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Cursor 1.2版本带来更智能的Agent规划和任务管理能力,让复杂工作流程变得清晰可控。核心内容: 1. Agent新增任务分解和进度追踪功能,支持Slack同步 2. 消息排队系统实现任务无缝衔接,记忆功能正式上线 3. 代码合并冲突解决能力+PR索引搜索升级,提升开发效率
代理将工作分解为清晰的待办事项列表
那些需要好几步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现在看起来就清晰多了,也更容易追踪。
Agent 会把大任务拆成一个个小步骤,你在聊天窗口里能看到,如果连了 Slack,它也会同步过去。随着任务进展,它还会更新这个清单,这样上下文就一直在,互动也更可预测。
现在,Agent 还在忙活当前任务的时候,你就可以给它安排下一个活儿了。
直接输入你的指令,发送就行,它会自动进入排队。一旦进入队列,你还可以调整任务顺序,不用干等着,直接让它接着干。
记忆功能 (Memories) 现在正式发布了。
从 1.0 版本以来,提升了记忆生成的质量,优化了编辑器里的界面,还加入了用户审批机制,后台生成的记忆需要你同意才会保存,保证你对它的信任。
Cursor 现在索引和总结 PR (Pull Request) 的能力,就跟它处理文件一样强。
你可以按语义搜索老的 PR,或者直接把某个 PR、issue、commit、分支抓到上下文里。
这还包括了相关的 GitHub 评论、BugBot 的审查记录和 Slack 里的 Agent 支持,让事后复盘或者追溯问题快得多。
代码库搜索现在更准了,因为我们换了新的 embedding 模型。
我们也重新调整了提示词,让搜索结果更干净、更聚焦。
(图表:Embedding mode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Tab 补全现在快了大概 100 毫秒,TTFT (首字节时间) 减少了 30%。
我们能做到这点,是因为重构了内存管理系统,还优化了数据传输路径。
(图表:Tab completi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代码合并有冲突了?
现在 Agent 能帮你试试解决。
点一下聊天里的“解决 (Resolve)”,它就会把相关的上下文加进来,帮你搞定冲突。
在社区因 Pro 套餐“无限使用”翻车而炸锅后,我们来看看 Cursor 官方的这份“速率限制”文档,到底是怎么说的。
默认情况下,所有个人套餐的 Agent 功能都有速率限制。限制分两种:
突发速率限制 (Burst rate limits): 可以在你突然需要大量计算资源时动用,但补充得很慢。
本地速率限制 (Local rate limits): 每隔几小时会完全补满。
限制是根据你一个会话里用的 总计算量 来的。这个计算量跟很多因素有关:你用的模型、消息长度、附加文件大小、对话长度。
官方说法是:“突发限制永远会比你套餐的费用高!如果你买了 Pro 套餐,你总能先用掉超过 20 美元 API 价格的模型推理量,然后才会看到任何速率限制。”
如果你用‘自动 (auto)’模型选择器,那 Agent 请求是无限的。因为‘自动’模式会把你导向当时有空闲容量的前沿模型。
算。付费套餐的 Max 模式用量,也包含在速率限制里,只要没超限,就不用额外付费。
“我们跟模型供应商合作了,所以能给 Pro 和 Ultra 套餐提供比标价更多的计算量。”
如果你把本地和突发限制都用光了,会收到明确的通知,然后给你三个选择:
换模型: 换到速率限制更高的模型(比如 Sonnet 的限制就比 Opus 高)。
按量付费: 打开 API 定价开关,为超出限制的请求付费。
升级套餐: 升级到 Pro+(每月 60 刀,是 Pro 的 3 倍限制)或 Ultra(每月 200 刀,是 Pro 的 20 倍限制)。
官方强调,达到限制时,请求的质量和速度不会打折扣,而且总会明确告诉你已经超限了。
用户 asalkan 晒出截图说:“我查了我的使用记录,Pro 套餐每天给 12 次免费请求,然后系统就把它切换到按量付费模式了。”
说自己有一天用了 22 次,甚至 47 次,但用的 token 比较少。这说明限制可能跟 token 消耗量有关,而不是简单的请求次数。
boyduang 的情况则印证了“冷却期”可能很长:“我昨天下午 2:30 用了 Sonnet,今天早上 11 点再试,还是被限。这都快 20 个小时了还没重置。不过我每次请求的 token 量都挺大,好几次都超过 100 万,可能这就是我被锁更久的原因。”
按量付费的价格,是在 Agent 模型的 API 价格基础上,加价 20%。
官方解释说,这加价的 20% 是为了覆盖一些非 API 模型的计算成本,好让 Agent 又快又准。
“如果你愿意,可以继续用老的 Pro 套餐!你可以在 仪表盘 > 设置 > 高级设置 里控制这个选项。不过,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新的 Pro 套餐应该更香。”
团队套餐用的是按次付费的模式,不是基于计算量的速率限制模式。
Claude Code 指南: claude-code-guide - 免费 - 指令全 - 新手进阶都适用
亮点
覆盖 Claude CLI 安装、配置、API Key 设置等全流程
详细讲解每个命令和参数,包含 REPL、One-Shot、Session、Config 等模式
MCP 工具集成和权限系统实操,支持自动化、CI/CD、项目协作等高级用法
很棒学习大模型原理的中文教程,Happy-LLM,由Datawhale开源组织推出,从 0 构建一个参数大小为 215M 的大模型,+ RAG检索增强、Agent智能体的相关实践。
【干货】免费用+玩得溜!Google Veo 3 账号最新获取方式 + 提示技巧全攻略!
Veo3 Fast 大脚怪Json格式的提示:
{
“shot”: {
“composition”: “中景,竖屏格式,手持相机”,
“camera_motion”: “轻微的自然晃动”,
“frame_rate”: “30fps”,
“film_grain”: “无”
},
“主题”: {
“description”: “一只高大的雪白雪人,有着蓬松的皮毛和富有表现力的蓝眼睛”,
“wardrobe”: “略微宽松的白色 T 恤,胸前有血红色的粗体字 'Emily' 名字”
},
“场景”: {
“location”: “郁郁葱葱的森林空地”,
“time_of_day”: “白天”,
“environment”: “阳光透过树冠,在森林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纹”
},
“visual_details”: {
“action”: “雪人拿着自拍杆上的智能手机,兴奋地对着镜头说话,然后发出戏剧性的尖叫”,
“props”: “安装在自拍杆上的智能手机”
},
“电影摄影”: {
“lighting”: “自然阳光,阴影柔和”,
“tone”: “轻松幽默”
},
“音频”: {
“ambient”: “沙沙作响的树叶,远处的鸟叫”,
“对话”: {
“character”: “雪人”,
“line”: “Veo3 Fast 现在可以在 Gemini 应用程序中使用-- 每天三个视频!人们会疯狂地提示我! “subtitles”: false
},
“effects”: “突然的大声尖叫,受惊的鸟儿拍打翅膀”
},
“color_palette”: “自然主义,带有泥土绿色和棕色;衬衫上大胆的红色字体提供对比”
}
更多AI实践与资讯
本号知识星球 (汇集ALL 订阅频道合集和其他):
AI职业技术证书认证:工信部线上学习,在线考试拿证,微信联系Aitrainee:AIGCSD。
🔗另,有使用这两款产品的,下面是优惠链接:
1、自己订阅海外AI服务—— Wildcard: Visa 和 Master 海外代付
https://bewildcard.com/i/BJDUHWVX (开卡优惠1美元)
2、购买可直接使用的AI产品,银河录像局优惠码:
银河大会员(¥200)包含下面几种AI: https://nf.video/DEBjE 优惠码:Aitrainee(95折)
🌟知音难求,自我修炼亦艰,抓住前沿技术的机遇,与我们一起成为创新的超级个体(把握AIGC时代的个人力量)。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哦~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7-04
Karpathy:我不是要造新词,是「上下文工程」对 Agent 来说太重要了
2025-07-04
AI Agent的核心:Context Engineering(上下文工程)
2025-07-04
AI Agent与AI Workflow:“对决”与“共生”,未来属于“混血儿”!
2025-07-04
破局AI内卷:揭秘驱动10倍效能的AI工作流三大核心技术支柱
2025-07-04
深度揭秘:下一代AI生产力,颠覆你的工作与认知?99%的人还没看懂!
2025-07-04
AI Agent时代的AI Workflow,重构未来工作流设计准则!
2025-07-04
MCP对AI Agent意味什么?深度解剖MCP的本质与未来影响力
2025-07-04
让你的 AI Agent 拥有“永不遗忘”的超能力:LangGraph 与 PostgreSQL 实现长期记忆的深度实践
2025-05-29
2025-04-11
2025-04-12
2025-04-06
2025-04-29
2025-04-12
2025-04-29
2025-05-07
2025-05-23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