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深入解析算法备案、大模型备案及登记2.0版,为你揭示AI合规新动向。 核心内容: 1. 算法备案、大模型备案与大模型登记的区别 2. 备案后是否还需进行其他备案或登记 3. 备案/登记信息公示的规范与实践
Q1
算法备案、大模型备案和大模型登记的区别
Q2
已经进行了算法备案,还需要再进行大模型备案吗?
如果产品已经完成算法备案,但属于具备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例如to C提供AI服务),则仍然需要做大模型上线备案。
如果产品属于通过API接口或其他方式直接调用已备案大模型能力,可根据各地网信办的通知依法进行大模型登记,在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同意并发放上线编号后,可直接上线提供服务。
Q3
已经完成大模型备案,还需要再进行算法备案吗?
需要。企业提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同样也属于生成合成类算法的,因此也要进行算法备案。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第十九条,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履行备案和变更、注销备案手续。
Q4
大模型备案和大模型登记的关系是什么?
大模型备案是指具备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可通过属地网信部门提交备案。
大模型登记针对的调用第三方API接口,且没有对调用的大模型进行微调或者加入新的训练语料,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情形。
Q5
已经完成备案/登记,该如何对备案/登记信息进行公示?
企业完成算法登记、大模型备案和大模型备案,将取得不同的备案/登记号码。以网信办公布的备案和登记信息为例:
算法备案号一般为“网信算备XXX号”:
(算法备案公示信息)
大模型备案号一般为“省份拼音-模型名称拼音-日期+序号”:
(大模型备案公示信息)
大模型登记号为“省份拼音-应用/功能名称拼音-日期+S+序号”:
(大模型登记公示信息)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完成备案的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应当在其对外提供服务的网站、应用程序等的显著位置标明其备案编号并提供公示信息链接。
以智谱清言为例,智谱清言在其官网对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信息进行公示: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7-30
WAIC-Day3: 谈谈Agent场景及Agent OS基础设施
2025-07-30
微软进军 AI 浏览器,维持巨头的平庸
2025-07-30
Higress ,助力企业构建私有 AI 网关和 MCP 市场
2025-07-30
刚刚,OpenAI给大学生做了个新外挂!ChatGPT一键变老师,免费可用
2025-07-30
突发!字节跳动发布同声传译大模型Seed LiveInterpret2.0,是首个延迟与准确率接近人类水平的中英语音同传系统!
2025-07-30
OpenAI深夜发布ChatGPT Study:免费AI家教,彻底颠覆传统教育
2025-07-29
AI+合同审查落地分享(下-1- 合同智能审查)
2025-07-29
AI 应用开发,还需要意图识别吗?
2025-05-29
2025-05-23
2025-06-01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6-07
2025-06-21
2025-06-12
2025-05-20
2025-07-29
2025-07-29
2025-07-28
2025-07-27
2025-07-27
2025-07-25
2025-07-24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