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有赞白鸦揭秘公域增长实战:AI是放大器而非万能药,关键在解决业务本质问题。 核心内容: 1. 公域获客与AI赋能的实战案例解析 2. AI解决效率问题但需配套组织机制创新 3. 行业专家视角下的AI落地路径建议
今天朋友推荐了一个视频,是有赞的白鸦在谈"如何通过公域获客做增长"。
在听的过程中,做了一些记录,要点如下:
我觉得他讲的这些刚好把我最近遇到的一些场景结合起来:
视频讲解的那些道理讲出来,写出来,很容易看懂,而白鸦讲了几次,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真正能做起来却不多,因为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比如,我去年做的那家连锁商家,想到了利用 AI 去帮柜姐减轻写作的负担。这表面看的是"写作能力问题",AI 似乎是解决方法。但是,深层原因可能是"组织能力"和"激励机制"的问题,比如,柜姐发表笔记后与自己的销售没有关系,而小红书产生的销售反而算线上部门的业绩,那么柜姐就没有得到有效激励。AI 可以解决"怎么写"的效率问题,但解决不了"为什么写"与"持续写"的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一段时间内没有效果,就很难重复做下去了。
回到 AI 赋能的场景,AI 可以是放大器,但还不是启动器。如果一个业务流程本身是通的,一个团队本身是有动力的,AI 能极大地提升效率和效果。但如果流程本身是堵塞的,团队是没有意愿的,那么 AI 这个放大器放大的就是混乱和无效。
在昨天的这篇文章(建筑+AI:从建筑行业的方圆图谈AI赋能)中,以自己在建筑行业的一些积累(算是有些Know How吧),刚好与视频中的一些场景契合。AI 是个强大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完成量的重复性工作,但是战略、创意乃至审美方面的工作还是需要人类自己完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AI 来临前遇到的问题,只依靠 AI 大概率也是无法完全解决的。
而对于行业,从深化自己的管理以及业务入手,先在局部一些提效的场景将 AI 用起来,找找感觉,再从更大层面去思考 AI 赋能,可能这样的路径会更好一些。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1-15
GPT-5.1 系列模型正式上线 Azure AI Foundry
2025-11-15
实测文库genflow3.0:自带记忆和office三件套的通用Agent
2025-11-15
Google悄悄上线Code Wiki,让你在一个页面理解整个仓库
2025-11-15
这种全新的交互方式,会成为未来AI应用的标配吗?
2025-11-15
AI Agent 正在摧毁平台的增长飞轮
2025-11-15
GPT-5.1 有哪些提升?来自 OpenAI 官方 AMA 的能力、推理模式、安全策略全解读
2025-11-14
Claude Code: UI设计师饭碗不保!Anthropic AI团队通过Skills改进前端设计!
2025-11-14
一键切换Cluade、Codex供应商配置,CC Switch你值得一试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19
2025-10-02
2025-09-16
2025-09-19
2025-09-08
2025-09-17
2025-08-19
2025-09-29
2025-11-15
2025-11-14
2025-11-12
2025-11-10
2025-11-09
2025-11-09
2025-11-08
202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