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原文深入剖析了AI应用中的关键挑战——上下文工程,揭示了为何提示工程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上下文设计提升AI表现。核心内容: 1. 提示工程的局限性及其无法规模化的原因 2. 上下文工程的核心概念与五大构建方式 3. AI助理"越用越蠢"现象的根源分析与解决方案
↑↑↑求个关注 ,AI知识库-每日精进1%
几乎每一个接触大模型的人,都经历过,第一次打开 ChatGPT,满怀期待地敲下问题,结果输出一大堆“像是对,又不像”的答案。
那一刻,你可能会想,是不是我没问好?是的,同一模型能力下,AI的答案,取决于你的提问。
这就是“提示工程”诞生的背景。
在那个阶段,我们像在和一只外星生物交流——要用一套奇怪的格式、口令、角色、语气,才能让它“听懂你说话”。
有人总结出套路,有人写书、开课、出教程。
可后来,人们发现,提示写得再漂亮,AI还是会“跑偏”。
原因在于:提示工程只是教AI“说什么”,而不是让AI“知道自己在哪个语境里说”。
最早那批AI创业者都在追求“提示的魔法”。
一段prompt,能从模型里掏出高质量的结果,看起来像神迹。可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这个方法没法规模化。
为什么?因为换个场景、换个业务、换个问题,提示就全乱套。
比如客服机器人。你教它回答退款问题,一开始挺顺。可客户一问“那我积分怎么算?”,它立刻卡壳。
不是AI傻,是上下文丢了。
AI根本不知道你在“退款场景”里提问,它只是孤零零地看到一句话。
这就像让一个人闭着眼睛解题,周围的情境全被拿走了。
他能做对吗?当然不能。
真正决定AI表现的,不是那几行提示,而是上下文结构。
上下文是什么?它是AI理解“现在发生什么”的那层语义背景。
比如,你在对话里提到“用户A上周买了产品B”,那AI在回答后续问题时,得知道这些信息还在生效,而不是像金鱼一样三秒就忘。
“上下文工程”干的,就是这件事。
它不是写更聪明的提示,而是设计AI的记忆与环境。
比如:怎么组织历史对话?哪些信息该保留,哪些要忘?当AI进入一个新任务,它该知道哪些事?
这些,决定了AI能不能真正落地到业务中。
目前主流的构建“上下文工程”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① 识别上下文类型:明确你要解决的场景,需要哪种上下文(知识、任务、语义、用户、环境)。
② 设计上下文流(Context Flow):让每一次交互、检索、动作都能更新上下文。比如对话系统就需要 session memory。
③ 引入RAG与Memory机制:通过向量数据库+短期/长期记忆,让模型拥有可持续的“认知链”。
④ 控制上下文长度与优先级:上下文不是越多越好,要有“裁剪策略”与“上下文权重控制”,防止模型被噪声干扰。
⑤ 持续评估上下文效果:通过日志、模型响应准确率、用户反馈等方式,监测上下文设计是否提升了模型表现。
AI的“聪明”程度,基底取决于模型本身,但在应用层很大一部分,则来自上下文的管理。
很多公司做AI助理,结果都一样,刚上线两周,团队发现用户抱怨:“怎么感觉它越用越蠢?”
问题根源,不在模型,而在上下文。AI没记忆,每次回答都像第一次见你。
它不知道你昨天问过啥,不知道当前任务做到哪,更不知道上文的语义、情绪、逻辑进度。
所以,看起来它像是在“帮你”,其实它每次都在“重新开始”,这不是智能,这是短路。
上下文工程的核心价值,就是让AI有持续性的理解。让它“记得”用户是谁、目标是什么、当下的语境在哪里。
有了这个能力,AI才能像一个真正的同事,而不是一个不断失忆的聊天机器人。
提示工程是一种技巧。上下文工程,是一种系统思维。
前者靠“怎么说话”,后者靠“怎么建环境”。
你可以把AI想成一个演员。提示工程,是教他背台词,而上下文工程,则是帮他搭好舞台、布好场景、给好剧本。
当环境正确,他自然能演好。
所以,未来AI落地的关键,不是“写出最聪明的prompt”,而是构建最清晰的语境结构——数据、任务、用户、目标、规则,都在同一个语义空间里。
这才是AI真正能工作的地方。
如果说提示工程是AI时代的打火石,那上下文工程,就是生火的炉。
没有炉,火点不久。
现在这个阶段,AI最大的瓶颈不是智商,而是记忆力和语境感。它能读懂每一句话,却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哪个故事里。
上下文工程,正是在补这块短板。
当AI能理解语境,它就能从“生成文字”,变成“参与世界”,能听懂人话,也能接住人心。
说到底,AI的落地,不靠更聪明的算法,靠的是更清晰的语境设计。
更多干货见:AI通识知识库欢迎加入「AI创世纪-PMKG」知识社群,一起探索更多高价值的AI应用。
如果你也是一名产品经理的话,欢迎加入「产品匠人」知识社群,一起聊聊“改变世界”那件事儿。
已经看到这儿了,那就点赞、分享、推荐三连吧,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也可以给我个星标⭐~谢谢你看我的文章,我们,下次再见。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1-08
阿里云 OpenLake:AI 时代的全模态、多引擎、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度解析
2025-11-08
TEN 框架:轻松实现与 AI 实时语音对话
2025-11-08
一文读懂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
2025-11-08
谷歌《Agents》白皮书:剖析智能体的核心框架与未来发展(附下载)
2025-11-08
技术还是场景?为大模型能力画一张“地图”:详解RAG、AIGC、Agent如何驱动千行百业
2025-11-08
打败GPT5的Kimi K2 Thinking,真就只会写代码吗?
2025-11-07
让AI打出丝滑连招:编码-部署-自测-改bug
2025-11-07
官宣上线!RocketMQ for AI:企业级 AI 应用异步通信首选方案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19
2025-09-16
2025-10-02
2025-09-08
2025-09-17
2025-08-19
2025-09-29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