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从AI编程助手PromptPico到ContextPico的进化历程,揭秘如何让AI真正理解硬件需求而非简单对话式编程。 核心内容: 1. 传统"聊天式"AI编程的局限与痛点分析 2. PromptPico创新方法:先系统学习硬件特性再编程 3. 从Many-Shot到Long Context的技术演进与突破
嗨,说起这事儿,得从我在AI应用研究过程中的一个衍生项目说起,这个项目叫PromptPico。这名字听着挺唬人吧?其实就是用AI帮不会写代码的人操作那些需要编程的开源硬件,比如Raspberry Pico、ESP32之类的。
这几年Vibe Coding特别火,其实就是AI写代码,像GitHub Copilot、Cursor这些工具,大家用得可欢了。它们的套路很简单:你提要求 -> AI在聊天窗口生成代码 -> 你看不对就让它改 -> 它再生成... 就跟没完没了的对话似的。这种模式就象开盲盒,不仅要求你是一个优秀程序员,还是一位监理;而AI更象一位廉价没责任感的牛马。
我觉得这不太对劲。真正的程序员是这么写代码的吗?当然不是! 我们是怎么做的?
所以我的PromptPico就想模仿真人程序员的做法:
这就像是给AI找了个软硬件通吃的"师傅",在本项目中我就是那师傅,让它先学习再干活。这和主流的"聊天式"AI写代码完全不同!
做着做着,我开始怀疑:我这方法是不是和RAG差不多?RAG不也是先存一堆资料,然后根据问题找答案吗?
晚上躺在床上想(程序员失眠就是这么朴实无华),突然意识到:不对!有本质区别!
这下明白了,我的方法更"硬核",对AI的"理解力"要求更高。但这路子对吗?世界上这么干的人可不多啊!心里那个虚啊,跟踩棉花似的。
为了不变成"民科",只能硬着头皮读论文。那段时间读的论文不少于当年接受博士训练,整天头昏眼花,满脑子都是"few-shot"、"zero-shot"、"chain-of-thought"...直到看到两个新概念:
看到这些,我眼前一亮!有戏! 我把整个相关文档喂给AI,不就是用Context吗?让它参考设计好的例子,不就是Many-Short Prompting吗?虽然没人说这就是Context Engineering,但我觉得方向没错! 心里踏实了些,就把项目正式命名为PromptPico。为什么叫Pico?一是以Raspberry Pico为起点,二是显得精致(pico表示"微小"),想突出我的"提示(Prompt)"用得精准到位。
虽然定了PromptPico这个名字,也觉得方向还行,但总觉得差点什么,像隔着一层窗户纸。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个词——Context Engineering!
啪! 一下子就通了!之前模模糊糊的想法突然清晰了。其实Context这个词我也纠结了很久,发现有好几个意译的词句,如"情景",反正不能译成成"上下文"。
我立刻明白PromptPico这个名字的问题了:
这不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吗? 我把硬件软件资料(Context)喂给AI,就是在做Context Engineering啊!用户只需要说大白话,AI结合它学到的Context就能干活。Prompt当然重要,但核心是Context!是提前准备好的知识包!
这下真踏实了! PromptPico这个名字还停留在"Prompt Engineering"的框框里。现在找到了更准确、更有前瞻性的方向——Context Engineering!
想清楚后,改名就顺理成章了。PromptPico -> ContextPico!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感觉整个项目的灵魂都提升了!
为什么这么激动?因为这不仅是名字的变化,更代表了AI应用模式的重大转变:
就像医疗的发展,从问诊(Prompt)到数据(Context)的过程。
这个过程真不容易。大部分时间都在迷茫中度过,老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瞎搞。痛苦吗?特别痛苦! 尤其是看到别人用现成的Copilot轻松写代码,自己却在搞底层,效率好像更低,那种自我怀疑特别折磨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会被夹到手,弄得满手腥,还可能被旁边吃现成的人笑话。技术探索就是这样,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不确定和孤独是最大的挑战。
但是!当你终于尝到鲜美的蟹黄,当你的想法被技术发展趋势印证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成就感和爽快感,绝对值得之前所有的痛苦和纠结!
现在ContextPico还在继续开发,路还长。但至少名正了,方向对了,心里有底了。这螃蟹,吃得值!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9-04
美团也开源了大模型,但我觉得他们的野心是通用生活Agent。
2025-09-04
重大福利!OpenAI免费开放ChatGPT Projects,3大功能太香了
2025-09-03
10分钟零代码,0元立即部署OpenAI开源模型 GPT-OSS
2025-09-03
coze开源能力及与官方闭源版比较
2025-09-03
工业级AI平台开源,识别率超过99%,包含图像采集、智能检测、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四大模块
2025-09-02
Coze教程 | 第2章:Coze开发环境搭建与配置
2025-09-01
谁才是企业级开源平台的优选?OpenCSG与Dify、Coze、Langflow、Ollama 的差异化之路
2025-09-01
苹果深夜开源FastVLM:速度飙升85倍,0.5B小模型要逼疯谁?
2025-07-23
2025-06-17
2025-08-20
2025-06-17
2025-07-23
2025-08-05
2025-07-14
2025-08-20
2025-07-29
2025-07-12
2025-09-01
2025-08-16
2025-08-13
2025-08-11
2025-08-11
2025-08-06
2025-08-06
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