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如何通俗的理解上下文工程?

发布日期:2025-08-10 12:40:44 浏览次数: 1513
作者:数据科学初学者

微信搜一搜,关注“数据科学初学者”

推荐语

从提示词工程到上下文工程:AI交互复杂化的系统设计新思路。

核心内容:
1. 上下文工程产生的背景:AI Agent应用场景的复杂化
2. 与提示词工程的关键区别:从单次交互到系统设计
3. 上下文工程面临的典型挑战与解决方向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这是基于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发展出来的一个新概念,Context Engineering
在提示词时代,整个系统就是两方交互,人和LLM。人给输入,LLM给回应。人通过提示词控制输入从而控制LLM的输出,所以提示词重要。
随着AI Agent在实际场景中落地应用,与LLM的交互变得越来复杂。交互方增加:人、历史资料、工具、数据库、会话记忆、LLM等。
虽然LLM在整个系统中仍然占据着主要位置,但需要处理的已经不再仅是调整一下发给LLM的提示词了。而且随着大模型能力的提升,对于提示词的敏感度也在下降,所以单次call的提示词也不那么重要了。(不是说不重要)
上下文工程更多的是站在系统设计的角度,如何保持这个多方交互的系统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比如,如何应对召回内容过长/混淆/冲突?工具触发加载及返回内容的处理?会话历史的管理和过滤?multi-agent的分工及交互?等等。
上面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因场景而异,或许都还在探索中,可以参考Refs中资料获取一些灵感。Manus的分享纯干货!
因此:提示词工程更多是站在面向LLM的角度,上下文工程则是更多站在面向整个业务系统设计的角度。
Refs:
[1]. A Survey of Context Engineering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s
https://arxiv.org/pdf/2507.13334
[2]. 《How to Fix Your Context》
https://www.dbreunig.com/2025/06/26/how-to-fix-your-context.html
[3]. Context Engineering for AI Agents: Lessons from Building Manus
https://manus.im/blog/Context-Engineering-for-AI-Agents-Lessons-from-Building-Manus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