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我要投稿

智能体式AI价值倍增,企业如何搭上快车?

发布日期:2025-11-20 12:32:35 浏览次数: 1545
作者:BCG波士顿咨询

微信搜一搜,关注“BCG波士顿咨询”

推荐语

AI价值倍增的关键在于智能体式AI的应用,先锋企业已通过它实现业务重塑与超额收益。

核心内容:
1. 全球仅5%企业实现AI价值规模化,智能体式AI成关键加速器
2. 先锋企业在核心业务职能中通过AI实现决策优化与创新突破
3. 智能体式AI价值占比预计三年内从17%增长至29%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BCG最新研究以实证数据表明,只有少数企业真正通过AI在营收、现金流、流程与工作效率方面实现了显著的价值增长。


  • 在我们2025年调研的全球1250多家企业中,仅5%实现了AI价值的规模化应用,足见AI全面转型的艰难程度。


  • 高达60%的企业未能实现任何实质性价值。尽管投入巨大,但在营收增长和成本节约方面收效甚微。


  • 另外35%的企业(较2024年增加13个百分点)正在扩大AI应用规模并初见成效,但其中许多企业坦言,其推进深度和速度还远远不够。



你的AI投入产生价值了吗?


我们称那5%真正用AI创造出价值的企业为“先锋型企业”(future-built)。这些企业已构建起关键能力,不仅能利用AI提升效率,更能借助AI实现创新与业务重塑。得益于抢占先机,这些企业如今在财务和运营上均获得了超额收益。它们通过AI促成更优的决策、更高效迅速的行动,推动了远超自动化和生产力提升所能达到的跨越式发展。


这些价值主要集中于核心业务职能——如研发、销售与营销、制造及IT等部门。这些领域的预期价值潜力,相比我们2024年报告《AI的价值在哪里?》(Where’s the Value in AI?)中的预期大幅提升。其中,最大的价值来源于客户相关职能与IT部门。


这一切的发生速度远超以往的数字化浪潮,而且随着AI功能的日益精进,这种加速趋势还将持续。智能体式AI(Agentic AI)融合了预测能力和生成能力,能够自主推理、学习和行动,有望成为拉大价值鸿沟的最大加速器。2024年还鲜有人提及的“智能体”,到2025年已贡献了AI总价值的17%,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29%。


向上滑动查看

关于我们的调研

我们设计的《构建未来2025》(Build for the Future)调研,旨在重点考察那些支持战略目标、创造重大商业价值、识别并把握新市场机遇所必需的AI能力。


本次调研覆盖了来自超过25个细分行业领域、1,250家企业中的首席高管和高级管理人员(均为AI决策者),要求他们评估自身企业在41项能力维度上的AI成熟度,包括针对行业特定问题在客户体验和运营方面取得的成果。我们从受访者自行报告的数据(self-reported data)中提炼出关于AI成熟度和价值的洞察。调研结果反映的是受访者最熟悉的业务领域,未必代表整个企业的全貌。除非明确标注为已实现(realized)的数据,否则数据反映的是预期的未来影响。尽管我们采取了一切可行措施以确保最高的数据质量,但回复仍可能存在认知偏差。


受访者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的68个国家,涵盖消费品、能源、金融服务、医疗健康、工业品、保险、公共部门、科技/媒体/通信,以及旅游/城市/基础设施等行业。


财务指标,如TSR(总股东回报)和EBIT(息税前利润),来源于CapitalIQ和Orbis。企业整体业绩表现受多重因素驱动,不仅限于AI。我们运用了多变量统计方法(如随机森林、逻辑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来计算回归权重。




AI价值创造者正拉开差距


“先锋型企业”(Future-built companies)通过将AI回报再投资于更强的人才与技术能力来加速价值创造。他们计划2025年将IT支出增加26%(相当于营收的近一个百分点),并将高达64%的IT预算专项用于AI。因此,他们预计到2028年,在其AI应用领域所实现的收入增长将是“落后型企业”(Laggards)的两倍,成本削减幅度将多出40%(参阅图1)。



智能体式AI(Agentic AI)的出现,正在拉大“先锋型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价值鸿沟。2025年,AI智能体已贡献了AI总价值的约17%,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29%。“先锋型企业”会将其AI预算的15%分配给智能体应用。在这些企业中,有三分之一已在使用AI智能体,而在那些仅处于“规模化”阶段的企业中,这一比例仅为12%,至于那60%的“落后型企业”,则几乎为零(参阅图2)。




价值创造者的独到之处


对所有企业而言,好消息是“先锋型企业”所遵循的成功范式是清晰明确的,可供所有企业借鉴。以下是一份“先锋型企业”战略路线图,其余95%的企业都可借此构建AI成熟度并实现规模化价值(参阅图3)。



我们在2024年的报告中首次描述了这一制胜法则,今年的证据表明,企业应加倍践行此道,因为对于专注于采取正确行动的企业而言,价值创造明显呈复合式增长。


该成功范式包含五大策略:


  • 高层引领,制定高瞻远瞩的多年期AI战略愿景。“先锋型企业”将AI视为由董事会和CEO主导的战略级项目。管理高层将整体业务目标转化为多年期AI愿景,确保能够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并制定明确的执行路线图。


  • 重塑现有工作流程,创造新流程,并基于价值对AI实施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严格追踪成效。“先锋型企业”和“规模型企业”(Scaling companies)不仅用AI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更重新思考如何用不同形式的技术来完成工作。


  • 转型为以AI为核心的人机协作运营模式。高效的AI运营模式的重点并不是用技术取代人,而是围绕AI重新构建整个组织。人依然是核心要素,但人在工作流程中的角色已被重塑,以便与“数字员工”灵活配合,实现人机协同。


  • 通过预判新需求、利用供应商生态系统、持续提升员工技能、变革工作流程等举措,留住并提升核心人才。要让AI运营模式发挥作用,获取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先锋型企业”深谙这一点。他们明白,要实现AI的规模化应用,必须争夺稀缺的人才资源,因此他们果断行动,吸引、留住并提升那些协调并管理AI智能体(以设计、部署和管理下一代AI能力)的核心人才。


  • 构建契合战略目标的技术架构与数据基础。“先锋型企业”认识到,从AI中释放价值不仅仅意味着添置新工具,更要围绕新技术彻底重塑企业的架构与流程。



如何加速AI价值创造


你准备好了吗?


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会必须将“让AI为企业创造价值”列为最高战略优先级。多数企业仍需克服组织惰性、复杂的IT系统、数据质量与访问障碍,以及员工对失业和AI技术局限的担忧。但若能确立明确目标、以价值为核心,并从单纯的成本视角转向创新与竞争优势导向,就能踏上正确的转型之路。


每家企业都需要根据自身现状找到自己的价值创造路径(参阅图4)。“落后型企业”可借鉴“先锋型企业”的成功范式,从高层坚定而大胆的承诺出发,将业务目标转化为整体愿景与战略;而“规模型企业”应进一步投资(并将收益再投入)于前瞻性能力建设,例如智能体式AI创新。



BCG提出的“10-20-70”法则有助于加速转型:企业战略重心的70%应放在人才、组织与流程上,20%放在技术上,10%放在算法上(参阅图5)。研究表明,大多数阻碍AI落地的问题都源于人、组织与流程层面。2024年,企业主要难题在于如何使AI与整体战略对齐并打造商业用例,而如今,焦点已转向更具体的实操性挑战,例如如何更好地采纳AI工具并管理非结构化数据。



然而,那些试图直接跳过能力建设阶段、直接进入流程重塑与创新阶段的企业,往往会落败。缺乏必要的AI运营模式、人才能力与技术支撑,任何转型都难以落地。


成功的AI落地需要与技术生态系统积极合作,以突破实施过程中的瓶颈,如系统协调层、系统互联性及企业级数据战略等问题。对所有企业而言,系统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都至关重要。


最重要的是——时间紧迫。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演进,每延迟一周,追赶难度都有所增加。“先锋型企业”正遥遥领先,扩大价值鸿沟,而“落后型企业”将陷入更深的价值陷阱,必须立即行动。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