到端原生规划的理论上限是最高的。但由于训练数据获取、环境奖励设计等原因,目前的端到端原生规划还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比如基于RL训练的端到端的Kimi Researcher,很多时候生成的报告质量并不如基于多agent搭建的工作流。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7-07
刚刚,Karpathy 又造新词 :"细菌式编程"诞生记,兼论上下文工程演进史
2025-07-07
基于AI(LLM)和Playwright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的测试自动化
2025-07-07
AI Agent 凭什么火?看懂 60 年软件演进史,你就明白了
2025-07-07
用子模优化法为DeepResearch生成多样性查询
2025-07-07
字节推出 Claude Code 和 Gemini CLI 替代品(我测试了)
2025-07-07
为什么我觉得AGI并不会马上到来
2025-07-07
当微信支付开放MCP之后,我却有一点后怕。
2025-07-07
「上下文工程」硅谷爆火,Karpathy亲自站台!提示工程瞬间失宠
2025-05-29
2025-04-11
2025-04-12
2025-04-29
2025-04-12
2025-04-29
2025-05-23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