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GenAI教育研究仍处于探索期,如何有效整合到课堂实践成为关键挑战。 核心内容: 1. GenAI在科学教育中的潜力与风险分析 2. 当前研究集中在性能测试而非教学整合 3. 开放式能力框架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性影响
自 2022 年 11 月 ChatGPT 公开以来,它迅速引发教育和科学研究界的关注,改变了科研和教学的部分方式。GenAI 在科学教育中有潜力简化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如生成课程大纲、评估学生表现、辅助科学探究),但也存在信息准确性、学术诚信、学习依赖等风险。
然而问题是,目前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看看 GenAI 能做什么”的阶段,而不是“如何在课堂中有效用好它”。
这个情况的确是之前从没遇到过的,之前一个工具能做什么,大家心里是基本有个数的,而GenAI能做什么,即使是诺奖得主、OpenAI科学家,也不能逐场景穷举——这是一种让用户自己思考它能干什么的技术。
乔布斯说过一句话:很多时候,人们在你展示给他们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A lot of times, 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until you show it to them.”
可是,这句话在GenAI时代并不适用,GenAI 的潜力不是由产品经理定义的,而是由每个用户的想象力和迭代速度决定的——他的功能不是由开发者一次性定义,而是由用户、社区、甚至 AI 自己不断“发明”出来。
或者更形象地说:
GenAI不是一个封闭功能集合,而是一个开放式的能力空间(open-ended capability space)。
今天要分享的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科学教育的新前沿——基于 Web of Science 文献的系统综述》,综述了 2022 年以来 Web of Science 收录的 41 篇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主要是 ChatGPT)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目的是分析 GenAI 在科学教育中的使用领域、应用方式、研究方法、参与者类型,以及其在教学中的角色与效果。
一、GenAI在科学教育中的潜力与挑战
GenAI 在科学教育中有潜力简化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如生成课程大纲、评估学生表现、辅助科学探究),但也存在信息准确性、学术诚信、学习依赖等风险。当前相关研究较多集中在性能测试,缺乏系统探讨如何将其有效整合到科学教学与学习中。
在科学研究中,GenAI 已用于药物设计、气候建模等领域,推动了科学本质(NOS)的转型,但科学教育是否以及如何反映这种转型,仍不清楚。
教育者需要“明智且有策略地”在科学问题的学习、解决与推理中使用 GenAI。
在此背景下,文章旨在通过系统综述的方式,分析 2022 年以来 Web of Science 收录的、聚焦于 GenAI 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回答以下问题:
同时,作者希望通过引入 PICRAT 技术整合模型,补足此前综述研究在理论分析框架上的不足,呈现一个更全面的 GenAI 在科学教育中应用的现状图景。
二、将 PICRAT 作为理论分析框架
PICRAT 是一个分析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整合程度的模型,由两条轴构成:
组合起来就是 3×3 矩阵,例如 PR(Passive–Replacement)、IT(Interactive–Transformation) 等。
研究者用 PICRAT 对 41 篇文章逐一编码,看 GenAI 应用处在哪个格子,例如:
本研究发现,大多数研究落在 R(替代) 层级,且学生是被动的(P),说明 GenAI 主要被当作替代性工具,而不是推动教学模式创新的核心力量;真正达到 T(转化) 或 C(创造) 层级的案例很少,这也是作者强调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研究发现
1.学科与主题分布
化学教育研究最多(12 篇,29%),其次是物理教育(7 篇)、生物教育(2 篇)。
41% 的研究没有指明具体学科,而是讨论科学教育整体或跨学科主题。
主题上:
2. 研究目的与 GenAI 使用方式
说明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看看 GenAI 能做什么”的阶段,而不是“如何在课堂中有效用好它”。
故,GenAI 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工具测试与替代性应用,缺乏深度整合和创新教学设计。学生主动参与度低,教学转化性应用不足,相关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仍非常少,未来需要针对性探索如何将这些变化纳入科学教学中。
经过超半年的尝试,我运营的「教育学人AIED知识社区」已经逐步和一些老师们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目前主要是我的日常分享和三个专栏——「AI时代的教育」、「标准和框架」、「教育学经典讲读」,「当代教学理念潮流」。专栏依托于不同类型的优质资源的分析和解读(由我和粉丝们共同选出),「日常分享」结合实事和大家的疑问进行更新(如:GPT-5使用心得、不同学者和机构对创新的定义等...)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0-12
告别 RAG?Google 用 URL 上下文 Grounding 持续发力
2025-10-12
都是Kimi K2,表现却不同?我们测了多家服务商ToolCall性能,并开源了测试集
2025-10-12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
2025-10-11
Spring AI Alibaba实践|后台定时Agent
2025-10-11
Google Cloud 重磅发布 Gemini Enterprise,重新定义企业级 AI
2025-10-11
Aiops探索:基于Dify+k8s+prometheus+Loki的aiops方案设计
2025-10-11
Anthropic重磅研究:只需250个文档,就能给任意大模型投毒
2025-10-11
AI Infra的演进与挑战:从OpenAI生产事故到未来展望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19
2025-09-16
2025-07-29
2025-09-08
2025-08-19
2025-09-17
2025-09-29
2025-08-20
2025-10-09
2025-10-09
2025-10-07
2025-10-04
2025-09-30
2025-09-29
2025-09-28
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