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从搭企业 AI SaaS 到做个人设计助手,我为什么敢说:现在做 Agent,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

发布日期:2025-10-16 05:29:40 浏览次数: 1521
作者:Big Design

微信搜一搜,关注“Big Design”

推荐语

从企业AI到个人助手,Agent的实践门槛比你想象的低,关键在于找到适合的场景。

核心内容:
1. 企业AI SaaS搭建的实战经验与心得
2. 零代码个人设计助手的开发过程
3. AIGC商单实践带来的场景敏感度认知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越折腾 Agent 智能体这事儿,我越觉得该把经历分享出来。不是因为我做得多好,而是这大半年的实践让我看清:现在的 Agent 赛道,除了那些深耕底层技术的开发者,咱们普通人其实都站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上。与其藏着掖着,不如一起聊聊 “怎么用、怎么试”,毕竟机会从来都是试出来的.

先说说我的 “Agent 理解”:没那么玄乎,都是一步步试出来的

很多人觉得做 AI、做智能体得是 “技术大牛” 才敢碰,但我这三件事,其实都是 “从不会到会” 磨出来的,没什么 “高大上” 的门槛:所有平台都在教育用户、降A学习成本。

1. 帮企业从 0-1 搭 AI SaaS:发现 “Agent 离业务很近”

去年跟着团队AI平台,老板说 “要做个 AI 工具”,我跟着从需求调研到落地,搭了个面向公司内部AI SaaS 平台 ——可以支撑企业本地化搭建多Agent的平台

一开始我以为会比较复杂,调研后对产品框架有了个完整的认知。到最后主导产品设计。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企Agent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我们没做什么底层创新,更多的是把市面上的方案结合业务特征进行重构匹配内部业务就好。

2. 独立搭个人设计助手小程序:惊觉 “现在工具太友好了”

今年初想到每次找案例理论都要分开尝试,便尝试用国内一个智能体平台搭建了 “设计助alpha”:输入关键词,它能整合设计理论和设计案例给出答案,还会更新每日设计知识。

最惊喜的是搭建过程 “零代码”—— 无需编程基础,跟着平台指引 “选择功能模块(文献库 + 内容摘要生成)→ 设定偏好(知识库、设计理论、设计案例)→ 设置触发指令。

现在做设计研究时,我会先用这个工具做前期调研。当然它也存在不足:只覆盖了体验设计这块内容 —— 但这恰恰说明 “有改进空间,试错就是进步”。

3. 做了 2 年 + AIGC 商单:看清 “用起来才是王道”

从一开midjourney写咒语、stable diffusion调参数、再comfy ui个性化定制服务,关键是知道要什么?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产品为。

1. 现在做 Agent,真的 “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

很多人觉得 “我没技术、没资源,肯定做不过别人”,但我搭企业 SaaS、做个人助手的经历告诉我:现阶段的 Agent,拼的不是 “技术深度”,而是 “场景敏感度”

底层技术有大厂撑着(比如国内的智能体平台、云服务),我们普通人不用懂 “大模型训练”,只要知道 “我的需求是什么,怎么用现有工具满足” 就行。就像我那个设计助手,用的是现成的平台,核心只是 “我知道设计师需要‘找理论和知道别人当时怎么做的’。这种 “场景理解”,比技术更重要,也更 “人人可得”。

除了那些做底层算法的前沿开发者,咱们普通人面对的机会是平等的:你是宝妈,能搭 “育儿知识 Agent”;你是销售,能搭 “客户跟进 Agent”;你是老师,能搭 “作业批改 Agent”——谁先找到 “自己熟悉的场景”,谁就能先抓住机会

2. “多使用、多试错” 才是 Agent 的 “正确打开方式”

我见过很多人把 Agent 当成 “高深技术”,只敢看不敢碰,但其实它就像 “进阶版的办公软件”—— 你不用一开始就做到完美,先搭个简单的版本用起来,再慢慢优化。

我那个最初我也犹豫要不要尝comfyui,但后来的经验告诉我,别被门槛吓到。后来使用其他平台搭建设计助手,一下子找回了comfy ui的感觉,瞬间觉得没那么难了。

分享我的经历,就是想告诉大家:别害怕 “做得不好”,先动手搭一个 “最小可用版本”,哪怕只是个 “帮你整理邮件的 Agent”“帮你记购物清单的 Agent”,用着用着,你就会发现 “哪里需要改进”,哪里有新机会 —— 这比站在原地纠结 “会不会” 强一百倍。

3. 不藏着 “不足”,才是 “真实的成长”

我不会说我的设计助手 “特别完美”,反而会主动说 “想看看大家的反馈”—— 因为我知道,所有不完美,都是 “下一次进步的机会”,也能让大家明白 “做 Agent 不用追求一步到位”。

分享不是为了 “炫技”,主要是把学到的东西写出来可以记得更牢固。同时想让大家知道:普通人做 Agent,不用当 “专家”,只要当 “实践者” 就好。我们一起分享 “哪里好用、哪里不好用”,一起解决 “怎么适配场景、怎么优化功能”,反而能更快找到 “Agent 的价值”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