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Google最新《Agent质量》白皮书解读:AI时代如何评估智能体可靠性? 核心内容: 1. AI Agents与传统软件测试的本质差异与挑战 2. 评估AI质量的四大支柱与两大层级方法论 3. 从自动化指标到人机协同的五种评判手段
Google这两天发布了最新的《Agent Quality》白皮书,深入探讨了在 AI Agents时代,软件工程和质量保证(QA)面临的范式转变,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框架来构建、评估和监控高可靠性的 AI 系统。
今天来解读一下这份Agent质量白皮书里有哪些内容。
AI Agents时代的核心挑战,是传统的软件测试已无法应对 AI 智能体。
传统软件测试有确定的路径和期望输出。像送货卡车,按既定路线行驶;而AI 智能体评估是不确定的,像F1 赛车,需要根据实时路况和复杂的判断来决策,是非确定的。
Agents的失败往往不是系统崩溃,而是更隐蔽的判断失误,例如幻觉、偏见、效率低下或安全漏洞。
因此,我们不能只问“产品做对了吗”,而必须问“做的是对的产品吗?”。
AI agents评估的四大质量支柱
这份白皮书提出了一套层次化的评估策略,核心是四大质量支柱。分别是有效性、效率、鲁棒性、安全性与对齐。
有效性 (Effectiveness)是指, Agents是否完成了用户的目标。例如:不仅是生成了代码,而且代码能运行并解决问题。
效率 (Efficiency)是指,成本和速度如何。是否用了过多的步骤、Token 或 API 调用来完成简单任务。
鲁棒性 (Robustness)是指,面对 API 故障或模糊指令时,系统是否可靠。能否优雅地处理错误而不是崩溃或产生幻觉。
安全性与对齐 (Safety & Alignment)是指, AI Agents是否值得信赖。是否存在偏见、泄露隐私或执行有害指令。
AI Agents评估的两大层级
这份白皮书里提出了AI Agents评估的两大层级。
第一步为黑盒评估(Outside-In),指的是,黑盒评估关注最终输出。检查任务成功率(如例如:代码 PR 通过率、数据库交易成功率)、用户满意度(如 CSAT 分数)和整体质量(如准确性或完整性)。
第二步为白盒评估(Inside-Out),指的是,白盒评估关注轨迹(Trajectory)。如果结果错了,或者效率太低,必须打开黑盒,检查智能体的思维链是否产生幻觉或逻辑混乱、工具调用选择(如是否选择了错误的工具,参数是否错误)、RAG 检索质量(如检索到的文档是否相关)以及多智能体间的协作动态(如智能体之间是否存在沟通死循环)。
如上图所示,Output evaluation为黑盒视角。Process evaluation为白盒视角。
评判方法,谁来当裁判
这部分列出了从自动化指标到人机协同的五种评判手段。
Automated Metrics: 使用代码计算的指标(如ROUGE, BLEU, BERTScore),速度快但较浅层。
LLM-as-a-Judge: 用强大的大模型来评估另一个模型的输出质量 。
Agent-as-a-Judge: 用专门的智能体来审查执行过程(例如检查工具调用是否合理)。
Human-in-the-Loop: 人类专家介入,用于建立“金标准”数据和处理主观判断。
User Feedback and Reviewer UI: 收集真实用户的反馈,以及开发者通过审核工具给出的反馈。
AI Agents评估可观测性的三大基石
白皮书用后厨做比喻:传统监控是看流水线厨师是否按菜谱操作;AI 可观测性是像美食评论家一样,不仅品尝菜肴,还要观察米其林大厨的烹饪过程。
如图所示,实现可观测性需要三大基石:
Logs- 智能体的日记: 记录发生了什么。不仅是简单的文本,而是结构化的 JSON 数据,包含提示词、思维链、工具输入输出等 。
Traces- 智能体的足迹: 将分散的日志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对于调试至关重要,能让你看到“用户提问 -> 工具调用失败 -> 导致最终回答错误”的因果链条。
Metrics- 智能体的体检报告:
系统指标: 延迟、错误率、Token 成本。
质量指标: 正确性、有用性、幻觉率。
最后,这份白皮书给开发者的核心建议是:质量是架构的一部分,而不是最后一步。 不建立深度可观测性(Logs、Traces、Metrics)和自动化的评估反馈回路,企业将无法构建出真正值得信赖的 AI 智能体。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1-25
Spring AI Alibaba实战:打造会编程的Java智能体
2025-11-25
Palantir牵手Snowflake,我们能学到什么?
2025-11-25
为何AI创业者不应迷信RaaS
2025-11-25
仅凭几张图片,我们是如何让 AI 自动生成 70% 可用前端代码的?
2025-11-25
Kylin MCP Server 发布:打通 Agent 与企业数据的“高速通道”
2025-11-25
突发!Claude Opus 4.5编程世界第一,把谷歌OpenAI踢下王座
2025-11-25
Opus 4.5 发布:所有信息,全整理
2025-11-25
Google又发布了一篇可能改变AI未来的论文,这次它教AI拥有了记忆。
2025-09-19
2025-10-02
2025-09-16
2025-10-26
2025-09-08
2025-09-17
2025-09-29
2025-09-14
2025-10-07
2025-09-30
2025-11-25
2025-11-25
2025-11-23
2025-11-19
2025-11-19
2025-11-19
2025-11-18
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