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CoLab用AI颠覆传统工程设计评审,让资深工程师的经验变成可复用的智能资产,帮助团队节省50%成本、提速一倍。 核心内容: 1. 工程设计评审的行业痛点与CoLab的精准切入点 2. 8年积累的工程决策数据如何构建AI核心壁垒 3. 从协作平台到AI代理AutoReview的产品演进路径
昨天,S朋友分享了一家企业给我,这个月刚它完成了7200万美元C轮融资,YC跟投,发展速度很快。它是一家为工程机械和硬件开发团队打造协作工具的SaaS公司,名叫CoLab,这家成立仅8年的公司,累计融资已超1.3亿美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增长数据。过去三年收入增长超过10倍,2024年B轮时实现了158%的净收入留存率(NRR),C轮披露2025年预计收入再翻三倍。福特、通用电气、江森自控、施耐德这些制造业巨头都在用他们的产品。
01 选对了赛道
CoLab做的事情很具体:帮机械工程师做设计评审。
这个场景听起来小众,但痛点真实。一个汽车零件的设计评审,传统流程可能要数周。工程师们在邮件里来回发图纸,用Excel记录问题,开会时靠PPT展示。效率低,信息散乱,很多问题根本没记录下来。
创始人Adam Keating和Jeremy Andrews都是机械工程师出身。Andrews在特斯拉参与Model 3电池包设计时,单个塑料卡扣的评审就花了8周。Keating在医疗设备公司工作时发现,即便是救命的产品,评审流程依然混乱低效。
2017年两人创立时想法很简单:把设计文件搬到浏览器上,让工程师能直接在3D模型上打标注、讨论问题,所有反馈自动保存、可追溯。
切入点精准。工程设计是高价值场景,决策错误代价高昂。一个设计缺陷可能导致召回、返工、甚至安全事故。而且这个领域的软件工具确实老旧,大多数公司还在用20年前的协作方式。
02 AI不是锦上添花,是核心能力
CoLab真正的护城河不是协作平台本身,而是8年积累的工程决策数据。
平台记录的不只是最终结果,还有完整的讨论过程:为什么这个孔要改位置?为什么壁厚要调整?哪些方案被否决了,原因是什么?这些散落在工程师脑子里的经验,变成了结构化的知识库。
数百万条设计标注,数千万次评审讨论,形成了独特的训练语料。这让CoLab的AI知道的不只是"改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改"。
2025年6月,CoLab推出第一个AI代理AutoReview。功能直接:自动检查图纸和模型的错误、不合规范的地方、制造工艺问题。
效果立竿见影。推出后4个月,4.7万名工程师排队试用。用过的工程师评价,"像有个资深师傅在肩膀上看着你"。
这不是简单的规则检查。AI会从历史项目中找相似零件,看之前遇到过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它能提醒你,"上次类似的设计在装配时出过问题",然后给出当时的讨论记录和解决方案。
某客户用AutoReview后,BOM成本直接降了50%,设计周期快了一倍。不是因为工程师变聪明了,而是AI帮他们避开了之前踩过的坑。
03 产品逻辑:先积累数据,再释放AI
CoLab的产品路径值得琢磨。
前5年专心做协作平台,不急着上AI。让工程师用起来,习惯在上面标注、讨论。体验足够自然,工程师才愿意持续使用,数据才能积累起来。
这是个关键设计。工程师的知识大多在脑子里,文档化意愿低。如果工具用起来麻烦,或者看不到价值,根本不会有人记录。
CoLab的办法是把记录融入日常工作。评审时顺手标注,讨论自动保存,不用额外填表、写文档。工程师获得了更高效的协作工具,公司收获了持续增长的数据资产。
等数据量够了,AI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AutoReview推出时,背后已经有数百万条专业标注作为训练基础。
这种"先服务后智能"的路径,避免了很多AI创业公司的通病:有模型没数据,或者有数据但不够精准。
04 解决的社会问题
制造业正在面临知识断层。大批资深工程师即将退休,新人补不上。那些判断力、经验、直觉,都在这些老师傅脑子里。
传统做法是写标准、编手册。但标准文档往往有几百页,谁也记不住。关键时刻还是得找人问。
CoLab的AI提供了新解法。把专家的判断转化成AI的能力。新手工程师也能获得资深导师级的指导。不是替代人,而是把知识扩散出去。
福特的工程师说,用了CoLab后,可以在投产前几年就跟供应商协作设计,以前根本做不到。因为协调成本太高,文件传来传去,讨论跟不上。
这套系统还在进化。未来会推出更多AI代理,覆盖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从概念设计到制造验证,AI都能提供基于历史经验的建议。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1-24
聊聊Palantir是如何将AI应用到实际的
2025-11-24
在全世界都教你写Prompt的时候,我做了个不用Prompt的AI画图产品
2025-11-24
谈LLM应用层目前推荐的新功能研发范式
2025-11-24
一文说清 Agentic AI:基于 LLM 的智能体进化史
2025-11-24
我来彻底说说 AI 上下文工程(下)
2025-11-24
Nano Banana Pro 完全指南!
2025-11-24
Cursor看了都要菊花一紧!Google AntiGravity 官方教程生猛来袭!
2025-11-24
不服 Gemini 3!Claude 祭出 Skills“反杀” 器!
2025-09-19
2025-10-02
2025-09-16
2025-10-26
2025-09-08
2025-09-17
2025-09-29
2025-09-14
2025-10-07
2025-09-30
2025-11-23
2025-11-19
2025-11-19
2025-11-19
2025-11-18
2025-11-18
2025-11-17
202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