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探索创业之路,从YC合伙人的洞见开始。核心内容:1. 创业成功的关键特质:韧性而非刻板印象2. 初创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心态调整3. 创业动机与目标的演变
脱离了朝九晚九的工作,整个人像是从被封印态解锁出来了一样,巴适而充盈。
不过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我过往太擅长打工了,如果接下来不打工,要做些什么呢?
既然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就先多学习多记录吧。
从YC Startup School系列视频开始,以下是笔记第一篇:你适合创业么?
与和我一样在找寻方向的你共勉。
特质:是韧性而不是刻板印象
大众对科技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往往会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像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那样才华横溢的程序员,或者像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那样冷酷无穷、才华横溢的产品天才。
Agar 承认,这些特质可能会有所帮助,但是创业成功的人多种多样,韧性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品质。
“当你在一家初创公司工作时,你必须付出血汗和泪水,才能说服哪怕是一个用户来试用你的产品。在初创企业会不断遭遇拒绝,但给企业打工则不会有这种感受。”
有趣的是,Agar 发现,自信并不等于韧性。
一些外表自信的创始人可能会在遇到困难时崩溃,而一些看起来比较低调、不那么外向自信的创始人则表现出非凡的韧性。
他分享了BenchLink创始人萨基(Saji)的例子。2012年,YC首次投资BenchLink时,Saji和他的联合创始人都是沉默寡言的工程师,投资人都担心他们无法成功的完成2B销售,因此BenchLink的启动举步维艰。在YC孵化的过程中,BenchLink一直未能盈利;在从YC毕业两年后,BenchLink的销售才开始慢慢走上正轨。如今,多年过去了,BenchLink目前估值超过60亿美元,客户包括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公司。Saji也成功的从一名工程师转变为能够领导2B销售的领导者。
笔记:
扛着,可能是启动一个新业务时最重要的心态。
在知乎和Boss直聘,我都分别负责过从零到一的新业务,每天的心情就像过山车:
每天晚上临睡前,都是:MD,世界毁灭吧,怎么有这么多的坑?
第二天早晨起来,再重新给自己打鸡血:怪兽们,我又来了!
对了,你可以听听揽佬的《八方来财》,又解压、又吉利。
不过,在公司孵化项目,毕竟不需要太考虑钱和人的问题,只要把账算明白就行了。
如果是自己创业,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招,都是更大的问题。
动机: 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主流观念认为,创办公司 “仅仅是为了赚钱 ”是不充分的动机。
Agar 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实际上,我认为创办一家初创公司是为了致富也没什么不好。”
他认为,最初的动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机会演变成什么。
Agar 说:"我见过一些创始人,他们在创立公司之初计划在一年内将公司出售,但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他们改变了主意,十年后他们仍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而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支撑创始人不断克服挑战的动力在于:对正在解决的问题,存在真正的兴趣。这些动机往往是在创业过程中才形成的,而不一定是一开始就拥有。
笔记:
现在的我越来越思考不清楚:生意 和 事业的边界。
在北京,大家往往更容易谈平台、谈模式,谈大事业;而在深圳,大家往往更倾向于直接聊如何搞钱,聊小生意。
一个是从Big Picture开始,一个是从Make Money开始。
孰优孰劣,我不好下定论。
只是,我今天似乎越来越倾向于“深圳模式”:少谈规模,多谈利润,先活下去,再活得好。
决策: 创业会有什么损失 或 收益?
与其对创始人的潜力和特质进行反思,Agar 建议采取一种实用的方法: “问问自己,我有什么损失?”
创办一家公司通常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来确定其可行性。最坏的情况是,你可能还没挣到多少钱就关门了。
人生阶段不同,损失的预估也大相径庭: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有稳定晋升预期的职场老鸟面临的机会成本是不同的。
尽管创业九十九死一生,但是创业的过程本身,会带来巨大的学习价值,创始人可以接触到多种职能:销售、产品开发、客户支持,从而明确个人优势和偏好。
即使初创企业失败了,这段经历也能大大增加职业发展机会。
Agar指出,在 Triplebyte 工作期间,他观察到许多雇主都在专门寻找有初创企业经验的求职者,看重他们的主动性和领导力。
他举例说,帕克-康拉德(Parker Conrad)的 Rippling 公司是一家市值 100 亿美元的 YC 公司,该公司特意聘有创业经验的人来负责产品部门。另一个成功案例是尼克-格兰迪(Nick Grandy),他的第一家初创公司以失败告终,但他随后加入了 Airbnb,成为该公司的第一位员工,之后又创办了 Outskool,目前估值已超过 30 亿美元。
笔记:
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很简单,脑子一热就够了;
而对于职场老人来说,创业的决心可能有点难下了。
当下稳定的工资,就像一副金手铐,不仅锁住了每日的时间,还锁住了未来的可能性。
对于那些已经成功爬到一定Level的大厂人来说,这段大厂的经历好歹还可以说划算;
但如果你30多了在职场晋升无望,既没有累积足够的资本回家躺,也没有培养足够的个体能力去市场卷,可能才是最尴尬的情况。
准备:从副业开始,链接有趣的想法和人
对于那些尚未准备好立即创业的人,Agar 提出了战略性的准备建议。寻找创意和联合创始人应被视为相互关联而非独立的任务。
Agar说:“我发现,在与聪明人的交谈中,我会产生最好的想法。”
他建议有抱负的创始人找到他们喜欢一起讨论想法的人--无论是同学还是同事--并与他们就有趣的技术、产品或生活中糟糕的用户体验进行交谈。
如果你身边很难找到这样的人,可能就需要换换环境了,在初创企业工作是一个理想的中间步骤。
从副业开始实验是创业重要的准备步骤。
当交谈中产生令人感兴趣的概念时,Agar建议立即考虑实施: “有没有一个简单的MVP版本可以在周末完成?或者你可以找到其他可能是用户的人,把这个想法告诉他们,看看他们的反应如何?”
对于你不是程序员,Agar建议可以试试学习编码,这样你至少可以构建第一版MVP产品。
笔记:
有Vibe Coding了,学习编码的建议可以划掉一半了。
多找人聊聊是真的有帮助,长期在一个领域里会让你成为专家,也会让你的思维产生惯性。
最近我每周都会和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朋友交流,就会发现:
大家的思维方式 和 项目经历真的差别太大了。而更奇妙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落地方式还都能够让一个项目或企业落地生根,让人感慨世界的多样性。
BTW,如果想约Coffee Chat,欢迎公众号留言。
出发:何时迈出第一步?
确定何时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创业仍是一项挑战。
不一定需要等到副业项目发展到特别大再做决定,Agar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做一个少数人真正喜欢的产品,总比做一个很多人漠不关心的产品要好。一个对粗糙原型充满热情的用户,比数百万人对假想产品的等待注册更有意义。
如果在每日繁忙工作下,仍能为了副业项目持续投入,这说明你已经做好了转型的准备。
如果你找到了一个让自己感到工作充满活力的合作伙伴,也说明这是一个辞职创业的绝佳契机。
更快的行动而不是过多的分析,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断发展的激情相比,创业最初的动机并不那么重要。
对于正在考虑创业之路的你来说,与优秀的合作者为伍、尝试副业、诚实地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才是创业前最佳的准备。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5-21
让数据会说话!用DeepSeek+ECharts快速打造高颜值HTML图表(建议收藏)
2025-05-21
为什么我用Lovart设计不出灵魂?
2025-05-20
AI Agent 浪潮下,产品经理的初心在哪?
2025-05-20
Cursor + BrowserTools:告别繁琐调试,轻松提升网页质量
2025-05-20
你的Agent几级?知名风投BVP定义Agent七大等级~
2025-05-20
Flowith NEO:下一代AI生产力平台的深度探索
2025-05-20
长文解析|如何提升AI产品的信任力?
2025-05-20
flowith 指南|画布是 AI 的旷野啊
2025-03-06
2024-09-04
2025-01-25
2024-09-26
2024-10-30
2024-09-03
2025-03-12
2024-12-11
2025-02-18
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