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找大模型工作必备:一天一道大模型面试题解析

发布日期:2025-07-31 11:47:01 浏览次数: 1532
作者:阿铭linux

微信搜一搜,关注“阿铭linux”

推荐语

想在大模型领域求职?每天一道面试题解析帮你快速掌握核心知识点,今天详解KV Cache机制及其工程优化价值。

核心内容:
1. KV Cache机制原理:如何通过缓存键值对避免重复计算
2. 工程优化价值:从O(n²)到O(n)的计算量跃升
3. 实际应用场景:显存与计算速度的权衡取舍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大模型相关工作岗位需求也会越来越多了,甚至有很多兼职的岗位。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我打算出一个大模型技术解读系列,帮助那些想从事大模型工作的同学,当然,即便你不找相关工作,读一读多了解下大模型技术也是非常有益的。

这一系列文章会持续更新,大家关注和收藏一下吧。今天的面试题是:

解释大模型推理中的KV Cache机制及工程优化价值

想象一下,大模型进行推理的过程,就像我们构思一篇作文:每写下一句话,都需要回过头去仔细阅读前面已经写下的所有内容(也就是上下文),确保逻辑连贯、语义通顺。这个过程对模型来说,计算量巨大。

KV Cache(键值缓存),就像我们写作时手边那张至关重要的草稿纸。它巧妙地记录下模型在处理前面内容时已经“思考”过的关键信息(即键和值)。当模型要生成下一个词时,不必再从头开始重新计算所有历史信息,而是直接从这张“草稿纸”上快速读取并复用这些结果。

这极大地避免了重复性的“抄写”工作(即重复计算),显著提升了推理速度和效率,让模型能够更流畅、更迅速地“写”出后续内容。

1、什么是KV Cache?
背景:大模型(如GPT)生成文本是“逐词预测”的。比如生成“今天天气很好,我们一起去”,先生成“今天”,再基于“今天”生成“天气”,再基于“今天天气”生成“很好”……每次生成新词,都要计算“当前词”和“前面所有词”的关联度(注意力机制)。
注意力机制的核心:每个词有“查询(Q)”“键(K)”“值(V)”三个向量。计算“当前词”的Q和“前面所有词”的K做点乘(算关联度),再加权V得到输出。
问题:如果没有KV Cache,每生成一个新词,都要重新计算前面所有词的K和V!比如生成第10个词时,要算1-9词的K、V;生成第11个词时,又要算1-10词的K、V——1-9词的K、V被重复计算,浪费算力。
KV Cache的解决方案:
把“前面所有词”的K和V存起来(缓存),每次生成新词时,只计算“当前词”的K、V,然后直接用缓存的“前面词的K、V”算注意力。
举例:生成“今天”时,算出K1、V1,存入Cache;生成“天气”时,算出K2、V2,用K1+K2和Q2算注意力,输出“天气”,再把K2、V2存入Cache;生成“很好”时,算出K3、V3,直接用Cache里的K1+K2+K3和Q3算注意力……
2、工程优化价值
核心价值:大幅提升推理速度,减少重复计算
计算量优化:假设生成长度n,没有KV Cache时,K、V计算量是1+2+…+(n-1)=O(n²);有KV Cache后,只需计算n个词的K、V(每个词算一次),计算量降为O(n)。比如生成1000个词,没Cache要算约50万次K、V,有Cache只需算1000次,速度提升几百倍。
显存换速度:KV Cache需要存K、V,会占用显存(比如生成1000词,每个词K、V各4096维,FP16格式约占用16MB),但相比速度提升,这点显存开销“很划算”(尤其长文本生成时,效果更明显)。
实际应用:比如ChatGPT生成长回答(比如1000字),如果没有KV Cache,可能要等几分钟;有了KV Cache,几秒就能生成,用户体验大幅提升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