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AI时代如何不被淘汰?掌握这两类核心能力,让你在人机协作中脱颖而出。核心内容: 1. 逻辑思维:从模糊需求到清晰指令的关键能力 2. 沟通能力:精准表达与人机互动的进阶技巧 3. 人类独特价值的保持与放大策略
从AI个人应用层面大爆发开始,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AI时代的能力模型。
为什么呢?如果把AI应用水平分为“能用、会用、善用”三个层次,那么,教学大半年后,能够发现人人之间的显著差距。
第一阶段,所有人(非业界人士)都是“学习模仿”:尝试各种工具、模仿早期采用者(early adaptor)的使用案例。
渐渐,部分人进入了第二阶段“分析泛化”,将应用经验迁移,去解决自己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场景中的实际需求。
很快地,其中一小撮人进入了第三阶段“研究创造”,尝试用AI解决更复杂业务问题或者为满足一个需求造点东西出来。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距呢?
关于这个问题,在《创新的扩散》一书中有理论视角的分析,感兴趣可以去看看,此处不赘述。
而在《Only Humans Need Apply: Winners and Losers in the Age of Smart Machines》一书中,作者提出了5个“Step”分别对应不同的职业定位与核心能力,即五种智能时代的适应路径。
可发展的核心能力是哪些呢?
研究结合观察实践来看,我尝试收敛到最核心,并分为两类,一边是影响人机协同的通用能力;另一边是回归和放大人类价值的能力,那些所谓的变化中的“不变”的部分。画了张图如下,今天先聊聊左侧人机协同部分(但其实可以看到,有些能力是左右共享的、也就是说不管选择什么适应路径都需要的)。
1. 逻辑思维:厘清需求与评估决策
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产品经理的必备能力,包括分析与判断等面向,在人机协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AI只根据你输入的指令进行操作。
一方面,AI不具备人类的直觉和创造性。“无法提出一个真正创新的观点,也无法真正理解情感或道德的细微之处。”因而,当遇到模糊的意图时,需要我们将之转化为清晰的需求,而这就需要分析问题并看到本质的能力。
比如,对模糊意图进行结构化拆解和逻辑推演,它包含哪些子问题?哪些是核心,哪些是次要?用户诉说的需求背后的、未被言说的诉求是什么?
另一方面,AI是强大的工具,而非决策者。我们需要评估甚至质疑机器的输出、识别其局限性,并选择修改再应用于解决问题。
比如,业务分析师使用AI模型生成了下一季度的销售预测。如果直接采信数据,而没有深入分析数据来源或模型假设,忽略了未被包含的外部市场变化,将会导致预测与实际情况严重偏离。
而在高水平的协同中,分析师则会将AI模型的预测作为起点,审视模型的数据输入,并结合行业报告、竞争对手动态和宏观经济趋势交叉验证;思考AI未曾考虑到的关键风险因素,并据此调整预测,最终提供更全面、更具洞察力的建议。
2. 沟通能力:清晰表达与人机互动
沟通能力在AI时代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放大。过去的沟通,是人际交流,现在还得人机交流。此处讲沟通能力,就是后者,主要指的是向AI清晰提出需求,以及与AI协同互动的能力。
第一层,是精准表达,正如信息学中的古老定律所说“垃圾进,垃圾出”。AI工具的产出质量,直接取决于我们输入的指令是否精准。虽然,我们常说“想清楚,就能讲清楚”,但实际上,有时候也并非那么容易。
第二层,是协作互动。沟通本质上也不是一次性输入,而是一个不断优化的对话过程。从AI的反馈中发现偏差与盲点,再通过补充条件、提出反问、加入边界条件等方式不断校正方向。这样不仅AI在执行中能更贴近目标,也会反过来刺激我们再思考,突破自身的局限。
实际上,当我们在心态上把AI从“工具”升级为一个“协同伙伴”,沟通的方式与深度就会发生质变。如果你和人类同事讨论方案时,会主动解释背景、抛出假设、提出多轮追问,那么你和AI也能进行这样的“深度对话”,不再是生成答案,而是启发思路和推动创造的对话。
3.心智突围:学习成长与敏捷迭代
技术更迭的节奏已经快到让人猝不及防,真正的人机协同竞争力,不在于掌握了某个技巧或用了哪个工具,而是不断“用中学、学中改”。
首先是持续性拓宽边界。保持好奇、学习与实践。比如,掌握了基础的AI文案生成后,是不是探索一下用多模态工具生成用户画像,继而再尝试下将AI融入工作流、自动化那些重复性高的任务?通过不断拓展边界,形成“学习杠杆”。
其次是敏捷试错。很多突破与创新,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快速试错、敏捷迭代的“平行小实验”的结果。企业落地AI的难点,很多时候在于一下子想要解决大问题、产生大收益,最好一拳到肉、一步到位;作为领导者,一些假设的松动会是破局的核心。
以及反身性成长。AI的出现并非让人类“外包大脑”,反而可以倒逼我们升级思维模型。人机协同者,会用AI输出当作“镜子”,不断循环“自省+升级”,保持主动成长的姿态,借力技术,重构学习、工作和创造的方式。
小结一下,逻辑思维让我们看清问题,人机沟通能力让我们转化意图,心智突围让我们不断进化。三者互为支撑,构成了人机协同能力的黄金三角。
明天我们来聊聊,AI时代,那些“人”的部分。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9-27
IndexTTS2:哔哩哔哩推出全新大规模自回归语音合成模型
2025-09-27
Xinference 大模型部署指南
2025-09-27
实测:NVIDIA 5090 vs NVIDIA 4090(48GB) 并发性能对比
2025-09-27
邀请码就是 AI 粮票
2025-09-27
和银海聊天:沉默者是表达者的红利。|MindCode 闭门会回顾
2025-09-27
ChatGPT Pulse来了:AI 每天替你做研究,这事儿你该高兴还是该小心?
2025-09-27
2025年Ollama与vLLM选谁?
2025-09-27
体验了全新升级的秘塔 AI ,你可能往后不再需要搜索了...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19
2025-09-16
2025-07-29
2025-09-08
2025-08-19
2025-09-17
2025-08-20
2025-09-14
2025-09-27
2025-09-27
2025-09-25
2025-09-23
2025-09-22
2025-09-20
2025-09-19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