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我国首个法律垂直大模型“小包公”重磅发布!能溯源、可验证

发布日期:2025-08-18 10:44:29 浏览次数: 1519
作者:智深AI观

微信搜一搜,关注“智深AI观”

推荐语

我国首个法律垂直大模型"小包公"正式发布,让普惠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核心内容:
1. "小包公"的技术架构与数据支撑
2. 相比通用大模型的独特优势
3. 推动法律服务公平普惠的重要意义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8月16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五届“小包公杯”大学生法律实证分析征文比赛上,迎来了一件大事——我国首个法律垂直大模型 “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 正式发布!同时,现场还举办了“人工智能+法学实验室建设研讨会”,标志着法律AI正式从学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小包公是什么?

“小包公”由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王燕玲教授团队研发,已通过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它采用了通用大模型 + 专业法律大模型的双引擎架构,融合了:

  • 2亿份裁判文书

  • 420余万部法律法规

  • 法律知识图谱 + RAG 技术

凭借这些技术,“小包公”不仅能快速给出答案,还能溯源和验证,避免“想当然”的错误,确保依据扎实、可追溯。



有何不同?

相比通用大模型,“小包公”有两大优势:

  1. 动态学习机制:根据真实应用反馈,不断优化和迭代。

  2. 法律场景专属优化:在合同合规、行政复议、检察监督等领域表现更专业。

换句话说,它不是“懂一点法律”的AI,而是一个真正能做“法律助手”的AI。



为什么重要?

我国目前有 70万执业律师,但大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很多西部县域甚至没有律所。法律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小包公”的出现,意味着:

  • 普惠法律服务:让更多人能方便获取法律支持。

  • 提升司法效率:辅助审判、合规审查、法律咨询等场景。

  • 示范应用突破口:有望在检察监督、合同合规等重点领域率先落地。

正如王燕玲教授所说:“法律大模型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应用,将成为中国法治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 一句话总结
“小包公”的发布,不仅是法律科技的一次突破,更是推动法律服务公平普惠的重要一步。未来,我们或许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拥有一个“AI律师”。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