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不仅提效,更要“贴心”:AI 与数据分析让金融服务更懂你

发布日期:2025-05-24 05:58:52 浏览次数: 1563 作者:OpenText
推荐语

金融服务正通过AI和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体验,打造客户粘性与品牌忠诚度。

核心内容:
1. 金融机构如何利用AI和数据分析优化内部流程、降低成本
2. 技术发展如何推动金融服务从成本优化转向个性化客户体验
3. 金融机构如何利用数据资产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营收增长和客户留存

杨芳贤
53A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过去十余年间,金融机构始终走在采用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银行与保险公司尤其敏锐地认识到,利用海量数据资源与强大数据仓库优化内部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战略价值——截至2024年,77%的金融机构已部署各类分析和 AI 技术,累计实现成本节约4470亿美元[1]


从引导客户转向低成本数字渠道,基于消费支付记录主动提升信用额度,到自动化贷款审批流程,将重复性咨询转化为标准化 FAQ 应答,金融机构既往的技术投入主要聚焦于内部效率提升。


但如今,规则已经改变。


当下的分析和 AI 能力已实现质的飞跃。随着预测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工具、实时分析和生成式 AI 等技术的成熟,实时预测模型构建与深度个性化服务成为现实。继续固守成本优化单一维度已无法构成竞争优势——这将成为战略机遇的重大错失。


这些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提供卓越的个性化客户体验,构建用户粘性,培育品牌忠诚度,最终实现客户与机构的财务健康双赢。



01


风险规避型行业

遭遇颠覆性创新浪潮


尽管坐拥海量客户数据与数字化基础设施,多数金融机构仍深陷传统风险规避型思维定式。其对运用分析和 AI 技术提升客户体验的犹疑态度,往往源于对监管合规风险的过度谨慎与组织文化惯性的双重桎梏。反观 Robinhood、Coinbase、Cleo、Lemonade 等金融科技新贵,正抓住机遇——以敏捷响应、高度个性化的服务赢得现代客户青睐


普华永道报告显示

73%的银行高管认为客户预期正经历指数级提升,但仅35%的受访者认为自身有效运用 AI 技术改善了客户体验[2]


看似谨慎的风险管理策略——让初创公司走在创新前沿,而传统机构保持审慎观望——实际上正在逐步侵蚀这些老牌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机构的市场份额、品牌相关性以及客户信任,尤其是在科技素养高的年轻人群中。



02


数据资产:

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金融机构坐拥客户数据的金矿——账户行为、交易记录、消费模式、风险画像乃至生活形态数据。借助商业智能(BI)工具,将数据沉淀转化为个性化、前瞻性财务建议的机遇窗口已然开启。


试想以下场景:基于 AI 洞察,向即将退休的客户推荐最优抵押贷款方案;通过信用卡全包度假消费记录主动配置旅行保险;为季度性增持科技股的投资者筛选跑赢行业基准的股票组合。个性化服务已非增值选项,而是客户体验的基准线。


麦肯锡研究指出

实施客户交互个性化服务的银行可实现营收增长10-15%,同时降低高达30%的客户流失率[3]


金融服务领域意见领袖 Jim Marous 在近期网络研讨会中的论断极具启示性:


银行对客户的了解远超客户自我认知。关键在于如何将数据洞见转化为有价值的客户沟通!


这正是新时代的竞争护城河:从标准化产品供给转向精准预判客户需求的情境化体验交付,在客户尚未明确表达诉求时即提供解决方案。



03


将日常交易触点

转化为高光体验时刻


金融机构每年与客户产生数十亿次交互触点。但这些互动多囿于功能性操作:查询余额、转账汇款、购买旅行保险、股票交易、现金支取。功能性达标?毋庸置疑。体验感突出?远未触及。


借助分析与 AI 解决方案,这些高频触点可重塑为关系价值沉淀的黄金场景。试构想以下场景:浏览财经新闻时同步接收持仓股票异动解读;高消费月份触发节税型投资组合建议;持仓股票触及历史峰值时智能推送止盈决策支持——甚至主动告知客户财富增值轨迹。


埃森哲研究显示

67%的消费者期待企业在他们提出需求前就提供精准建议。但当前仅有36%的金融机构声称基于客户数据提供主动式服务建议[4]


OpenText 金融服务全球行业战略专家 Monica Hovsepian 在近期金融服务与分析及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主题峰会上强调:


AI 解决方案能通过自动化实现业务流程的无摩擦运转,在降本增效的同时重塑终端用户体验。


AI 赋能的个性化服务可提供实时洞察、情境化预警与理财教育指引,帮助客户优化财务决策——将常规银行业务转化为智能化的财富导航。



04


赢取下一代客户心智

决胜密码


千禧一代、Z 世代及 Alpha 世代正在根本性重塑金融服务版图。这些数字原住民更乐于分享个人数据,更适应数字化生态,更愿意尝试创新服务——前提是服务具备场景关联性、响应即时性与交互直觉性。值得注意的是,年轻客群虽更倾向于规避风险,但也愿意为提升生活价值而积极尝试新方式。


相较于年长群体对线下信任机制的依赖,年轻客户更看重数字化透明度与个性化体验。他们期待银行能像 Spotify 或 Netflix 般预判需求、定制服务——通过授权机构使用其行为数据实现体验升级。关键洞察在于:年轻客群非常清楚其使用数据正通过预测性分析与商业智能构建卓越体验,且对此持积极态度。


Salesforce 调研显示

84%的客户认为企业提供的体验价值与产品服务同等重要[5]


然而,多数传统银行仍固守过时的互动范式。尽管部分机构推出数字银行或与金融科技公司建立合作,但这些举措往往与核心银行系统存在整合断层,或未能实现全渠道无缝化、个性化的客户旅程。


金融机构不应采取守势,而应充分释放先进的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潜能,以客户为中心,吸引并留存下一代客户——以年轻世代定义的规则参与这场范式变革。



05


结语:

定义金融业未来的新使命


金融服务的未来不只是“更高效”——而是“更有人情味”。


诚然,成本节约与流程自动化不可或缺,但这仅是变革的起点。真正机遇在于构建智能、富有同理性、主动服务的客户体验——这种体验将为机构与个人创造长期价值,深化品牌忠诚,筑牢信任根基。


金融机构已具备技术工具、数据资产、人才储备与基础设施。当下亟需的是思维范式的转型——从风险规避导向转向客户至上理念。


行动越早,越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并重新定义“可信任金融伙伴”在分析与 AI 时代的真正意义。


参考资料

[1]《影响、趋势与关键洞察》(2025)

[2]《金融服务体验调查》(2023)

[3]《个性化做对或做错,其价值差距正在快速放大》(2023)

[4]《云端银行技术愿景报告》(2023)

[5]《客户参与度研究报告》(2023)


OpenText 帮助您满怀信心地应对复杂的数字化转型计划。凭借完整、集成、智能的信息管理平台,我们使客户能够在数据和内容流经企业内外业务流程时对其进行组织、集成和保护。


OpenText 覆盖全球 180 个国家的 120,000 家客户,其中全球 100 强企业中有 98 家运行 OpenText 的服务。作为信息管理领域的佼佼者,OpenText 提供涵盖应用程序交付管理、IT 运维管理、信息安全、预测与分析、内容管理、体验管理、商业网络等全面解决方案组合。如需进一步了解 OpenText (NASDAQ/TSX: OTEX),请访问: www.opentext.com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