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开始用AI帮身边人解决问题后,我发现了一些比学会AI更重要的东西

发布日期:2025-07-03 17:06:46 浏览次数: 1535
作者:懒猫爱摸鱼

微信搜一搜,关注“懒猫爱摸鱼”

推荐语

用AI解决身边人的实际问题,让我找到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被需要的价值感。

核心内容:
1. 从AI学习迷茫到主动发起"帮30人解决问题"挑战的转变
2. 通过具体案例发现AI的实用价值与独特成就感
3.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工作痛点的深刻理解与人际连接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对一些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学了不少东西,感觉自己懂了,但又好像什么也没抓住。就像是我对AI,AI编程、提示词、AI画图、AI视频……都浅尝辄止,总觉得差点意思,没能真正用起来。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在AI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心态变化。


01

一次主动的挑战,让我走出了AI学习的迷茫期

前两周,我就处在这么一个不上不下的倦怠期。直到我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我要挑战用AI帮身边的人解决30个具体问题。

说实话,定下这个目标的时候,我心里也有些不确定。为什么是30个,不是听起来更厉害的100个?原因很实在:

一是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从身边获取到那么多真实存在的、能用AI解决的问题。 二来,解决具体问题,背后可能涉及到好几项技术,有的简单,有的复杂,100个问题耗时可能非常久。 最重要的是,我想定一个自己觉得能坚持的目标并持续下去。毕竟,持续行动比完美起步重要多了,对吧? 于是,这个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习,从案主反馈中获得能量的小小挑战,就这么开始了。

02

从通用案例到具体的人,我感受到了AI的实用价值

其实,在发起这个挑战之前,我也尝试过做AI职场提效的内容。但很快就遇到了瓶颈—不同职场人的工作差异太大了,我讲的一些案例,很难让每个人都有共鸣,更别说让他们愿意去尝试了。

有时候,我做的一些事情可能又有点复杂,无法用比较简单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反过来,如果只是做一些通用的内容,我又会陷入一种“我这么做,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呢?”的自我怀疑,感觉找不到自己独特的价值。

但这个“帮30人解决问题”的活动,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另一扇门。

我把活动信息在一些朋友间散播开来。没想到,朋友们还挺给力,他们的职业五花八门,带来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充满了新鲜感。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更多地去倾听,去努力理解他们真实的场景和那些让他们困扰的瞬间。比如,有朋友每天为工作日报烦恼,我就琢磨怎么用AI帮他快速搞定;有朋友需要每天出日签,我会想他做日签给他带到生活中的变化是什么,AI能不能自动生成一些有意思的图文;还有最近有个朋友发起了好好吃饭的微信社群,她把大家推荐的美食一个个录入到飞书表格中,我就研究AI怎么帮他把群聊消息中和美食相关的核心内容(地址、链接、评价)自动整理成社群信息报告,让大家分享更简单,社群维护也更方便!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用AI做一些事情之外,朋友们还主动把他工作中各种小难题抛了出来,在我分享了一些效率工具以及解决方案之后,我变成了他的工作好搭子!
当我做出来的方案或者小工具,真的帮到了他们,收到了他们真诚的“谢谢”和“太有用了!”的反馈时,那种感觉……就是一种被需要的欣喜。 我突然觉得,我做的这些事,是有价值的,是能实实在在帮到具体的人的。 我好像也从这个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大部分人在工作中那些不易察觉的苦恼。也正是从这些具体的帮助中,我开始隐约感觉到,学习AI的旅程,似乎并不只是为了掌握那些酷炫的技术本身,一些更深层、更触动内心的东西开始浮现出来——那种实实在在创造价值的感觉,远比单纯学会一个新工具更让我兴奋。

03

AI不是冰冷的机器,它是我们普通人也能掌握的提效工具

和朋友们一次次的交流、碰撞,让很多之前模糊的想法,开始变得清晰、笃定。

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AI的价值,不在于替代创意的火花,而在于解放我们于重复的枷锁。

想想看,以前我们想让工作生活提效,很多时候得依赖那些专业的软件公司,或者得有个技术团队专门开发工具。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门槛可太高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AI,我们这些愿意学习新技术的人,也能去解决一些以前觉得搞不定的重复性、流程性的工作。

当然,我也知道,对很多人来说,学习AI可能还是有门槛,或者没时间学、不想学。这时候,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可以不仅仅做一个AI的学习者,更能成为一个 “技术与需求间的摆渡人”

我可以先去实践,把那些好用的方法、能落地的AI解决方案摸索出来,然后分享给有需要的人。这样,我能从真实的需求中,学到AI更接地气的应用方式;而大家呢,也能在我的陪伴下,轻松享受到AI带来的便利。这不就是一种连接可能,赋能彼此的美好循环吗?这个“摆渡人”的念头一出来,我心里豁然开朗。 我意识到,这种能够连接他人、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体验,这种从单纯关注“我会了什么AI技能”到思考“我能用AI为别人带来什么”的转变,或许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比单纯学会AI更让我感到充实和有方向感的东西。 它让我觉得,学习AI不再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更是为了成为一个有能力给予和分享的人。

这个定位,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单打独斗的探索者,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和大家一起成长、一起变好的伙伴。

04

从单个工具到个人站,我的AI实践有了沉淀的平台

在帮大家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过程中,我也用AI编程做出了一些实用的小工具。我意识到,这些工具如果能组合起来,说不定就能形成一套套更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且,这些工具也不是一次性的,它们还可以不断迭代,去适应更多人的需求。

总得给这些成果找个地方存放。

于是,一个想法冒了出来——我要用AI给自己建一个个人网站! 把这些工具、方案都好好地安放起来,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看见它们,并且能真正用它们解决问题。

说干就干!我的个人小站 ai.xinqi.life 就这么上线了!(欢迎大家来看看,给我提提建议!当然现在还是初期,页面中有些内容是模拟数据)

在这个小站里,我初步规划了几个板块:AI解决方案、工具集、灵感社区、提示词、AI导航页,还有“关于我”。

AI解决方案:未来我会把我实践过的、体系化沉淀下来的细分场景解决方案放在这里。
工具集:那些在实践过程中诞生的小工具,都会在这里集合。
灵感社区:和大家互动碰撞出来的有趣想法、生活记录的呈现网页,就放在这里,希望能成为大家快乐的源泉。
提示词和AI导航页:这更像是我自己的资料库和信息站,帮助我持续学习和了解更多AI产品,为解决方案提供支撑。
关于我: 这是当前我对自己的定位和愿景的内容,当然未来可能会持续迭代。

这个个人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的窗口,更是我AI实践之路上的一个小小里程碑,一个持续沉淀、不断进化的平台。

End

别怕不完美,行动起来,我们都能在AI时代找到自己的方向!

写到这里,其实最想跟大家说的还是那句话:别怕不完美,先干起来! 真正的迭代,是在行动的飞轮中加速实现的。

从最初对AI的朦胧好感,到发起挑战帮身边人解决问题,再到逐渐清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并且拥有了自己的个人小站……这一切,都源于最初那个 “先做起来看看”的念头。 回头看,这个“开始用AI帮身边人解决问题”的决定,带给我的不仅仅是AI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让我触摸到了真实的价值感—那种因为自己的小尝试能给别人带来实实在在帮助而产生的满足;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温暖—不再是自己闷头学,而是和大家一起探索、一起解决问题;也让我逐渐看清了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方向——做一个连接者和赋能者。 这些,或许就是标题里提到的,那些我发现的比单纯学会AI更重要的东西吧。它们让我在学习AI的路上,不再迷茫,反而多了一份内心的笃定和前行的动力。

如果你也对AI抱有好奇,如果你也想在工作生活中做些什么小小的改变,不妨也从一个小小的行动开始吧!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