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Obsidian让笔记不再是信息黑洞,而是知识网络。核心内容:1. 传统笔记习惯的弊端和Obsidian的核心优势2. 如何利用Obsidian的双链功能实现笔记间的连接3. 让笔记"活"起来的实用方法和建议
老实讲,我以前的笔记习惯非常糟糕——想到什么记什么,但从不复盘。印象笔记里塞满了各种“灵光一闪”,但基本没打开过;微信收藏夹里躺着上百条“稍后阅读”,但从来没“稍后”过;甚至连 Obsidian 早期的使用,也是把它当成一个炫酷的 Markdown 记事本,结果就是……又堆了一堆“存而不读”的笔记。
说白了,我只是把信息收集起来,却没让它发挥价值。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扰——记了那么多,为什么到用的时候,脑子还是一片空白?
如果说 Obsidian 改变了什么,那就是让我真正意识到:笔记的价值,不在于“存”,而在于“联”。
?双链(Backlinks)是个神奇的功能。一开始我也觉得“双链”这种东西玄乎其玄,但当我尝试把“零散的记录” 和 “已有的知识” 关联起来,一切都变了。
• 某天我写了一篇关于“如何提高写作灵感”的笔记,意外发现它和我三个月前记下的“输入-输出模型”有关联。
• 我整理一篇关于“番茄工作法”的文章时,发现它跟“沉浸式深度工作”可以结合起来用。
这种“点对点”的连接,让零碎的笔记慢慢长成了一张网络,我开始真正用自己的方式消化知识,而不是简单存档。
光说理论没用,我分享几个我自己在用的方法,大家可以试试看:
✅每天用“每日笔记”串联想法
别让你的笔记变成“死笔记”,每天写几行,总结当天学到的新东西,并顺带看看有没有旧笔记可以连接。
✅尝试用“地图笔记”整理核心主题
选几个你关心的主题(比如“写作技巧”),整理一个“索引页”,让你所有相关的笔记都能快速导航过去。
✅定期复盘,把无用笔记删掉或合并
Obsidian 不等于“记了就有用”,定期翻翻旧笔记,把无意义的删掉,或者整理成更有逻辑的知识模块。
如果你也有“记了但不用”的困扰,不妨试试上面的方法。笔记的最终目的是让信息为你所用,而不是让你被信息淹没。
?你是如何管理你的笔记的?你有没有遇到相似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笔记方法,或者你对 Obsidian 还有哪些疑问!?
如果你对 Obsidian、知识管理、效率工具感兴趣,欢迎关注赫点茶?!我会持续分享实用数字产品、成长思维、以及工作和生活中的高效技巧。
? 点击下方卡片,一起提升效率,优化生活!?
更多推荐: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5-14
从信息源到第二大脑:利用 AI 自动化阅读工作流
2025-05-14
Obsidian,不是第二大脑,是我情绪的避难所
2025-05-14
用DeepSeek做Excel动态交互图表,再也不需要截图了!!!
2025-05-14
9000字落地实操:AI做用户购后评论洞察分析
2025-05-13
多Agent系统终将失败,群Agent才是未来
2025-05-13
Claude:Profile and Preference
2025-05-12
掌握摄影秘诀:将摄影理论融入AI绘画,打造惊艳生图Prompt
2025-05-12
AI驱动代码编辑器: Cursor的功能解析及行业影响
2025-03-06
2024-09-04
2025-01-25
2024-09-26
2024-10-30
2024-09-03
2024-12-11
2025-03-12
2024-12-25
2025-02-18
2025-05-14
2025-05-06
2025-04-29
2025-04-25
2025-04-22
2025-04-16
2025-04-15
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