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AI行业需要少一点互联网思维

发布日期:2025-07-08 08:08:40 浏览次数: 1533
作者:止水之畔

微信搜一搜,关注“止水之畔”

推荐语

AI行业需要回归产品本质,告别浮躁的互联网思维,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

核心内容:
1. 互联网思维的弊端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2. AI行业与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冲突
3. 回归产品与技术才是AI发展的正确路径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犹记得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各种杀手级应用层出不穷,从Web时代的各类搜索引擎、BBS,到移动时代的微信支付宝等等。慢慢地,不知道何时开始,我们再也不会费劲去挖掘某个好用但可能很小众的应用了,因为翻垃圾堆的体验真的很糟糕。


在这背后,是极致探索的极客精神慢慢转向“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行业成熟期,创业=融资,先做MVP,再投流,饱和式轰炸下圈定一批用户,产品后面慢慢迭代。但由于总有为数不少的阈值比较低的用户,产品迭代的边际收益不明显,ROI的要求下,慢慢也就不迭代了,变成了“互联网思维=买量”。


决策逻辑很理性,互联网经济毕竟是一种渠道革命,重渠道轻产品也是路径使然。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是,铺天盖地的广告,但绝大部分的复购率/用户留存率极低,大家都在期待爆款,依赖走量实现盈利,然后再转向下一个爆款。


但总有一些行业不适合这种打法,比如说游戏行业、长视频内容行业、咨询顾问行业等。游戏和长视频内容开发需要较长的研发周期和较高的创意投入,与互联网公司追求快速迭代和市场反馈相矛盾,导致目前游戏和长视频内容行业长期没有精品内容,潜在的用户数量实际上是不断萎缩的。咨询顾问行业则难以标准化,依赖资深顾问的个人经验,不能走量,互联网化也就无疾而终。


AI行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首先,AI是一个功能性极强的概念,用户需要能够节约时间、快速出结果,要求极强的产品力;其次,AI需要与“传统”工具竞争,如果AI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不上传统工具,也就谈不上替代传统工具;第三,AI研发需要极重的资产投资,提升产品性能的边际收益相对于买量较高;最后,AI目前还是一种非标行业,尽管AI的终极目标AGI意味着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实现千人千面,但技术所限,千人千面现在还只能通过多个小模型实现,标准化程度不高。以上每个特征都和当前互联网思维背道而驰。


如果仍沿用互联网思维来做AI,那么就很容易推论出,AI是下一个流量入口。一些抢跑者已经给出了例子,先做MVP产品,再先发抢跑,投流圈用户,构建行业生态。但到最后一步时大家发现,用户流失速率极快,现有产品不足以留住用户,行业生态根本建立不起来。


所以归根结底,做AI还是要回归产品和技术,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先解决痛点问题,再解决标准化问题,最后再谈争夺用户。所有靠买量炒噱头圈的地,在AI行业是没有护城河的,很快也会被迫让出,就像DeepSeek发布后一些公司好像开不下去了,智能体应用(Manus为代表的公司,暂且认为他们是真的做出了好产品)铺开以后另一些公司也要倒闭了。

(全文完)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