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Zleap-D1 Agent一体机专为管理层打造,直击企业信息碎片化痛点,让老板掌握真实的一线动态。 核心内容: 1. 企业管理层面临的信息失真与滞后问题 2. Zleap-D1 Agent一体机如何聚合清洗碎片化信息 3. 开箱即用的Agent系统与传统AI设备的本质差异
做过管理的人都知道,当公司还只有十几个人时,所有的信息几乎是透明的,大家都知道彼此在干什么。
可一旦过了五十人,信息就会开始碎掉,像玻璃渣一样散落在各个系统、各个群、各个人的脑子里……
等它们终于穿过层层筛选送到老板面前,往往已经被稀释、被包装、甚至被误读了。很多公司出问题,不是没人干活,而是管理层根本没掌握一手的信息。
过去两年,AI 工具铺天盖地,从写代码、做设计到写 PPT、改文案,几乎每一个岗位都在被提效。但说实话,这些改变只是让齿轮转得更快一点,而不是决定齿轮往哪转。
真正决定一家公司走向的,从来不是执行层的效率,而是管理层的判断力。而判断力这件事,有一个巨大的前提:你必须先拥有真实的信息。可这恰恰是当下所有企业管理者最缺的东西。
#01
一个全新的概念
体验地址:
https://app.zleap.com.cn/
简单说,它不是给员工提效的工具,而是专为 CEO、创始人、管理层打造的信息中枢。
每天企业里成千上万条客服对话、销售反馈、研发进度、群聊记录,过去只能靠中层层层筛选、再打包成摘要的摘要送上来。
而 Zleap 直接把这些一线信息全都接进来,自己做清洗、提取、聚合,然后每天自动生成一份只给老板看的真相报告。
老板不用再去追着问进度,也不用担心被美颜后的数据误导。
Zleap Agent 一体机内置的 App,会把企业里分散的重要信息提炼出来,整理成信息流,像刷小红书或今日头条那样。
管理者每天翻一翻,就能大致掌握一线的动向,不至于完全被动地等汇报。
而这,也是第一次让我意识到:Agent 一体机,可能会成为企业未来的标配。
Agent 一体机,其实是 Zleap 首次提出的全新概念。可能有人会把它和「AI 一体机」混为一谈,但两者压根不是一类东西。
AI 一体机更多交付的是算力和运行环境,企业买回去,要自己去搭环境、接模型、做应用,它更像是一台跑模型的设备,提供的是资源。
而 Zleap 提出的「Agent 一体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它把硬件、算力、系统深度耦合,打包到一台机器里,重点不是提供资源,而是直接交付一个开箱即用的 Agent 系统。
#02
为老板服务的 Agent
无论是古代的皇帝,还是今天的企业老板,几千年来大家都在为同一个难题头疼:怎么高效地消化、处理团队里的各种信息,又怎么避免这些信息在一层层传递中被添油加醋、断章取义,等送到自己面前时已经面目全非。
我也一直挺纳闷的。按理说,AI 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把复杂的信息理清楚。而 Transformer 之所以能引发这轮浪潮,本质上就是在信息处理方式上的一次革命。
所以,第一次看到 Zleap Agent 一体机时,我就非常兴奋。我觉得它是在为企业创造一种全新的信息基础设施。
它的意义,不在于替管理者做决策,而在于让决策第一次建立在完整、真实的上下文之上。那些本该传到管理者桌前却总是半路蒸发的信息,现在都能被系统性地收集、清洗、提炼,然后原封不动送到面前。
这意味着,管理层第一次拥有了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智能系统。
过去的管理,靠的是人际传递和经验判断,叙事占上风,事实常常姗姗来迟。而 Agent 一体机把组织的默认叙事拉回到可核查的事实层面,让管理从经验主导转向证据主导,从事后解释转向事前预警。
对管理层来说,这不是多了一套工具,而是多了一种看待公司的方式,一条独立于层级的观察路径。它不是来参与争论的,而是来提供一份不带情绪的底稿。
企业将第一次把一个非人的、持续在场的智能角色纳入治理体系,把它当作长期基础设施来运营。
谁先建立这种认知,谁就能率先把管理从主观叙事中抽离出来,回到可度量、可追踪、可迭代的轨道上。否则,就只能继续在二手信息里做一手决策。
#03
它是怎么做到的
之所以没有走常见的云端模式,而是选择做成一体机,是因为它要做的事太特殊了。
它要做的不是某个单点功能,而是把企业里所有的信息源,诸如IM 对话、项目进度、OA 流程、CRM 客户记录、技术文档、代码库提交……统统接进来,用连接器打通,再交给内置的小模型做深度分析。
如果是云端产品,一旦数据外泄就是灾难。
而一体机部署在企业内部,所有数据都留在公司本地,不上传、不出网,也不会被外部模型训练。对管理层来说,这不仅安全,而且是一次性支出,没有后续的算力成本侵蚀。
但要做到这件事,难度远超想象。
信息从来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埋在成千上万条对话、文档、代码、工单里的碎片。要把这些碎片捞出来、拼起来,再提炼成能支撑判断的证据,本质上是一场复杂的上下文工程。
Zleap 选择了一条很不一样的路:不是把一切一股脑丢进大模型里让它自己总结,而是用小模型配合上下文工程,把复杂的信息处理拆成一连串清晰的步骤。
一台 Zleap Agent 一体机,会先通过内置的连接器,把企业里散落在各个系统里的信息都接进来,包括聊天记录、流程节点、客户数据、研发进度、代码提交等。
这些分散的数据会先被清洗、结构化,再喂进它自研的记忆系统……
这些被汇总进来的原始信息,会先被切分成一个个清晰的“人”“事”“物”等要素,再被打上语义标签,记录它们之间的因果、时间、上下文关系。
等需要生成报告时,系统就能像拼图一样,把相关的信息块动态地拼接起来,还原事情的全貌。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9-17
Mem0 + Milvus:为人工智能构建持久化长时记忆
2025-09-17
企业级向量数据库选型,Milvus 和Zilliz Cloud哪个更合适?
2025-09-17
【实践】打造 AI 优先组织,Airtable 的阵痛与新生
2025-09-17
阿里发布下一代企业级智能体开发框架AgentScope 1.0
2025-09-17
关于大模型窗口大小的思考——上下文工程和提示词工程
2025-09-16
OpenAI首次揭秘:7亿人到底在用ChatGPT干嘛?
2025-09-16
基于本体论与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应用开发体系
2025-09-16
GPT‑5-Codex 发布:OpenAI 的 Claude Code
2025-08-21
2025-06-21
2025-08-21
2025-08-19
2025-07-29
2025-09-08
2025-08-19
2025-08-20
2025-09-14
2025-07-04
2025-09-17
2025-09-16
2025-09-14
2025-09-12
2025-09-11
2025-09-11
2025-09-09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