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ai问答助手类产品策略与指标

发布日期:2025-09-13 16:59:34 浏览次数: 1524
作者:H小姐的数字化杂货铺

微信搜一搜,关注“H小姐的数字化杂货铺”

推荐语

AI问答助手产品如何设计才能更精准高效?本文详解RAG技术落地的关键策略与评测体系。

核心内容:
1. 知识处理的核心环节:文档切分策略与表格处理技巧
2. 向量化检索的优化方法:语义匹配与关键词检索的平衡
3. 评测体系构建:从数据构成到指标监控的全流程方案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本文适用与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ai问答助手类产品,以一个基于rag 的初级客服问答助手举例(暂不涉及taskflow/Agent调用),包括核心的环节和评测需要关注的指标。
由于不少公司的业务sop、产品介绍会经常修改,在技术选型上rag是这类产品的主流,当然也有部分公司行业*业务垂直在业务sop和产品知识长期不变,且需要特点的格式输出,可能会采用微调。

以下基于AI问答助手系统的核心环节、关键设计考量及评测体系构建方案,结合技术实现与产品化需求综合整理:


一、核心环节设计与重点考量

1. 知识切分策略(文档/表格)

  • 文档切分

    • 标题与标点切分:按章节标题、句号分句,保留上下文完整性(如法律条款需完整条款切分)

    • 固定最大长度:限制片段长度(如512字符),避免信息过载,但需防止语义割裂(例:长描述被截断导致关键信息丢失)

    • 混合策略:优先按标题切分,超长段落再按长度二次分割,平衡效率与语义完整性

    • 重点风险:不恰当切分导致检索时无法定位核心信息,如医学指南被切碎后无法回答复合症状问题。

  • 表格处理

    • 匹配字段设置:定义关键列(如“产品ID”“价格”)作为检索锚点


    • 整行召回:避免仅返回单元格,确保行列关系完整(例:电商订单需同时返回商品、数量、状态)

    • 重点风险:字段匹配不全导致漏检(如用户查询“2024款手机价格”,但未将“型号”设为匹配字段)。


2. 知识向量化与检索

  • 向量化技术

    • 选用领域适配的嵌入模型(中文场景推荐m3e-baseERNIE


    • 多模态数据需联合文本与图像向量(如商品图文问答)



  • 检索策略


    • 语义匹配解决表达多样性(如“如何退款” vs “退货流程”);

    • 关键词匹配保障术语精准(如药品名“阿司匹林”需精确命中)

    • ∙ 语义+关键词混合检索

重点风险:单一依赖语义检索可能导致专业术语误匹配(如“苹果”在水果和苹果电子产品需结合语义)。

  • Query改写


3. 生成与提示工程

  • Prompt设计原则

    • 反幻觉控制:强制模型基于检索片段生成,添加校验步骤(例:“若上下文未提及,回答‘无相关信息’”)

    • 结构化输出:要求分点回答、标注数据来源(如“根据《用户手册第3章》:…”)

    • 重点风险:模型过度自信生成错误内容(电商场景中虚构产品参数)




二、评测体系构建

1. 评测集设计(训练集:测试集 = 7:3)

  • 数据构成要求

    数据类型

    占比

    说明

    高频问题

    40%

    覆盖80%用户查询(如客服FAQ)

    长尾复杂问题

    30%

    多条件组合、跨领域问题(例:“开通国际漫游后为何仍无法收发短信?”)

    对抗性样本

    20%

    模糊表述、矛盾问题(例:“如何退款?但我没下单”)

    新知识问题

    10%

    测试知识库更新能力(如政策变更后的社保计算)


  • 标注内容

    需包含三元组 (query, 知识片段, 理想答案)




2. 评测指标与监控


  • 检索环节

    指标类型

    指标

    目标值

    监控意义

    技术指标

    知识库文档引用准确率(P)

    ≥0.90

    召回片段是否相关


    知识库文档召回率(R)

    ≥0.95

    是否漏掉关键片段

    业务指标

    引用点击率

    /

    用户是否认可片段价值(参考)

    Badcase

    片段定位错误率

    /

    切分/表格策略缺陷


  • 生成环节

    指标类型

    指标

    目标值

    优化方向

    技术指标

    回答正确率(BLEU≥0.3)

    ≥0.95

    对比人工标准答案


    召回率

    ≤0.95

    反幻觉机制有效性

    业务指标

    复制引用率

    ≥70%

    答案是否被用户信任使用


    用户留存率

    月环比+5%

    长期体验价值

    Badcase

    未复制的case&用户点踩反馈

    /

    答案不完整或未解决需求




三、影响产品效果的关键因素

  1. 1.

    知识库新鲜度

  • 每周更新知识库,旧知识片段过期导致回答错误(如业务sop变更、产品信息未补充)



  • 2.

    多轮对话连贯性

    • 上下文丢失率需<3%(例:用户追问“上述方案的预算多少?”需关联前文)



  • 3.

    领域适应性

    • 跨领域术语冲突(如金融“杠杆” vs 物理“杠杆”)需实体对齐


    四、效果优化方向

    • RAG性能提升

      小模型+ RAG可使准确率提升27.9%(如Qwen2.5-14B)



    • 思维链纠错

      监控蒸馏模型中的错误累积(Type C错误),采用反射机制校验中间步骤



    • 个性化生成

      按用户身份调整回答复杂度(学生 vs 专家)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