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TRAE SOLO正式版重磅上线,体验响应式编码特工的全新魅力,附赠完整提示词和源码! 核心内容: 1. SOLO模式的核心功能与界面优化 2. 行动-验证闭环机制的技术突破 3. SubAgent在上下文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过去一段时间,很多人在找 TRAE SOLO 模式的邀请码。现在 SOLO 正式版已经面向TRAE国际版所有用户全量上线了,SOLO Code和Waitlist都成为了历史。
早在内测期间,我就有深入体验过 TRAE 的 SOLO 模式,这两天又重新测试了一下新的 SOLO Coder,在模型能力上明显有了大幅提升,这两天还在限免,推荐没有用过的朋友去试用一下。
简单来说,你可以理解为 Claude Code / Codex CLI 的代码编辑器版本。
它不再是黑乎乎的命令行窗口,而是友好的 App 界面。你可以方便地输入和修改提示词、粘贴图片、配置 MCP 工具(各种外部能力),并且可以在 Agent 执行时实时看到代码变更、实时预览结果,随时可以终止并输入新的提示词。
按照官方的话说是:
SOLO 正式版的核心定位是「The Resoponsive Coding Agent」(响应式编码特工),在高度自动化的同时能做到实时有感知(Responsive Review)、随时可掌握(Responsive Context)、多任务并行(Responsive Multi-Agent)。
SOLO 正式版瞄准的是从 1 到 100 的复杂任务,比如一个单独的开源项目,或者根据已有项目做 1-100 的重构和迭代。
聊功能更新之前,我先分享两个在内测和新版使用中,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两个亮点。
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很多 AI Agent 只会“收集上下文 -> 采取行动”,但它并不知道自己干得好不好。
比如说,你只让 AI 写一段代码,这段代码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 但如果你给 AI 几条测试数据,告诉它写完代码用这几条数据验证一下,AI 就能根据错误信息去修复,直到通过所有验证。
对于 Agent 来说,打通 收集上下文 -> 采取行动 -> 验证结果 的循环非常重要。
SOLO 模式就在尝试打通这个循环。比如我在使用 Codex 时,一个在浏览器测试遇到的错误,需要反复复制粘贴回 Agent。而 SOLO 模式内置一个浏览器,可以实时“看到”网页运行情况,这样它就能根据网页错误信息,自行修正代码,直到解决问题,不需要太多人工干预。
另一个亮点就是 SubAgent 支持很好。SubAgent 不仅仅是可以把一些特定功能(比如测试、系统设计等)交给专门的 Agent 去做,就好像你有了一个专业团队,更可以帮你做好上下文工程,让上下文更精简。
举个例子,你给 TRAE 添加 Chrome Dev Tools 的 MCP,它就能帮你截图、分析控制台日志。但 MCP 工具有个问题——会占用大量的上下文窗口。
这里有个技巧:你可以把 MCP 工具用一个 SubAgent 包起来。
当你需要用这个 MCP 时,优先调用这个 SubAgent。这样,MCP 操作过程中的所有上下文都集成在这个 SubAgent 中,而不会占用主 Agent 的上下文空间。
TRAE 对 SubAgent 的 UI 支持做的挺好,配合“Smart Generate”可以很方便地添加。
在让 Agent 执行任务时,可以在提示词中明确要求它使用创建好的 SubAgent,比如说我创建了一个叫 webpage-analyzer 的 SubAgent,我就可以这么提示:
请使用“webpage-analyzer” SubAgent 分析当前网页,对照我上传的参考图,找出差异,修复样式问题,并且在每次完成更新后再使用“webpage-analyzer” SubAgent 截图分析,直到和参考图一致为止。
你可以看到,虽然它反复调用了 MCP 做了很多分析,但几乎没占用主 Agent 多少上下文空间,只是在分析完成后把分析结果传给主 Agent。
这种方式不仅有效利用了上下文空间,还进一步打通了“行动 -> 验证”的循环,让 Agent 可以自己去验证自己改进。(唯一的小问题是现在 MCP 调用还经常需要手动确认)
另外还有几个之前就有的我蛮喜欢的功能:
这次更新的正式版,有几个主要升级:
能看到 TRAE 团队在模型和产品层面都一直有进步。
除了做网站,我日常写的小工具就是浏览器插件。这几天我尝试用 TRAE SOLO 模式写了一个把网页内容抓取成 Markdown 的小插件,就很方便。
我在使用 TRAE 这种 Coding Agent 写浏览器插件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技巧:
这是我当初实现时用到的提示词,有兴趣你也可以试试:
请帮我实现一个浏览器插件,点开后,可以抓取当前网页的:标题、链接、网页内容为Markdown,参考截图。
技术栈:
有了 SOLO 正式版之后,我把这个提示词用 SOLO Coder 重新做了一遍,遇到的错误明显少了,生成速度也快了一些。
打开 Plan 模式后,它会先制定计划,最好人工 Review 一下计划有没有问题,没问题再开始执行。
第一次可能会失败,把结果发回去让它修复。大概需要反复迭代几次,就可以得到结果了。
如果完成后你不知道怎么用,还可以问 Agent 该怎么发布、使用,或者干脆让它写成文档。
SOLO 模式整体用下来,对于不太习惯用 cli 模式的来说,应该会方便很多:
对于习惯了用 cli 模式的,这些优点倒没有那么明显,但能和浏览器联动对于做网页应用来说还是方便很多。
最后聊聊计费,TRAE 在 Token 用量上还挺慷慨的。近期 SOLO 改成了采用基于 Token 消耗的计费方式,折算为快速问答次数(Fast Request)从会员套餐中扣减。每轮对话结束后,IDE 内对话框底部和 TRAE 官网的 Usage 页面将清晰展示本次消耗详情。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1-13
GPT-5.1 发布:更智能也更“人性化“的 AI 助手
2025-11-13
一句话,我用豆包 AI 做出《红楼梦》互动游戏
2025-11-13
Big AI Data 时代下,小红书数据架构的演进
2025-11-13
构建生产就绪的智能体系统:来自 Shopify Sidekick 的经验教训
2025-11-13
GPT-5.1凌晨突袭,奥特曼听劝!全网呼唤的人味回来了
2025-11-13
OpenAI推出GPT-5.1小小小小更新!!!
2025-11-13
刚刚,GPT-5.1 正式发布,OpenAI 这次有点「不对劲」
2025-11-13
GPT-5.1来了!更快更懂更可靠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19
2025-09-16
2025-10-02
2025-09-08
2025-09-19
2025-09-17
2025-08-19
2025-09-29
2025-11-12
2025-11-10
2025-11-09
2025-11-09
2025-11-08
2025-11-06
2025-11-06
202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