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AI Agent时代来临:从被动应答到自主决策的智能跃迁,开启人机协作新篇章。核心内容: 1. Chatbot与AI Agent的本质区别:从预设脚本到自主决策的进化 2. AI Agent的核心能力:规划、记忆、工具调用与自我反馈机制 3. 行业应用案例:客户支持与代码协作领域的突破性实践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从Chat到Agent
随着生成式大型语言模型的突破,人机交互从简单的文本问答迈向能独立规划、调用工具并协作的“Agent 时代”。
大模型连接万物的时代正在开启...
Chat和Agent的区别
Chatbot、AI 助手与 AI Agent
Chatbot(聊天机器人):主要是通过自然语言模型回应用户提问,是一种回合式、被动式对话接口。尽管引入生成式模型使回答更加自然,但其本质仍停留在预定义流程中,缺乏长时记忆、推理能力和工具调用。
AI Assistant(智能助手):属于中间形态,可保持对话上下文、接入 API 与多轮对话,但仍依赖用户的指令。它们在特定工作流内具有一定任务执行能力,但没有真正的自主性。
AI Agent(智能体):是能感知环境、决策并采取行动的自主软件实体,通常基于大型语言模型驱动。与被动式聊天不同,AI Agent 具有自主性、目标导向性、复杂工作流程执行和适应学习能力,并且能够选择和使用各种工具。
用美国创业公司 Hypermode 的文章中的一个简明比喻:Chatbot 更像“训练轮”,只能根据预设脚本回答问题;AI Agent 则是可以自行驾驶的汽车,能感知、计划并执行任务。
驱动力:从聊天到行动
生成式大模型的推理能力与记忆机制快速提升,为 Agent 模式奠定了基础。Botpress 中的文章分析指出,近年来底层模型的进步“解锁了一层新的推理和抽象能力”,使得 AI 能够在复杂语言任务中做出更合理的决策。与传统聊天机器人仅能提供“罐头式答案”相比,现代 Agent 能规划下一步、调用 API 或运行代码,并根据记忆调整策略。
Agent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核心组件与能力
大型语言模型:语言模型作为“大脑”,负责理解语境和生成回应。
规划与决策逻辑:将宏大目标拆解为可执行的步骤,并选择合适的工具。
记忆系统与机制:包括对话线程的短期记忆和向量数据库的长期记忆,用于在跨会话中回忆信息及进行有效的上下文管理。
工具集成:连接 API、数据库和函数,让 Agent 能访问实时数据、提交任务或执行代码,甚至进行更加复杂的操作。
自我反馈调节:按照“计划→执行→观察→调整”的循环管理任务,自我反馈处理结果并进行下一步规划,能够处理错误或约束。
现阶段的典型应用场景
Agent 模式使人工智能从回答问题走向完成任务,各种行业出现了实际部署案例:
客户支持
企业广泛采用 Agent 来自动处理支持请求。ServiceNow 报告显示,其 AI Agent 已能自动处理约 80% 的客户支持请求,并将复杂工单处理时间缩短约 52%。全球 AI Agents 市场在 2024 年规模约为 54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将增长至 503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 45.8%。
代码协助
多 Agent 系统在编程过程中协作显著提高效率。Cursor、Claude Code、Gemini CLI 等工具支持端到端的编写、测试和部署。Cursor 在 2024 年的收入从 100 万美元飙升至 1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达到 2 亿美元,估值接近 90–100 亿美元。2025 年已有约 63% 的组织试点或部署 AI 编程 Agent,预计未来 80% 的企业工程任务将通过这类工具完成。
深度研究
自主 Agent 利用记忆与多轮反馈机制,可在法律、财务、市场等领域独立生成研究成果。Hebbia Matrix 被用于法律、财务和并购尽调,支持多文档分析并生成报告。OpenAI、Gemini 以及智谱“沉思”等平台也提供研究型 Agent 服务。
销售与营销
智能 Agent 与 CRM 结合,用于主动推荐产品、安排会议和广告互动。AI for Sales & Marketing 市场预计将从 2025 年的 579.9 亿美元增长到 2030 年的 2405.8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32.9%。数字人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广告和直播互动场景,随着 Agent 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升级周期。
个人助理
Agent 执行用户个人任务,实现设备调度与生活自动化。全球智能个人助理软件市场在 2024 年估值约 84.6 亿美元,预计 2033 年达 357.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17.5%。超过 50% 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语音助手完成日常任务,智能手机 Agent 在生活服务中的应用不断普及。
多Agent模式的探索
多 Agent 架构
当单个 Agent 无法胜任复杂任务时,可利用多个专业智能体组成协作团队。LiveChatAI 指出,现代框架提供“多 Agent 通讯层”,使规划者、编码者、审查者等角色在同一会话中互相协作。AI Multiple 的研究通过对 CrewAI、LangChain、OpenAI Swarm 和 LangGraph 进行基准测试,揭示了不同框架在多 Agent 模式下的性能差异:
CrewAI:基于角色的团队协作,每个智能体拥有自己的工具集,由领导代理分配任务。在基准任务中,其延迟和消耗略高于 Swarm,但整体接近。
Swarm:通过直接调用 Python 函数实现函数式执行,效率较高,但缺乏内建记忆和人类协作机制
LangChain:最初为单 Agent 设计,多 Agent 支持通过链式逻辑实现,每一步都要经过 LLM 的自然语言解析,导致 Token 消耗和延迟较高。
LangGraph:采用有向无环图(DAG)式的流程控制,LLM 仅在决策节点出场,因而整体延迟和 Token 使用最低。
该研究创建了“机器学习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两个 Agent 角色,通过串行的多 Agent 架构完成数据下载、清洗、建模和评估等任务。结果表明,针对依赖顺序的任务,角色分工和高效的编排能够显著降低开销并提高稳定性。
框架选型与自动化编排
AI Multiple 总结了各框架适用场景:LangGraph 适合需要细粒度编排和状态管理的复杂工作流程,CrewAI 适用于生产级系统的结构化角色分工,OpenAI Swarm 适合轻量实验,LangChain 则提供广泛的接口与工具但缺乏高级编排。开发者可根据任务复杂度和效率需求选择合适框架,并通过分配角色、建立 DAG 或消息队列,实现自动化的计划–执行–观察–调整循环。
Agent与用户的交互设计
隐于无形,连接万物
微软的《Agent UX 设计原则》指出,优秀的技术应当像空气一样“消失”,让用户专注于任务本身。Agent 的高级能力意味着交互不再局限于文本,而需要融合语音、视觉、手势等多模态输入。
为此,微软提出了三大类设计原则:
一、空间原则:强调 Agent 在物理和数字环境中的呈现方式。
连接而非取代:Agent 的使命是把人、事件和知识连接起来,而不是替代或贬低人类。
可访问但大多隐形:智能体和系统应易于发现并支持语音、文本、图像等多模态输入,同时能在前台与后台之间无缝切换。
二、时间原则:关注 Agent 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互动。
回顾历史:Agent 使用记忆中的数据连接过去的事件、动作和查询,为当前任务提供背景。
主动提醒而非被动通知:在合适的时刻主动发起对话或引导,以减轻用户的认知负担。
适应与演化:根据用户偏好、设备和反馈不断调整交互方式。
三、核心原则:强调不确定性、信任与透明性。
拥抱不确定性并建立信任:Agent 的建议难免存在不确定性,其信心和理由应向用户透明展示。用户需随时了解 Agent 的知识来源、工具连接,并能自定义偏好或暂停 Agent 行为。
Agent 体验设计:把 Agent 视为新型“用户”
Salesforce 的首席体验官 Kat Holmes 认为,Agent 体验设计(AX)需要兼顾“为 Agent 设计”和“设计 Agent”两个维度。AI Agent 正在成为新的工作委托人,其独特的目标、需求和限制使它们也成为系统中的“用户”。因此,优秀的 AX 设计应做到:
让 Agent 成为强大的工作代理:Agent 必须学会在海量信息中寻找解决方案,并根据环境自主推理,而不仅仅执行预设步骤。
为 Agent 提供友好的系统环境:高质量 API、清晰的知识管理和标准化协议能帮助 Agent 更好地完成任务salesforce.com。
人类成为 Agent 的编排者:随着多 Agent 日益普及,用户需要管理多个智能体并引导它们朝正确目标前进。界面应允许用户灵活控制和监控多智能体进度。
灵活而个性化的界面:人机界面不仅是文本框,还应根据个人偏好支持语音对话、简洁卡片等多样化交互,并随着任务变化在前后台自由切换。
这意味着设计者需要掌握新的技能,如会话设计、提示工程、构建业务本体,并始终确保“以人为本”——在关键步骤上让人类掌握决策权,保障透明和信任。
迈向 Agentic 时代的思考
从简单的聊天机器人到具有自主性的 AI Agent,再到多 Agent 协作和人机共生,我们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 Agentic 时代。Chatbot 仍将在基础问答场景发挥价值,但真正的创新发生在具备规划、记忆和工具使用能力的 Agent 身上。通过框架化的工具和多 Agent 编排,我们可以构建可扩展的智能系统,解放人类从重复的任务中走出,让 AI 在复杂工作流中发挥最大效用。
然而,技术的跃进伴随着新的挑战。Agent 必须在不确定性中作出决策,因此透明性、可信度和用户控制权是设计的关键。未来的智能系统不仅要让机器学会与人合作,还要让人学会管理和信任机器。正如微软提出的愿景,优秀的 Agent 设计应隐于无形,连接世界,扩大人的能力而非取代人;而 Salesforce 则强调 Agent 本身也需要良好的用户体验环境,使人与 Agent 之间的协作像人与人一样自然。在这一进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 Agent 的使用者、设计者和编排者,共同塑造人机共生的未来。
AI Further
微信号丨ai_further
沟通邮箱丨zhiyuan20002@163.com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9-14
一万两千字,解读智能应用开发最佳实践
2025-09-14
AI 新玩法:GraphRAG × Ollama 打造更聪明的智能体
2025-09-14
阿里云视觉多模态理解大模型开发训练部署
2025-09-14
2025.9 回顾过去1年的LLM圈进展 与 展望
2025-09-14
抢先实测美团首个AI Agent,让我体验一把「懒人点餐」的快乐
2025-09-14
Qwen3-Coder与Claude Code深度对比:谁是你的AI编程助手?
2025-09-14
AI 智能体的上下文工程:构建 Manus 的经验教训
2025-09-14
字节的教育新答卷:豆包爱学做了“豆包老师”
2025-08-21
2025-06-21
2025-08-21
2025-08-19
2025-06-19
2025-07-29
2025-09-08
2025-08-19
2025-08-20
2025-07-04
2025-09-14
2025-09-12
2025-09-11
2025-09-11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8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