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Manus发布Wide Research,用“暴力美学”重定义AI协作。

发布日期:2025-08-01 15:22:38 浏览次数: 1531
作者:硅基心脏

微信搜一搜,关注“硅基心脏”

推荐语

Manus用百倍算力颠覆AI协作模式,开创“广度研究”新范式,让复杂任务秒级完成。

核心内容:
1. Wide Research功能:支持100-2000个AI智能体并行处理任务,算力提升100倍
2. 系统级创新:基于MapReduce的并行机制,每个子智能体均为完整Manus实例
3. 商业策略与争议:仅限Pro用户使用,面临效率验证与用户体验等挑战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当其他AI还在追求“深度思考”时,Manus选择用绝对的数量优势,开启一场关于个人超级计算的豪赌。

AI Agent的进化竞赛,正从模型参数的军备竞赛,延伸至结构范式的根本性变革。

一种全新的、堪称“暴力”的协作美学,逐渐呈现。

关键信息速读

  • • 百倍算力: Manus推出Wide Research功能,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瞬间调用超过100个(测试上限达2000个)AI智能体并行处理单一任务,将个人可用的云端算力提升100倍。
  • • 范式转移:从“深度”到“广度”: 与业界主流的“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模式不同,Manus开创性地提出“Wide Research”(广度研究),用大规模并行计算替代单一智能体的深度挖掘,追求极致的效率与信息宽度。
  • • 系统级创新: 其核心并非简单的“多开Agent”,而是一套受谷歌MapReduce启发的系统级并行处理机制。每个子智能体都是一个功能完备、无差别的通用Manus实例,赋予了任务处理极高的灵活性与想象空间。
  • • 仅向Pro用户开放: 这项新功能目前仅向Pro用户(199美元/月)开放,其高昂的积分消耗速度引发热议。官方回应称,这是通过高端产品探索能力边界、进而反哺平价产品的必经阶段。
  • • 机遇与争议并存: Wide Research在展示惊人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效率是否真正优于单一强大智能体、缺乏性能基准、以及初期用户体验不佳等质疑。

从深度到广度:AI Agent的暴力美学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分析100款热门运动鞋的优劣

传统方法耗时耗力,但在Manus Wide Research面前,这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系统瞬间唤醒100个并发智能体,如蜂群般扑向任务——每个智能体独立负责一款产品,从设计、定价到用户评价,进行地毯式分析

图片

官方演示案例

最终,一份结构清晰、可排序的电子表格与网页报告,自动呈现在你眼前。

这是Manus昨天发布的重磅功能——Wide Research

当整个行业还在卷“Deep Research”,让单个AI花上数小时进行深度思考与报告撰写时,Manus用一种近乎“蛮横”的方式,选择了另一条路:广度。

这种“广度”,是压倒性的数量优势。无论是对比分析上百个MBA项目,还是在50种迥异的视觉风格中同步生成海报设计,Wide Research都能通过大规模智能体并行协作,将过去需要数天完成的复杂调研与创意工作,压缩至分钟级别。这是一种简单、直接,却又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暴力美学。

不止于“人多”:个人超级计算的野心

如果仅仅将Wide Research理解为“同时开了很多个AI”,那就完全低估了Manus的野心。这家公司从始至终的目标,就不是做一个AI聊天工具,而是一个 “独一无二的个人云计算平台” 。

在此之前,每个Manus会话都在一个专用的云端虚拟机上运行,让普通用户能通过对话来编排复杂的云工作负载。而Wide Research,则是将这种能力放大了100倍。

它本质上是一套系统级的并行处理机制,以及一个智能体到智能体的协作协议,让任何用户都能通过聊天,去调度一个微型“超级计算机集群”。

其架构设计的精髓,在于其智能体的“同质通用性”。与传统多智能体系统预设“管理者”、“程序员”等不同角色分工的模式截然不同,Wide Research中的每一个子智能体,都是一个功能完备、可独立解决任何通用任务的Manus实例。

Manus联合创始人季逸超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这一设计的灵感,直接来源于二十多年前谷歌提出的、奠定大数据处理基础的MapReduce范式。如今,Manus正试图将这种曾经专属于顶级工程师的分布式系统思想,通过AI大众化,让每个人都能驾驭。

现实真的很现实

革命性的愿景之下,是冰冷的商业现实与技术拷问。

首先是成本。 Wide Research目前仅对每月199美元的Pro用户开放,其惊人的积分消耗速度被早期用户吐槽为“太烧钱了”。对此,Manus联合创始人肖宏坦诚地将其归为发展路径的第一阶段:用昂贵但能拓展人类能力边界的产品,去反哺未来更普惠的产品。

其次,是悬而未决的效率问题。 100个并行智能体,是否真的比1个能力极强的智能体按序处理任务更高效、更准确?Manus并未提供任何性能基准或技术细节,来证明其在速度、准确性或成本上的可衡量优势。子智能体之间如何高效协作、合并结果,目前仍是一个黑盒。

最后,初期的用户体验暴露了它的不成熟。 在Reddit等社区,已有用户抱怨其存在子智能体速度慢、任务可见性差、高负载下性能不稳定等问题。Manus也承认,该功能仍处于实验阶段。

Wide Research与其说是一个成熟的功能,不如说是一份激进的宣言。它将谷歌MapReduce的分布式思想,嫁接到个人AI的交互平面之上,用绝对的并行算力,试图为通用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定律(Scaling Law)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路径。

这条路是通往未来,还是昂贵的弯路?

Manus已经下注,答案是什么,让子弹再飞一会。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