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Gemini 3 Pro 用三组硬核数据证明:推理能力、事实准确性和商业价值全面碾压竞品,这次真的不一样。核心内容: 1. 在HLE考试中领先GPT-5.1达10个百分点,展现超强推理能力 2. SimpleQA事实准确率突破70%,远超同类产品的胡说率 3. Vending-Bench商业测试中利润高出竞争对手45%,首次实现实用化突破
老实讲,我应该是这两年最不兴奋的人群之一:
谁家又说自己“史上最强模型”,我基本当背景噪音。
但是X算是被一大堆KOL刷屏了......还是得看看
但这次看完 Gemini 3 Pro 的数据,我的感受是:
OK,确实往前推了一格,不是换个名字继续炒冷饭。
原因很简单——有几组数字,挺夸张的。
有个在圈内很火的 benchmark,叫 Humanity’s Last Exam(HLE),
就是搞一套跨学科、2500 道难题,看模型综合推理能力。
Gemini 3 Pro:大约 37–38% 正确率
GPT-5.1:大约 26–27%
同一张卷子,拉开 10 个百分点+,这不是“略好一点”,
这是从“能勉强及格”到“班里前几名”的差距。
--------------------------------------
Google 自己给了一个很关键的指标:SimpleQA Verified,
简单理解就是:拿一堆事实问题来问,看谁胡说八道少。
同一套题上,大致是这样:
Gemini 3 Pro:72.1%
Gemini 2.5 Pro:54.5%
GPT-5.1:34.9%
Claude Sonnet 4.5:29.3%
什么意思?
就是别人还在及格线附近徘徊的时候,它已经跑到 “优秀线” 了。
而且重点是:这是“事实正确率”,直接关系到你敢不敢让它上生产。
---------------------------------------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测试,叫 Vending-Bench 2:
让模型自己当“运营经理”,
给它一台自动售货机,看它怎么选品、定价、补货,最后赚多少钱。
Gemini 3 Pro:大约 $5,500 利润
Claude Sonnet 4.5:大约 $3,800
其它主流模型:普遍更低
这是第一次有模型在这种 “长周期、有反馈的业务题” 上拉开这么大差距。
它不是帮你写一篇《如何提高售货机利润》的作文,
而是直接帮你把售货机跑得更赚钱。
这三组数字背后的共通点,其实就是三个字:
会推理(HLE)
少瞎编(SimpleQA)
能赚钱(Vending-Bench)
这三条线,基本就是现在企业看 AI 的三根神经。
我做了一个测试(生成一个2个仿站测试屈从性)
由于提示词简单 css效果只能说80分,但是但凡你用过cursor qcode这样的编程工具做仿站就知道已经有多好了审美不是一个档次的,其次注意看最后一张图的鼠标悬浮动效也做了1:1的还原这是之前模型完全做不到的
第二个测试一句话做一款游戏测试(用时不到60s)
仅仅一句不超过40字的prompt 用了不到60s
生成的完整性和设计感秒杀过往所有
不知道用什么话来表达震惊了...自己看吧好产品会自己说话
喊“最强模型”的时代快结束了
先说一个现实:
在这种抽象推理的难题集 ARC-AGI 2 上,Gemini 3 Pro 也就 30%+,
人类 decent 一点的选手,能做到 80% 以上。
所以离“通用智能”,还远着呢。
但在日常使用维度上,有两个变化对你是实打实有感的:
事实正确率从 30% → 70%
你在 Gemini / Google 搜索里看到的 AI 回答,
胡说八道的频率会明显下降。
你越来越难用“常识判断题”把它问自闭。
你免费用到的默认模型,整体档次被抬高了
大部分人不会为 API 掏钱,但会用搜索、用 Gemini App。
这次是 Google 直接把旗舰模型塞进了这些入口。
对 C 端来说,这一轮的核心不是“多了个玩具”,
而是 “你每天用的东西,背后那台发动机被换掉了”。
真正要盯的,是三件非常无聊但要命的事
这也是我最想说的部分。
我越来越觉得,决定 AI 能不能跑起来的,其实是下面这三点:
① 数据干不干净
Gemini 3 能把 SimpleQA 做到 72%+、能处理 1M 上下文,
本质上都假设了一件事:你给的数据至少是干净、统一的。
但现实里,很多公司连:
客户名单有几个版本
哪个企业介绍是“最终版本”
这些事都说不清。
这种环境下谈什么 “RAG”“Agent”,基本是刷 PPT。
② 流程画得清不清楚
Google 在 Search 里干的事,其实就是:
把“用户一句话 → 拆成多条查询 → 整合网页内容 → 生成回答”
这整条链条画出来,再用更强的模型优化每一环。
你可以对照一下你自己的业务:
你们的核心赚钱流程,有没有被拆成“1-2-3-4 步”?
每一步有没有输入、输出和责任人?
如果没有,
那再强的 Agent 也只能在那边“帮你想想”,
落不到“真正执行”。
③ 有没有人愿意为这套东西掏钱
看 Google 自己吹的点就知道,他们第一波用 Gemini 3 做的事:
搜索里的商业查询(直接挨着广告钱)
广告投放里的 AI 优化
开发者付费用 API、用 Antigravity 写代码
一句话:要么直接多赚钱,要么直接省人力。
所以对企业来说,真正有价值的问题不是:
“我们要不要上 Gemini 3?”
而是:
“我们有没有哪条流程,强到值得用 Gemini 3 来撑?”
如果答案是“没有”——那问题不在模型,在你的业务。
网站入口:https://aistudio.google.com/
code开发点击 Vibe code GenAl apps
--------------------------------------
说句实话,我对“大模型又升级了”这类新闻,已经快听不出兴奋感了。
但这次看完 Gemini 3 Pro 的这些数字,我有两个很强的感觉:
一个是:技术这边的进度条,已经不太需要我们普通人操心了。
另一个是:真正会掉队的,接下来是那批还在讨论“做不做 AI”,而不是“怎么把自己的业务拆给 AI 做”的人。
如果你是个人用户,现在最划算的动作,就是盘点一下:
你手上有哪些“长链、重复、但需要一点判断力”的任务,可以扔给它。
如果你是企业老板或产品负责人,我建议你先做一件非常无聊但有效的事:
把你们公司里最赚钱、又最费人的三个流程画出来。
然后认真想一想:
当一个模型已经能拿 70% 的事实题、30% 的抽象题,
还能自己跑一台自动售货机的时候,
你到底还要人在哪些环节站岗?
这次 Gemini 3 Pro 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更聪明的聊天对象”,
而是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
当工具已经强成这样了,再不动的那部分,
究竟是技术的限制,还是我们自己的惰性?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1-19
Google发布Gemini 3,你想看的都在里面
2025-11-19
低成本构建高价值 AI 应用的时代已来 | 吴恩达最新万字实录
2025-11-19
Snowflake CEO 复盘:为什么 LLM 时代企业需要一个 AI Data Cloud?
2025-11-19
为什么Mac在AI时代更有性价比?
2025-11-19
Gemini3.0,中文能力真的拉跨了
2025-11-19
OpenText Cybersecurity 推出全新功能,为 AI 构建可信基础
2025-11-19
有预告的“梆梆就两拳”,可这只是开始
2025-11-19
刚刚,谷歌发布 Gemini 3:百万上下文 + 全链路 Agent直接封神!Claude 被秒成渣了
2025-08-21
2025-08-21
2025-10-02
2025-09-16
2025-09-19
2025-09-08
2025-09-17
2025-09-29
2025-10-26
2025-09-14
2025-11-19
2025-11-19
2025-11-18
2025-11-18
2025-11-17
2025-11-15
2025-11-14
202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