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AI音乐创作迎来革命性突破!Mureka V7不仅音质惊人,更重写了AI音乐创作的底层逻辑,让作品真正拥有"灵魂"。 核心内容: 1. Mureka V7的技术突破与核心优势 2. 简单模式与高级模式的创作体验对比 3. 实测案例展示:流行歌曲与Vlog背景音乐生成效果
AI生成的音乐,究竟是真正的创作,还是高级的素材缝合?它们听起来不错,但似乎总是缺少一个连贯的、有起承转合的灵魂
这个问题现在可以由Mureka V7来回答了
具体来说,Mureka是昆仑万维在2024年发布的一款AI音乐产品。第一代音乐生成模型Mureka V1(SkyMusic)发布于2024年4月,目前基座模型已经迭代到第七版,也就是Mureka V7
早在今年3月26日,昆仑万维发布Mureka O1模型与Mureka V6模型。其中,Mureka O1作为全球首款音乐推理大模型,性能超越Suno、模型登顶SOTA
最近,有幸深度体验并拆解了 Mureka 的最新V7版本后,可以说,情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Mureka V7不仅在音质上做到了惊人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从底层逻辑上,重写了AI音乐创作的大脑
按照官方的介绍Mureka V7 主打更具吸引力的旋律与编曲,全面升级人声拟真度,逼真还原真实乐器音色,助力创作者实现更具表现力与感染力的音乐作品。支持10种语言(en/es/zh/ja/ko/pt/de/it/fr/ru),单曲最长5.5分钟(2积分/每2首歌)
在这个地址可以直接访问最新模型:
https://www.mureka.cn/
进入后创作界面长这样,可以创作歌曲,纯音乐,还可以编辑音频
歌曲创作分为简单模式和高级模式,简单模式就是一个文字提示就行了,高级模式可以通过写入标题生成歌词,还支持各种定制化,比如:参考歌曲,自定义歌手,歌曲描述,哼唱旋律
纯音乐也分为简单模式和高级模式,高级模式可以选择参考音乐,也可以上传音频,另外纯音乐支持使用文字prompt生成免版权纯音乐,我注意到场景里有个vlog模式,这个对内容创作者太友好了,懂的都懂
音频编辑,支持局部编辑,延长,乐器分轨,裁剪
随便写一个prompt,点生成就可以,缺少了可定制,适合随机而动,随遇而创,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属于说走就走,有情绪了就立即创作一把,风格可选流行,摇滚,电子舞曲,R&B,嘻哈,迪斯科,放克
先来个流行吧 ,提示词:一首反思性歌曲,带有令人难忘的旋律和强有力的重复副歌
选择v7模型,不到1分钟就生成好了,歌曲名字时光之镜,前奏听起来就很惊艳,很让人放松,大家可以听一下
另外如果你想下载生成好的音乐,mureka提供了几种下载方式:视频,伴奏和分轨音频,mp3,权属证明也可下载
提示:带有微妙键盘的低保真嘻哈节拍,非常适合学习环节和桌面导览
生成效果如下,个人感觉真的可以直接用了,妈妈再也不担心我找不到适合的vlog背景音乐了
这里我用了一个小心机:要选就选情歌,这样更容易测试模型的能力,尤其是v7版本的“灵魂”,我选择上传自己喜欢的情歌千年之恋 (A Thousand Years)作为参考音乐
选择高级模式,上传歌曲千年之恋mp3,歌曲名字就叫爱情吧,几秒就自动生成了歌词,以下是生成的歌曲《爱情》以及测试过程
大家听一听,不知道有没有感染到你的情绪,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这是头一次有音乐AI模型生成的歌曲真正的打动我
选择vlog场景,情绪选择轻松,标题为旅行
哈哈哈,感觉已经在旅行了,有木有?反正我挺喜欢的这个律动的,回头我就把它剪到旅行vlog素材当中,太绝了
强烈建议大家去自己试一试,Mureka V7真的很不一样
v7表现如此好的原因是什么
据我从官方了解v7核心技术——MusiCoT(音乐思维链),可能正是让AI从“音乐生成器”进化为“音乐伙伴”的关键一步
我们先来做个比喻。传统的AI音乐模型(如自回归模型),写歌就像我们蒙着眼睛写小说,一次只蹦一个词。它能确保每个词都语法正确,但很难保证整个故事线索清晰、情节跌宕起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AI歌曲“听着还行”,但总感觉平铺直叙,没有记忆点。
而Mureka V7搭载的 MusiCoT(音乐思维链) 技术,完美拟合了人类的创作逻辑:先规划整体蓝图,再填充血肉细节
具体它是怎么做的?
先结构,后生成:在你输入“一首关于星际旅行的电子乐,情绪从好奇到壮阔”后,Mureka V7不会马上开始生成音频。它的“大脑”会先通过MusiCoT技术,生成一份全局音乐结构规划。这份“蓝图”会明确定义:A段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好奇”,B段如何过渡,副歌部分怎样用编曲来烘托“壮阔”的氛围
有了蓝图再“施工”:当这份结构规划完成后,AI才开始往这个框架里填充音频细节。解决了传统模型“走一步看一步”的短视问题,使得生成的作品拥有了自然的乐章推进、连贯的旋律动机和高级的情绪递进。听感上,就是一首“完整”的、有设计感的歌,而不是一段随机拼凑的旋律
如果说先规划后生成让AI变得更聪明,那么MusiCoT的另一个特性则让它变得更有用
它构建了一条可解释、可控制的“音乐思维链”。这意味着,你可以给它一段参考音频,它能理解并学习其风格、情绪和编配思路,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变奏”和“演绎”,而不是生硬地复制
这对音乐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它成了一个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你可以把你卡壳的旋律动机、一段喜欢的配器片段喂给它,它能为你生成数个结构完整、风格统一且充满新意的“续写”版本,帮你打破创作瓶颈
用文字“捏”一个专属声音
除了音乐生成突破,Mureka在语音合成(TTS)上也玩了个大的。全新的 Mureka TTS V1 引擎,带来了一个我愿称之为“声音捏脸”的 Voice Design 功能。
过去我们想自定义音色,基本靠“音色克隆”,只能复制已经存在的声音。而现在,你可以通过纯文本描述来创造一个全新的、独一无二的声音
想给科幻小说配个“略带金属质感的、冷静的AI助手音”?想给儿童故事创建一个“温暖、有亲和力的奶奶音”?甚至想复刻一个“二次元傲娇少女”的声线?
直接写下你的描述,Mureka TTS V1就能为你生成。这彻底摆脱了对现有音色库的依赖,让声音创作的自由度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对于播客主、视频创作者、有声书制作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生产力神器
深度体验下来,Mureka V7给我的感觉是多层次的。
对普通用户: 它意味着你能用更低的门槛,创作出旋律更连贯、音质更逼真、真正称得上“好听”的个人原创歌曲
对内容创作者: 无论是可复刻风格的BGM,还是可“捏脸”的配音,它都是一个能极大提升效率和作品质感的军火库
对音乐人和开发者: 它的MusiCoT技术和开放API,展示了一个更智能、更具启发性的AIGC未来。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一个能参与“构思”的创作伙伴和底层技术平台
AIGC的竞争,已从单纯的“能不能做”,进入到“做得有多好、多聪明”的深水区。Mureka V7无疑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Mureka V7 已正式上线,官方地址我放下面了,强烈建议所有对AI、对音乐、对创作有兴趣的朋友都去试试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5-29
2025-05-23
2025-04-29
2025-05-07
2025-06-01
2025-05-07
2025-05-07
2025-04-29
2025-06-07
2025-05-20
2025-07-23
2025-07-22
2025-07-22
2025-07-21
2025-07-21
2025-07-21
2025-07-19
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