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Notion 3.0 Agent 彻底改变了AI在工作流中的角色,从简单的文本处理升级为真正的智能助手,预示着行业新趋势的到来。 核心内容: 1. Notion 3.0 Agent 的核心功能与自动化能力 2. 自定义设置与个性化体验 3. Agent 与外部数据的联动及行业影响
可以说,这不是普通的功能增强,而是从能力、自动化、权限、数据连接等多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改造。让 AI 融入到我们整个的工作流中。
火箭君最近体验了 Notion 3.0,最大的感觉是:它不再只是一个笔记和数据库工具,而是真的开始像一个「智能助手」了。和之前版本对比的话,差异非常直观。
如果大家对 Notion AI 的印象还停留在 润色,翻译,总结 之类 常规文本操作的话,那么这次 3.0 的 AI 截然不同,更像是一个我们身边的同事,和我们一起处理手上的表格或文档。
考虑到 Agent 这个概念最近太火了,加之 Notion 又做了一个活生生的表率。 我敢说,用不了多久,一堆国内的类似工具就会「一窝蜂」跟上 笔记文档资料+Agent 的风潮了,就和当年 「一窝蜂」模仿 Notion 「模块化」笔记一样。 但实际上,这只是将来大趋势下的 AI 标配而已。而且,国内一些类似工具 和 Notion 相比,会有致命的缺陷,文末我会提到。
以前 Notion AI 主要是用来 写点内容、做个摘要,结果就是「锦上添花」。而现在的 Agents 能执行完整的任务流。
首先,我们可以呼出 Agent, 并定义他的指令和上下文,熟悉 ChatGPT或常用 AI 客户端的小伙伴对此应该很熟练。 然后我们就可以吩咐这个Agent 办事情了。 界面和 常见的AI聊天工具很像。我们可以在乎几乎任何过程中触发 AI 聊天向 Agent 下达指令。
比如,我打开一个 存有项目相关信息的 Page,让 Agent 建立一个新项目,创建计划表,它能帮我拉出数据库、分配任务,还能按照我以前的习惯去组织页面结构。
另一个例子,很多团队用户会将用户反馈通过接口(例如:Slack) 转到 Notion Database 里存储,供以后分析, 现在有了 Agent 可以让 AI 定期整理这些反馈,并给出汇总报告。
Notion 可以让我们自定义 Agent 的一些指令或性格, 自定义的方法也很有趣,我们创建一个特殊的Page, 这个Page 就是 AI 指示文档, 里面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 Agent 的要求。 遗憾的是, 我们不能同时拥有多个 Agent, 只能靠给同一个 Agent 切换 不同Page指示,进行临时「换脑」。
我希望将来 Notion 可以出现一排预设专注不同领域的Agent 随时待命, 就像老板开会时,吩咐小张小王你们分别去干什么什么一样……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对 Agent 进行视觉上的个性化打扮,这个就纯纯的是个噱头了。但说实话,打扮 Agent 有时也很有趣。
Notion 的连接器支持外部数据源,比以往更强了。 而且这些数据源可以授权给 AI 使用。
如果我们愿意,可以让 AI 搜索我的 日程,邮件,外部的项目管理工具 等等。 不过根据有些我接触到的实际用户反应, 对接的速度以及复杂程度还不太好, 部分 App 没有达到完全「无缝」的体验。 当然,这和第三方 App 接口自身也有关系。 有些 App 如果不想分享数据,或者采用很有限的分享 这些也不是用户 或 Notion 可以左右的事情。
顺带一提,默认国内的 App, 除了基于文件的,其它大多数都不会和别人分享数据,只会反向接入别人的数据,然后藏在自己的「黑盒子」里,把用户「锁死」在自己平台上。 Notion 现在已经朝着「大而全」迈进了,其自身的数据导出和API接口,也经常被人诟病, 最新的例子就是 Notion 被 Obsidian 说到 Database 表格导出困难的问题, 当然这是另个话题了,以后再说。
Notion 3.0 总体来说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为国内一众「模仿」「致敬」的同行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国内产品「一窝蜂」地跟进已经不可避免,就和我上次预测 Notion 模块笔记一样,这次同样,该发生的都会发生。 上一波疯狂跟进的众多产品现在已经大多泡沫破裂了, 而新一轮泡沫还在路上。
Notion 打造 ALL IN ONE Workspace 这种 文档+数据库+外部连接+AI 是水到渠成的。他们先做的事是:先做了类似笔记文档,使用强化的模块化编辑,后来支持了嵌入表格(也就是Database),再后来强化了周边数据联动,收购了日历服务,推出了邮件服务,然后所有这一切加上 AI 处理。属于那种逐步加码,逐渐升级的过程。
国内很多工具产品,都是临时抓住一点,什么概念火就跟进什么,资本热炒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没有基础,总以为是靠最后一口饭吃饱了肚子,认为前面的积累投资都是不需要的,所以最后破灭也是常态。
另一点是,大厂很快就会推出自己的 Agent 版本, 让 Agent 成为一种 业界普及标准配置,而不是什么独特的可以拿出来一吹的事情,任何指望单单靠吹嘘炒作 Agent 获利的公司,最终都会昙花一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Notion 3.0 带来 AI Agent 也只是水到渠成,顺势而为。虽然我非常不喜欢 Notion 将所有业务数据放在云端有潜在锁死用户的风险,但是,3.0 引入的 Agent 真的是很棒的功能。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9-22
AI4S | 从工具到伙伴:大模型如何重塑科研范式?
2025-09-22
AI 时代,技术管理者的 3 个新角色:从 “救火队长” 到 “AI 教练”
2025-09-22
使用Claude Code Agent实现自动化文档,代码写完文档就自动端上来!
2025-09-22
Claude Code 框架之战:研究者视角的再解读
2025-09-22
Chrome 迎来大更新,刚刚登顶 App Store 的 AI 可以直接用了
2025-09-21
别再纠结向量数据库选型了!支撑企业 AI 落地,你需要的是知识库
2025-09-21
ollama v0.12.0 发布:引入云端大模型预览,支持本地与云端无缝融合
2025-09-20
RAGAS深度解析:引领RAG评估新时代的开源技术革命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19
2025-09-16
2025-07-29
2025-09-08
2025-08-19
2025-09-17
2025-08-20
2025-09-14
2025-09-22
2025-09-20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8
2025-09-18
2025-09-17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