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深入提示词工程的误区,提升与大语言模型的沟通能力。 核心内容: 1. 提示词工程认知的普遍误区及其成因 2. 提示词工程的复杂性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 3. 实际案例分析,如何有效构建和调优提示词
阿里妹导读
一、背景
在系统学习了大量提示词教程并进行不断实践后,我发现很多人对提示词工程的认知存在诸多误解。
二、十大误区
误区1:提示词工程很简单,随便学学就行
误区2:提示词工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误区3:一套提示词适合所有场景和模型
误区4:提示词越复杂越好
提示词如果过于复杂或过长可能存在如下问题:
1. 上下文混乱:当提示词过长时,模型可能难以保持上下文的清晰性,容易在生成的内容中偏离原本的主题或语义,从而导致结果不准确或不相关。
2. 性能下降:过长的提示词会增加模型的计算量,可能导致响应速度变慢,特别是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这种影响会更加明显。
3. 信息冗余:提示词过长可能包含过多的冗余信息,使得模型难以识别和提取最相关的部分,从而影响输出质量。
4. 生成内容的长度受限:模型的生成长度通常是有限的,如果提示词过长,模型可能会减少生成内容的长度,导致输出结果无法覆盖全部所需内容。
5. 引发误解:提示词过长且结构复杂,可能导致模型在理解提示词时出现偏差,从而产生与预期不符的结果。
误区5:提示词的示例越多越好
误区6:提示词中加要求模型就会听
误区7:提示词设计好了就不需要改
误区8:提示词一定要手动编写
误区9:提示词自己测试效果不错,线上就应该很好
误区10:提示词写好就行,用户输入不重要
三、总结
避免常见误区,掌握提示词工程的核心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大模型的潜力。同时,重视用户输入的质量以及不断调优提示词的能力,也是提示词工程成功的关键。提示词工程是一项需要不断实践和反思的工作,只有通过持续学习和调整,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奥秘,最大化地发挥大模型的作用。
希望本文的分享能为你提供一些启发,助你在提示词工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通义万相文本绘图与人像美化
利用通义万相AIGC在Web服务中实现图像生成,包括文本到图像、涂鸦转换、人像风格重塑以及人物写真创建等功能,加快创作流程,提高创意效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0-29
提示词的四大核心要素:上下文 + 任务指令 + 输入数据 + 输出指示
2025-10-29
不会写提示词?OpenAI官方模版来了,赶紧收藏!
2025-10-28
聊聊 Context Engineering:从 LangChain、Manus 到 Anthropic 的实践启发
2025-10-27
别再瞎写提示词了,OpenAI 官方出了 20 个万能模板,建议收藏!
2025-10-27
从“提示词工人”到“技能装配师”:Claude 的 Agent Skills 正在重塑智能体时代
2025-10-24
浅谈上下文工程|从 Claude Code 、Manus 和 Kiro 看提示工程到上下文工程的转变
2025-10-21
Burger's AI Note 12:上下文工程的解读(Manus & Langchain访谈)
2025-10-19
提示词时代正在结束,Claude Skills定义了AI能力的下一站
2025-09-02
2025-08-20
2025-09-03
2025-09-04
2025-08-13
2025-09-06
2025-08-11
2025-08-28
2025-08-14
2025-09-21
2025-09-02
2025-08-11
2025-08-10
2025-07-24
2025-07-22
2025-07-19
2025-07-08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