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阿里重磅推出AgentScope 1.0,打造企业级智能体开发新标杆,助力企业高效构建AI应用。 核心内容: 1. 三层架构设计:工具层、管理器层、智能体层分离,实现业务逻辑与底层细节解耦 2. 分布式计算突破:采用Actor模型与并行优化,支持毫秒级高并发响应 3. 智能状态管理:独创长/短时记忆分离机制,解决长链任务信息丢失难题
在近年来,人工智能从单一模型到多模态、从工具调用到完整工作流,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智能体”驱动的全新生态。阿里的通义实验室最新发布了一款能够对标LangGraph的企业级智能体开发框架AgentScope 1.0,它将消息驱动与分层架构深度融合,为企业级应用提供了一套开箱即用、可扩展且易维护的方案。
阿里先后发布过一个Mobile-Agent和Qwen-Agent,其中Qwen-Agent就是网页版Qwen的后端使用智能体框架,虽说也很稳定,但是略显简陋,后面有退出专为编程设计的Qwen-code,可以说阿里在智能体开发框架方脉年积累的经验也着实不少了,这次推出的AgentScope,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款集大成者,是一款非常全面、稳定的企业级的智能体开发框架。
AgentScope 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工具 → 管理器 → 智能体”。
这套分层架构最大的优势在于 解耦 与 横向扩展。开发者可以专注业务,而不必担心底层网络、容错等细节;当流量激增时,只需往管理器里添加更多智能体实例即可,系统自动完成负载均衡。
AgentScope 在分布式方面借鉴了 Actor 模型的异步消息传递特性。每个智能体都是一个独立的 Actor,它们通过 MsgHub(消息中枢)发布/订阅事件,完成协同。系统会自动构建 通信图 并识别哪些节点可以并行执行,从而在高并发场景下将响应时间压缩到毫秒级。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解决分布式环境下的变量传递问题,AgentScope 引入了 占位符机制。智能体内部可以使用占位符来引用全局上下文或其他智能体产生的数据,而无需担心网络延迟导致的数据不一致。整个过程对外透明,开发者只需要在定义工具时声明所需参数即可。
传统的 LLM 工作流往往只能保持短期上下文,长链任务很容易出现信息丢失。AgentScope 在此方面做了两项关键改造:
AgentScope 在工具层面提供了 Toolkit 模块,该模块可以一次性注册多种工具(REST API、数据库查询、文件读写等),并为每个工具生成统一的调用接口。开发者只需在智能体配置中声明需要使用的工具,即可获得自动重试与参数校验功能。
对于模型调用,AgentScope 支持 MCP(Model Call Protocol)多协议接入。无论是 OpenAI、阿里云通义千问还是本地部署的大模型,只需一行配置即可切换。并且,工具层内部已经对模型幻觉做了过滤策略,显著提升输出可靠性。
为了降低技术门槛,AgentScope 发行了 Studio 平台。开发者可以在浏览器中通过图形界面完成:
这套工具链让非技术背景的产品经理也能快速搭建原型,验证业务可行性。
| 电商客服 | ||
| 智能运维 | ||
| 多模态内容创作 |
AgentScope 并非闭源闭合,它积极集成已有生态:
这些特性让 AgentScope 能够在现有技术栈中快速落地,而不必完全替换掉原有系统。
随着这些功能的迭代,AgentScope 将从“工具箱”进化为企业级智能体运营中心。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1-01
谷歌又出神器:只要给个网址,自动帮你出官网同款设计!
2025-11-01
让你的大模型读懂二方包
2025-11-01
基于 SubAgents 实现多模型融合,同时极致压缩成本
2025-11-01
Codex 积分制计费上线,Claude Code 急了……
2025-11-01
AI心理咨询师新突破:TheraMind引领长期治疗新范式及知识增强AI应用探讨
2025-11-01
基于本地LLM构建AI驱动的日志分析系统
2025-11-01
从“更大”到“更聪明”:蚂蚁集团推出 Ling 2.0,大模型推理进入“稀疏智能时代”
2025-10-31
Opera One升级内置AI 迎来智能助手新纪元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19
2025-09-16
2025-10-02
2025-09-08
2025-09-17
2025-08-19
2025-09-29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