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看完OpenAI发布会,我悟了:大模型公司正在谋杀AI创业公司

发布日期:2025-10-07 07:22:16 浏览次数: 1534
作者:BubbleBrain

微信搜一搜,关注“BubbleBrain”

推荐语

OpenAI最新发布会揭示:大模型公司正如何挤压AI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

核心内容:
1. OpenAI最新模型API价格与性能分析
2. ChatGPT超级入口战略与MCP功能对比
3. Codex整合进Slack的开发意义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人在南半球,顶着5个小时的时差。
OpenAI 刚刚结束了自己一年一度的开发者大会。
发布了一些东西,但我自己觉得值得看的点可能不是特别多 ==
让我们来简单盘一下吧. 
一. 模型更新
OpenAI 更新了好几个模型的 API版本,有 GPT-5 ProGPT-realtime-minigpt-image-mini 还有它们之前推出的视频生成模型S
GPT-5 Pro 是之前 Pro订阅会员的独享,一直没有放 API,现在终于有了,但是价格巨贵。
每百万输入token,价格15刀; 每百万输出 token,价格120刀。再加上400k的上下文窗口,配上272k的最大输出。
但因为本身是一个推理模型,速度肯定也是巨慢无比。
尽管如此,还是推荐一试。根据我自己的使用体验,可以粗暴地下一个结论就是:
抛开速度慢这个影响使用体验的因素来说,GPT-5 Pro比几乎市面上所有的其他模型都表现得更加聪明和智能。  
再来看下gpt-realtime-mini这个模型。
gpt-realtime-mini 可以认为是 gpt-realtime 的更省钱版本,响应速度会更快。
每百万输入的价格是0.6刀,每百万输出的价格是2.4刀。与之对比的是gpt-realtime,每百万输入的价格是4刀,每百万输出的价格是16刀。
基本便宜了6-7倍左右的价格。 
还有一个省钱版本的 gpt-image-1,叫 gpt-image-1-mini。
但,经过了 Nano Banana 还有Seedream 4.0 的洗礼之后,OpenAI的图像生成模型也显得不那么够看了。
真是吃过了好的,就没办法再看之前的那些了。
主要就是价格更加便宜了。之前的 gpt-image-1的输入输出价格是在5刀、40刀。现在是在2刀、8刀。
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它们视频生成模型 S 以及 S pro的API版本更新。
关于 S, 支持一种分辨率输出:720 x 1280。价格是0.1刀。
关于 S pro, 价格稍微贵点了。
支持两种不同的分辨率输出:720 x 1280 和1024 x 1792。价格是0.3刀和0.5刀。
二. APP SDK, 超级入口

OpenAI 显然想把 ChatGPT打造成一个超级入口。

现在可以在ChatGPT内直接使用其他 app,比如用 figma进行设计、zillow进行找房子或者使用 coursera进行上课等等。

A map of Kansas City with red markers indicating property locations. A smartphone screen displays the map, showing Zillow properties for sale under $800,000. Text overlays include "ChatGPT" and "Zillow" at the top, and a property listing with a photo, price ($484,000), and address (1414 W 14th St) on the right.
听上去很炫对不对,但是这个功能是不是看上去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看你特眼熟表情包动态gif表情图片- 找表情上表情家
没错,就是MCP
只不过在 MCP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个回调的功能,允许外部应用返回一段 HTML界面,ChatGPT可以直接在聊天窗口这里显示这段 HTML的效果,可以是嵌入在对话中,也可以是全屏打开。  
三. Codex
OpenAI把 Codex整合进了 Slack里。当然对我们而言,也没啥特别的用。简单理解这个实现,相当于是可以直接在企业微信里调用 CodeBuddy,想想还是挺帅的。
还有就是,它们发布了 Codex SDK
结合之前 Anthropic 也发布了自己的 Claude Code SDK,反正这块 AI编程的大蛋糕,大家还得争抢。
四. Agent Kit

OpenAI亲自下场做这种画布工作流式的Agent 搭建平台了。

之前市场上已经有了 dify, n8n, Zapier...一堆这类的低代码产品了 


大家就使劲卷吧,看看这块最后到底是做大模型的公司通吃还是创业公司能分到一块蛋糕。

虽然这些平台对无代码背景的同学确实是比较友好,但我自己其实对这类应用不是很感兴趣。

因为它真的看上去只是一个AI 驱动的工作流(Workflow)平台,而不是一个 Agent。这两者其实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的。 

真正的 Agent或者说,大家理想中的Agent应该是自行决定要做什么事情,比如调用工具,或者生成一个子 Agent等等,而不是依托于人为提前的设定。

如果真的想学习一个 Agent的构建,还是推荐看看 Claude Code 、Codex、或者是比较好的Agent框架的实现。 

写在最后

基本上这场发布会主要的内容更新都在这儿了。 

还是我之前说的,就感觉没什么特别的东西。

但一个明显的变化是,OpenAI除了是一个做模型的 AI公司之外,也越来越向一个做 AI应用的公司靠拢。

简单地来说,就是基础建设和上层应用,我一个都不能少

以上, 

谢谢您愿意读到这里!若觉得内容有帮助、还不错,能让您觉得有用,欢迎点赞、在看、关注。想别错过更新,就给公众号加个星标⭐️吧!

期待与您的下次相遇~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