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国内AI和AI应用的真问题

发布日期:2025-07-14 14:09:44 浏览次数: 1540
作者:琢磨事

微信搜一搜,关注“琢磨事”

推荐语

国内AI生态断链的困境:为何应用难闭环?核心在于必须跳过SaaS阶段直面业务整合的高复杂度挑战。

核心内容:
1. 国内外AI生态差异:海外形成正反馈链条,国内各环节割裂
2. 国内AI应用困境:缺乏SaaS土壤,被迫进行端到端业务整合
3. 未来挑战:《无人公司》揭示的高复杂度场景与价值创造主体迁移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海外国内AI差异最大可能还不是模型水平而是应用这导致一个很可怕后果国内AI整个生态断链



什么断链


形象就是算力算力模型模型然后最终用户这里不闭环


比如过去的电商生态


电商平台有人供货方消费者这样互联网技术完整商业体系融合起来链条每个人都可以收益


现在AI上海外这个正反馈链条差不多跑起来至少感知比较清楚B事情已经相对比较清楚


英伟达提供GPU、模型公司提供基础设施应用公司提供融合AISaaSB公司获得效率


一旦生态形成正反馈就会各个部分联动趋于良性发展打破过去10多AI发展的貔貅魔咒


如果不闭环投资现在哪有那么多投资...


什么最可能导致我们国内的AI全面落后大概率这个


为什么国内的AI应用更难


核心原因是我们必须跳过一个相对容易的阶段对业务直接进行端到端整合(《无人公司》其实在写这个新模式)。


AI现在做更好的工具在很多场景智能水平大致是够的整合完整服务这背后挑战大了


而要回答为什么必须跳过一个阶段必须SaaS


SaaS可以看成AI最容易发挥效力马上产生商业价值领域


问题国内没有SaaS(不能说是0,但没有海外那种规模的SaaS市场)


今天这个时候想做过工具和SaaS的人都需要面对一个特别残酷内心拷问


国内未来SaaSAI经典SaaS利多还是利空


如果足够理智虽然很痛苦还是回答


经典SaaS这事肯定死不管上面多少管子多少鲜花不过墓碑装饰。所谓交付结果从我角度看也就是多扎几根管子,但摆脱不了药医不死病的客观规律。

十年验证市场环境并不会有所改变技术条件让你失去议价权(大模型会让SaaS的甲方更容易自研),这么个模式怎么可能不挂掉!

关键SaaS综合度其实,所以是容易的。

放在一个公司背景里面SaaS总是解决一小块问题所以处理复杂度注定处理招聘工具所要面对复杂度一定小于完成整个公司业务


现在复杂度低这部分没有商业价值必须直面业务复杂度所以必须一个阶段


 

端到端业务整合


《无人公司》这书其实写不是有人无人而正是们必须面对这种高复杂度场景所带来的挑战

最近我在《无人公司》相关的演讲里,一直在提到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价值创造主体一直发生迁移AI这次迁移彻底程度可能远超过往


这可以各个行业找到对比这次我们倒叙最近AntropicProjecVend做例子。理解了这种迁移也就理解了端到端的业务整合。


Vend这项目说起来不复杂就是下面这样一个货柜完全AI进行经营包括那个多少钱等等



虽然很不给了1000美元启动资金经营不善破产模式过去已经很不一样



电商平台对比明显自动化程度提高一截AI经营这家小店而不是单纯构建平台东西帮你找下


所以相对于过去电商平台或者电商平台网店性质不是一个东西


电商平台过去百货其实也是进步分发交易很大一部分依赖算法完成了,包括什么物流状态等等


所以如果2000年前百货-电商平台网店-上面Vend放在一条演进路线发现什么


价值创造主题越来硅基进行转移


做到后面就是基于AI的端到端业务整合(不一定是端到端的模型)


这就是我们所要面对最大时代背景也是《无人公司》想要


太多大模型什么怎么提示词等等。而我们其实更应该关注什么国内能够跑通AI模式,否则更可能在拥抱AI的时候错过AI
,恰如互联网的时候提供做网页服务的。


抑制复杂度提升


因为SaaS这事儿的彻底凉凉,我们就没有机会处理低复杂度的场景必须上来陡坡,处理高复杂度的场景(传说中的喜马拉雅山脉北坡)


当然这时候还是可以改善或者新建选择


既有公司很难现有一摊子事完全彻底重来这时候本质含义什么


每个改善建设一套Glean这个现在估值70亿美金公司产品还要复杂产品



仔细就会发现这样体系里面业务知识AI无缝融合也就是必须完整了解业务AI才可能完成这种改善缺哪条腿都是万劫不复


数字化我们10多年大概九死一生,现在好,还增加AI带来难度显然挑战更大


最近哈佛商业评论发了名为李宁数智化:和数字店长一起开晨会是怎样的体验?文章(下图来自这篇文章),从中我们就可以清楚感受到这套系统复杂度远超过去SaaS



大家可以想想是这样的系统复杂还是单点的SaaS复杂。


而这种复杂度往往业务内生如果改善只能硬抗技术(包括AI)进展吞吐复杂度这时候典型问题显然AI其实不好用,现在的水平解决不了这个复杂度的业务。


这时候怎么才能削减复杂度


如果我们认为复杂来自于来源一个业务内生一个向后兼容导致的,那削减复杂度核心方式只能向后兼容


并不在所有领域成立如果找到显然很幸运


不过即使找到了肯定还是纯粹工具复杂


所以回到我们标题国内做AI应用的难度肯定被低估了


 

技能


什么技能集适合做上面这种产品呢?有趣GleanCEO简历可以查到



哥们长期架构架构往往大综合对业务技术都要有所了解,然后能把他们有机捏合在一起。当然现在还得加个AI有所了解,毕竟AI技术特性传统软件技术完全不一个


抽象来说就是产品涵盖领域复杂度提升反过来要求操盘复杂系统认知驾驭能力提升纯粹科学家或者不理解技术单擅长经营CEO恐怕操盘不了Glean这样产品


体系里最关键角色一定现在新体系因为价值创造主体迁移日趋就需要更了解AI业务如果极端值也就是无人公司恐怕了解AI业务够了


这是另一重挑战


 

小结


国内AI应用显然更难反倒是项目相对简单依赖技能过去差不多,但依赖它显然不能解决断链问题

如果没有真正的应用生态AI发展则必然不可持续。2010年开始我们用十多年证明了这事,就不要再证明一遍了。

夸张中美AI竞争一定长期竞争长期竞争恐怕不取决于一城一地取决于生态是否足够良性


所以这是问题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