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大模型领域信创全套解决方案

发布日期:2025-08-01 13:49:39 浏览次数: 1542
作者:阿铭linux

微信搜一搜,关注“阿铭linux”

推荐语

大模型信创方案全解析,从硬件到软件一站式解决国产化需求。

核心内容:
1. 国产AI加速芯片与CPU的选型指南
2. 基础软件层操作系统与虚拟化方案
3. AI框架与模型开发工具链的国产替代路径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 点击关注,分享IT技术|职场晋升技巧|AI工具

最近几年信创要求覆盖面越来越广了,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国企、央企无一不对信创有严格要求。而随着AI的普及,那么大模型的部署以及AI应用落地同样也有着信创要求。今天我用一篇文章给大家总结一下大模型领域的信创方案。

硬件层 (算力基础):

  • 国产AI加速芯片/GPU:

    • 华为昇腾 (Ascend): 代表作昇腾910/910B,配套Atlas系列服务器/集群。生态最完善,国产化方案首选。

    • 寒武纪 (Cambricon): 思元系列加速卡(如MLU370-X8)。在互联网、云计算领域有部署。

    • 壁仞科技 (Biren): BR100系列GPU。性能对标国际旗舰,生态正在建设中。

    • 摩尔线程 (Mthreads): MUSA架构GPU(如MTT S4000)。定位通用GPU,支持AI计算。

    • 天数智芯 (Iluvatar): 智铠系列GPU(如Iluvatar CoreX I 200)。聚焦云端训练和推理。

    • 景嘉微 (JM): 主要面向图形渲染,也在拓展GPU计算领域。

  • 国产CPU:

    • 鲲鹏 (Kunpeng): 华为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CPU,与昇腾协同性好。

    • 飞腾 (Phytium): 基于ARM架构的国产高性能服务器CPU,生态适配广泛。

    • 海光 (Hygon): 基于x86指令集授权(Zen架构),兼容性好,性能主流。

    • 龙芯 (Loongson): 完全自主指令集LoongArch,自主化程度最高。

    • 申威 (Sunway): 高性能计算领域有优势(如神威·太湖之光)。

  • 高速互联网络: 国产RDMA技术(如华为的HiCC/HPCC,中科院的KD-RDMA)或RoCE v2。

  • 存储: 华为OceanStor,浪潮AS/HF系列,曙光ParaStor,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的介质等。

基础软件层 (操作系统 & 虚拟化):

  • 操作系统:

    • 麒麟软件 (KylinOS): 银河麒麟/中标麒麟,国内政企主流选择。

    • 统信软件 (UOS): 统一操作系统,生态建设迅速。

    • OpenEuler: 华为开源的企业级Linux发行版,支持多样性计算(鲲鹏、昇腾、飞腾等),是昇腾方案的核心OS。

    • Alibaba Cloud Linux / Anolis OS: 阿里系开源操作系统,对国产芯片适配良好。

  • 虚拟化/容器化:

    • iSula: 华为开源的高性能容器引擎。

    • Kata Containers: 轻量级虚拟机容器,安全隔离性更好,国产OS普遍支持。

    • 国产化Kubernetes发行版/方案: 如华为云CCE Turbo(基于iSula/Kata)、麒麟软件Kubernetes发行版、易捷行云EasyStack Kubernetes等。K8s是编排管理的事实标准。

AI框架层 (模型开发与训练):

  • 昇思MindSpore: 华为全栈AI框架,原生支持昇腾硬件,是国产化主力框架。 支持自动并行、全场景部署(云边端)。国产化方案首选。

  • 百度飞桨PaddlePaddle: 国内首个开源开放深度学习平台,生态成熟,支持多种国产硬件(通过Paddle Lite/适配),是重要选择。

  • 一流科技OneFlow: 以分布式训练性能著称,原生设计支持大规模分布式,兼容部分国产芯片。

  • 计图Jittor: 清华系框架,创新即时编译技术,支持国产芯片(如寒武纪)。

  • PyTorch/TensorFlow + 国产硬件插件: 通过厂商提供的插件(如昇腾的PyTorch Adapter/TensorFlow Adapter,寒武纪的CNPlugin)在国产硬件上运行,兼容性好,但非纯国产。

模型层 (国产大模型)

  • 选择或自研基于国产框架或兼容国产硬件的预训练大模型:

    • DeepSeek大模型:当前阶段Top级的推理大模型,适配昇腾。

    • 华为盘古系列大模型: 基于MindSpore开发,深度适配昇腾。

    • 百度文心大模型 (ERNIE): 基于PaddlePaddle开发,适配广泛。

    • 阿里通义大模型: 主要基于PyTorch/TensorFlow,可通过适配运行在国产硬件。

    • 商汤日日新大模型: 基于PyTorch/TensorFlow,可通过适配运行。

    • 智谱AI (ChatGLM): 开源模型,基于PyTorch,适配相对容易。

    • 百川智能、MiniMax、月之暗面等: 新兴力量,技术路线多样。

    • 自研模型: 基于MindSpore/PaddlePaddle等国产框架训练,自主性最高。

推理服务层 (模型部与运行):

  • 昇腾推理引擎 (Ascend Inference Engine): 高性能、低延迟,深度优化昇腾硬件。

  • MindSpore Lite: 轻量级推理框架,支持昇腾、CPU等,适用于端边云全场景。

  • Paddle Inference / Paddle Serving: 飞桨原生推理引擎和服务框架,支持多种硬件后端。

  • FastDeploy: 飞桨推出的统一部署工具链,简化多硬件、多平台部署。

  • ONNXRuntime + 国产硬件Execution Provider: 利用ONNX格式的通用性和国产硬件厂商提供的EP(如昇腾EP)进行推理。兼容性方案。

  • Triton Inference Server + 国产硬件Backend: 利用流行的Triton框架,加载国产硬件厂商提供的Backend(如昇腾 Backend)。兼容性方案。

  • 国产自研推理引擎: 部分厂商或机构自研针对其硬件优化的推理引擎。

工具链 & 平台层 (开发、运维、管理):

  • 昇腾AI开发平台 (CANN + MindStudio + MindX): 华为昇腾全栈的核心工具链,提供从算子开发、模型训练、模型转换(ATC)、模型推理、到应用开发的全流程工具。

  • 飞桨AI Studio / BML: 百度飞桨的开发和训练平台。

  • ModelArts (华为云) / PAI (阿里云) / 文心 (百度智能云): 主流云厂商的AI开发平台,其国产化区域通常已集成国产硬件支持。

  • 国产MLOps平台: 如星环科技Sophon Base、九章云极DataCanvas APSARA、华为ModelArts的MLOps能力等,提供模型管理、部署、监控、迭代能力。

  • 监控与运维: 需采用国产或开源可控的监控系统(如Prometheus + Grafana)进行硬件状态、集群负载、模型服务性能、业务指标的监控。

系统集成与优化:

  • 异构计算管理: 在混合硬件环境(如昇腾+鲲鹏+飞腾CPU)中高效调度和管理任务。

  • 分布式训练优化: 针对国产芯片和网络特点,优化MindSpore/PaddlePaddle/OneFlow等的分布式训练策略(数据并行、模型并行、流水并行、混合并行)。

  • 模型压缩与量化: 使用框架提供的工具(如MindSpore的量化工具、PaddleSlim)进行模型剪枝、量化(INT8/FP16),大幅提升推理效率,降低对算力需求,对国产硬件尤其重要。

  • 编译优化: 利用昇腾的图算融合、寒武纪的编译器优化等技术,提升计算图执行效率。

典型国产化部署方案推荐路径:

  • 华为昇腾全栈方案 (当前最成熟主流):

    • 硬件: Atlas 800/900服务器 (昇腾910 + 鲲鹏920) + 高速网络 (如CE系列交换机)。

    • OS: OpenEuler / 麒麟V10。

    • AI框架: MindSpore。

    • 大模型: 盘古大模型 或 基于MindSpore训练/微调的自研/开源模型。

    • 推理: Ascend Inference Engine / MindSpore Lite。

    • 工具平台: CANN + MindStudio + ModelArts (可选)。

    • 优点: 全栈深度优化,性能好,软硬件协同成熟,生态支持强,文档案例丰富。

    • 挑战: 绑定华为生态,迁移成本(如果原非华为栈)。

  • 飞桨PaddlePaddle + 多硬件适配方案 (生态广泛):

    • 硬件: 昇腾/寒武纪/海光DCU等国产AI卡 + 飞腾/鲲鹏/海光x86 CPU。

    • OS: 麒麟/UOS/OpenEuler等主流国产OS。

    • AI框架: PaddlePaddle。

    • 大模型: 文心大模型 或 基于PaddlePaddle训练/微调的自研/开源模型。

    • 推理: Paddle Inference / Paddle Serving / FastDeploy。

    • 工具平台: AI Studio / BML / 与国产硬件厂商工具链结合。

    • 优点: 框架生态成熟,社区活跃,支持硬件范围广,迁移相对容易(尤其从PyTorch/TF)。

    • 挑战: 在不同国产硬件上需要分别优化适配,极致性能可能略逊于深度绑定的全栈方案。

最后介绍下我的大模型课:我的运维大模型课上线了,目前还是预售期,有很大优惠。AI越来越成熟了,大模型技术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了,至少我觉得这个方向要比传统的后端开发、前端开发、测试、运维等方向的机会更大,而且一点都不卷!

扫码咨询优惠

··············  END  ··············
哈喽,我是阿铭,《跟阿铭学Linux》作者,曾就职于腾讯,有着18年的IT从业经验,现全职做IT类职业培训:运维、k8s、大模型。日常分享运维、AI、大模型相关技术以及职场相关,欢迎围观。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