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掌握这四大要素,让你的AI对话从闲聊升级为精准指令,大幅提升回答质量!核心内容: 1. 高质量Prompt的四大核心要素解析 2. 每个要素的具体应用方法与示例 3. 从模糊请求到精准指令的实战对比
AI的回答质量飘忽不定,问题或许出在我们是在和它随口聊天。
- Prompt × 提示工程 第2期 -
过去,我自己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情况:
向AI提出一个问题,却得到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只能反复修改、不断尝试,无奈之下最后切换到另外一个AI产品。其实,这种情况背后的根源或许在于,我们和AI是在随意的闲聊,而非严谨的下达任务指令。
要想让AI能够稳定地产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不能依赖模糊的语言表达。我们需要一个清晰、严谨的框架结构来构建我们的对话请求。
提问的黄金公式:四大核心要素
一条高质量的Prompt,就像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通常由四个核心要素构成。
分别是:上下文 + 任务指令 + 输入数据 + 输出指示。
上下文背景(Context)- 告诉AI“世界观”
可以理解为上下文是为AI构建一个完成任务所需的临时“世界观”。AI虽然知识渊博,但对你当前的具体状况可能一无所知。提供清晰的上下文,能帮助它更好地理解你的意图。
通常可以包括:
任务指令(Instruction)- 告诉AI“要做什么”
这是Prompt的核心,必须清晰、明确地告诉AI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如果任务很复杂,则将其拆解成一步步的具体指令。
输入数据(Input)- 告诉AI“处理什么”
这是我们需要AI处理的具体信息或原始数据。
它可以是一段待总结的文字、一份待分析的表格数据,或者一个具体的问题。
这部分通常是动态变化的,每次待处理任务数据都不一样。
输出指示(Output)- 告诉AI“给我什么”
这部分用于约束AI的输出结果,包括格式、风格、长度、语言等。
例如,你可以要求AI“以Markdown表格的形式输出”、“字数限制在500字以内”、“语气要专业、客观”。
输出指示是保证结果能够直接可用的关键。
例子:用公式组装一条高质量Prompt
一个实际案例。假设你需要为一款冲锋衣撰写社交媒体推广文案。
❌失败的尝试:模糊的请求
帮我写个“极光”系列冲锋衣的文案。
这样的提示词,AI只能给出一个非常通用、缺乏亮点的回答,因为它不知道你的产品特点、目标受众和社交发布平台。
✅用黄金公式迭代
现在,用四大要素来重新构建这个Prompt:
# 上下文背景
你是一位专业的市场营销文案专家,你的目标受众是喜爱户外运动的年轻人。
# 任务指令
请为以下产品信息,撰写一条用于小红书社交媒体发布的推广文案。
# 输入数据
产品名称:“极光”系列冲锋衣 核心卖点:防水、透气、轻便
# 输出指示
- 格式:一段约100字的短文,结尾附带3个相关的热门标签。
- 风格:充满活力,富有冒险精神。
可以分别发给AI(DeepSeek或元宝)来测试,两者的结果差异,很明显了,后者可以马上使用。
或许你应该注意到了,这种结构化的方法,不就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也需要的高效方式么。
从公式到思维:像工程师一样思考
四元素的黄金公式不是教我们如何“写得更长”的Prompt,它的核心是引导我们像工程师一样思考。
在构建Prompt时,区分哪些部分是固定的(如角色、任务和输出格式),哪些是变化的(如输入数据)。
这种“分离动态与静态”的方式,就是提示工程的基础(现在更多说法叫上下文工程,可以理解为都是在和AI的对话上下文中调整语言表述结构)。它可以将一个Prompt转化为可复用的模板,来提升提示词的工作效率,以及团体输出的一致性。
一个简单的代码演示,通过Python代码将前面的例子模板化,实现自动化调用(需要更改为正确的API_KEY)。假若再实现用户界面,它就是一个可以多人协作使用的社交媒体文案创作工具:
from openai import OpenAI# 初始化openAI客户端client = OpenAI(api_key="YOUR_API_KEY")def create_marketing_prompt(context, instruction, input_data, output_spec):"""使用黄金公式的四个要素组装一个Prompt"""prompt = f"""# 上下文背景{context}# 任务指令{instruction}# 输入数据{input_data}# 输出指示{output_spec}"""return prompt# 测试,定义每个要素的内容context = "你是一位专业的市场营销文案专家,你的目标受众是喜爱户外运动的年轻人。"instruction = "请为以下产品信息,撰写一条用于小红书社交媒体发布的推广文案。"input_data = "产品名称:“极光”系列冲锋衣\n核心卖点:防水、透气、轻便"output_spec = "- 格式:一段约100字的短文,结尾附带3个相关的热门标签。\n- 风格:充满活力,富有冒险精神。"# 生成最终的Promptfinal_prompt = create_marketing_prompt(context, instruction, input_data, output_spec)# 调用 OpenAI 模型response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model="gpt-5", # 可以换成 "gpt-4o-mini" 或其他合适的模型messages=[{"role": "system", "content": final_prompt}],temperature=0.8 # 控制创意程度)# 输出结果print(response.choices[0].message.content)
结尾
其实,向AI提问时,为了清晰地让AI理解我们的诉求,就需要通过结构化的方式,把提问进行包装,这样AI就能够在结构化的框架下更准确的理解我们的需求。毕竟,AI是类似理工男的逻辑思维模式,更注重逻辑。
或许,你曾经看到过很多非常炫的Prompt提示词,惊讶于复制过去后用到AI上后的表现。其实,再用结构化的思维,用四个公式元素去看所有的提示词,就明白其中的原理门路了。是不是没有那么难写了?
下一期,将结合上下文这个元素,聊聊如何教AI“学会规矩”。
我们下期再见。
END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0-29
不会写提示词?OpenAI官方模版来了,赶紧收藏!
2025-10-28
聊聊 Context Engineering:从 LangChain、Manus 到 Anthropic 的实践启发
2025-10-27
别再瞎写提示词了,OpenAI 官方出了 20 个万能模板,建议收藏!
2025-10-27
从“提示词工人”到“技能装配师”:Claude 的 Agent Skills 正在重塑智能体时代
2025-10-24
浅谈上下文工程|从 Claude Code 、Manus 和 Kiro 看提示工程到上下文工程的转变
2025-10-21
Burger's AI Note 12:上下文工程的解读(Manus & Langchain访谈)
2025-10-19
提示词时代正在结束,Claude Skills定义了AI能力的下一站
2025-10-18
Qoder上线「提示词增强」功能!我在它身上看到很多优秀的上下文工程实践
2025-09-02
2025-08-20
2025-09-03
2025-09-04
2025-09-06
2025-08-13
2025-08-11
2025-08-28
2025-08-14
2025-09-21
2025-09-02
2025-08-11
2025-08-10
2025-07-24
2025-07-22
2025-07-19
2025-07-08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