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解构1688 AI黑盒:从用户交互到技术实现,五大功能全链路拆解

发布日期:2025-08-20 13:13:45 浏览次数: 1534
作者:dify实验室

微信搜一搜,关注“dify实验室”

推荐语

1688 AI版五大功能全链路拆解,从交互到技术实现一网打尽,揭秘AI商业落地的底层逻辑。

核心内容:
1. AI搜索如何实现从"听懂"到"预判"的进化
2. AI选品如何将全网趋势转化为确定性商机
3. AI创款如何跨越从创意到供应链的鸿沟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1688 AI版已经不是新闻,但绝大多数分析都停留在“功能演示”层面。今天,我们要做一次真正的“CT扫描”,彻底透视其五大核心功能背后的运作机理。

这篇文章将带你走完从用户交互(UI层) -> 系统流程(Logic层) -> 技术实现(Infra层)的全链路。这不仅是一份产品拆解报告,更是一份AI应用落地的架构蓝图。转发这篇文章到你的团队群,绝对能引发一场有价值的技术讨论。

全局视角:一张图看懂1688 AI技术架构

本文将三层递进,解构五大功能:

  1. AI搜索:
     如何从“听懂”进化到“预测”?
  2. AI选品:
     如何将全网趋势转化为确定性商机?
  3. AI创款:
     如何打通从“创意AIGC”到“现实供应链”的鸿沟?
  4. AI图搜:
     如何从“找同款”升级为“智能组货”?
  5. AI查企:
     RAG技术如何赋能企业“秒级背调”?

一、 AI搜索:从“听懂”到“预判”

🎯 功能简介: 用户可以用口语化、模糊的自然语言进行搜索,系统能理解其真实意图,并支持多轮对话。

🔄 系统交互流程:

  1. 用户输入:
     输入“找一款适合咖啡店用的高颜值杯子”。
  2. 意图识别:
     系统调用通义千问模型,抽取出意图(杯子)、约束(场景=咖啡店,特征=高颜值)。
  3. 向量检索:
     将意图转化为向量,在商品向量库中进行语义匹配。
  4. 知识图谱增强:
     结合1688商品知识图谱,过滤无关类目。
  5. 结果排序:
     综合用户偏好、商品热度、站外趋势数据进行个性化重排。
  6. 结果输出:
     返回结构化的商品卡片。

⚙️ 工程实现推断:

  • 多路召回 (Hybrid Retrieval):
     同时采用语义召回(向量数据库如DashVector/Proxima)和词法召回(Elasticsearch/BM25),确保查准率和查全率。
  • 生成式重排 (Generative Re-ranking):
     Top-K结果会经过LLM进行二次排序,并生成每条结果的“推荐理由”,提升可解释性。

二、 AI选品:将趋势转化为商机

🎯 功能简介: 自动挖掘全网商机,分析趋势和卖点,为商家精准推送新品机会和市场洞察。

🔄 系统交互流程:

  1. 用户订阅:
     商家订阅关注品类,如“拍立得相机”。
  2. 数据采集:
     系统实时拉取全网数据(淘宝、小红书等)。
  3. 大模型分析:
     LLM+数据挖掘算法识别关键词增长率、消费群体变化。
  4. 供应商评估:
     结合店铺客服响应率、好评率等指标,计算“可靠度评分”。
  5. 结果推送:
     生成“选品日报/周报”,推送给商家。

⚙️ 工程实现推断:

  • 趋势建模:
     采用TFT/Prophet等时序预测模型,识别“新爆点/回潮点”。
  • 双边匹配:
     计算工厂的“确定性交付分”(起订量、打样周期等),再与(趋势强度 × 预估毛利)进行加权排序,确保推荐的不仅是“爆款”,更是“能做好的爆款”。

三、 AI创款:打通创意与供应链

🎯 功能简介: 用户通过文字或图片输入创意,AI生成设计图,并直接匹配到有能力生产的工厂。

🔄 系统交互流程:


⚙️ 工程实现推断:

  • 可制造性解析 (Crucial Step):
     这步是核心壁垒。使用Qwen-VL等多模态大模型对AIGC生成的图片进行“逆向工程”,解析出材质、工艺、色卡等结构化信息,形成BOM(物料清单)草案。
  • 能力匹配:
     将解析出的BOM需求,与供应商库中工厂的“能力画像”(设备清单、工艺专长、认证等)进行结构化匹配,而不只是简单的图像相似度匹配。
阿亚的思考:
 AI创款的价值闭环,在于能否将“好看的设计”翻译成“可执行的工业语言”。你觉得未来AI还能为供应链的哪些环节提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脑洞。

四、 AI图搜:从“找同款”到“智能组货”

🎯 功能简介: 上传图片不仅能找同款、相似款,更能识别场景,智能推荐搭配的配件,实现“场景化采购”。

🔄 系统交互流程:

  1. 用户上传:
     拍照或上传商品图片。
  2. 特征提取:
     调用Qwen-VL等视觉模型,抽取图像特征向量。
  3. 向量检索:
     在海量商品图像向量库中,计算相似度,召回Top-N商品。
  4. 场景识别:
     AI识别图片用途场景(如:咖啡馆 -> 杯具类),扩展相关货盘。
  5. 结果重排与呈现:
     结合用户偏好排序,以“同款+相似款+配套产品”三层结构展示。

⚙️ 工程实现推断:

  • 智能组货的实现:
     LLM读取视觉模型解析出的物品和场景标签,然后调用商品知识图谱,推理出关联商品(如“帐篷”关联“防潮垫”、“营地灯”),自动生成“场景采购清单”。

五、 AI查企:RAG赋能“秒级背调”

🎯 功能简介: 输入企业名或模糊需求,AI自动抓取并整合多源数据,生成结构化的企业分析报告。

🔄 系统交互流程:

  1. 用户输入:
     输入“深圳做手机壳的工厂”。
  2. 实体识别:
     LLM解析输入,匹配企业数据库。
  3. 数据抓取 (Retrieval):
     系统从工商、专利、站内等多个数据库拉取信息。
  4. RAG增强生成 (Augmented Generation):
     将抓取到的信息作为上下文,喂给LLM。
  5. 报告生成:
     LLM根据预设Prompt,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输出结构化报告(概况、优势、风险等)。
  6. 交互追问:
     支持用户追问,系统再次调用模型比对生成结果。

⚙️ 工程实现推断:

  • 数据对齐与消歧:
     核心难点之一。基于企业名称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实体对齐和冲突消解。
  • 可验证性:
     生成报告中的关键信息会附带“来源证据卡片”,可回溯到数据源,确保信息的严肃性和可信度。

总结:从“功能AI”到“系统AI”

通过这次“CT扫描”,我们可以看到1688 AI版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系统性的架构设计

底层是通义千问系列大模型;中台是统一的AI网关(如Higress)和Prompt编排;技术栈是NLP、CV、AIGC、向量数据库、RAG等技术的有机融合;应用层则是将这些能力无缝嵌入到采购全链路的五大功能中。

它解决的不是单一环节的效率问题,而是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再造。这为所有希望利用AI改造传统行业的公司,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实战蓝图。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