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Obsidian新手必看!这篇保姆级教程手把手教你从零开始打造高效知识库。 核心内容: 1. Obsidian的下载安装与仓库创建 2. 基础设置优化与个性化配置 3. 文件夹和标签的高效组织技巧
深受Obsidian的魅力影响,部分朋友也希望尝试使用 Obsidian 进行笔记记录和知识管理。但是,他们又觉得 Obsidian 的功能太多,或者不知从何入手。
因此,我决定写一篇详细的教程,作为新手的Obsidian之旅的起点,手把手带你完成从下载安装到初步组织笔记的关键步骤,包括一些非常实用的基础设置、以及如何利用文件夹和标签让你的知识库井井有条。
踏出探索 Obsidian 的第一步,自然是下载和安装。
Obsidian 的安装非常简单,你只需要访问 Obsidian 官网 下载适合你操作系统的版本(Windows、macOS 或 Linux),然后按照安装向导进行操作即可。
Obsidian 支持 Windows、macOS 和 Linux 主流操作系统。网站会自动检测你的操作系统,并推荐相应的下载版本。点击下载按钮,获取最新版的安装程序。
下载完成后,双击安装包,按照操作系统的常规软件安装步骤进行即可。过程非常直接,通常只需几下点击。
安装完毕后,首次启动 Obsidian,它会引导你创建或打开一个“仓库 (Vault)”。
什么是仓库呢?
简单来说,仓库就是你所有笔记和附件存放的本地文件夹。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的专属数字书房或知识基地。
本地仓库的巨大优势
数据完全私有与掌控:你的所有笔记都明明白白地存储在你自己的电脑上,而不是某个公司的服务器里。这意味着你对自己的数据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无需担心隐私泄露或服务商停止运营导致数据丢失。
离线访问:无论有无网络,你都可以随时访问和编辑你的笔记。
自由备份与同步:你可以使用任何你喜欢的方式备份你的仓库文件夹,例如将其复制到U盘,或者使用如坚果云、百度网盘、Dropbox、Google Drive 等同步盘工具将其同步到云端,实现多设备访问和额外的数据保障。
创建成功后,你就拥有了第一个 Obsidian 仓库,一片等待你耕耘的知识沃土!
安装完成后,进行一些基础设置能让 Obsidian 更符合你的使用习惯,提升后续体验。
Obsidian 的设置入口非常直观。在界面的左下角,你会看到一个齿轮状的图标,点击它即可打开设置面板。
Obsidian 支持多种语言。如果你希望使用中文界面:
- 在设置面霸中,找到并点击“关于”选项。
- 在“语言”下拉菜单中选择“简体中文”。
- 点击“重启 Obsidian”使语言设置生效。
设置中你还会看到“账户 (Account)”选项。Obsidian 账户主要用于其官方提供的付费同步服务 (Obsidian Sync) 和发布服务 (Obsidian Publish)。
对于我们今天讨论的基础功能,你完全不需要注册或登录任何账户。 Obsidian 的核心本地功能是完全免费的。所以,初学阶段可以暂时忽略此项。
这个部分的设置对于后续笔记的组织非常重要。这里的选项很多,但是作为新手的你,只需要关注2个地方:
当你创建一个新笔记时,它会被放在哪里?这里有几个选项:
在这里我更倾向于使用
在下方指定的文件夹中
: 你可以指定一个固定的文件夹**,因为它可以让新笔记有一个专门的存放位置,避免仓库根目录过于杂乱。
例如,我会创建一个叫做草稿箱的目录,每次我想新建笔记或者灵感乍现的的时候,我就会按下Ctrl + N
, 这个稿子就会自动放在这个草稿箱
目录下。
当你在笔记中插入图片、PDF或其他附件时,这些附件文件会保存在哪里?为了保持仓库的整洁,强烈建议设置一个专门的附件文件夹。
Obsidian依然提供了若干给选项:
在这里我更倾向于使用
当前文件所在文件夹下面的子文件夹
,并命名为“附件”,这样可以确保每个笔记的附件都与其相关联,避免附件散落在仓库的各个角落。
例如,我在创作一篇文章的时候,当我从网络上复制图片到我的笔记中时,这些图片会自动放在当前笔记所在的文件夹下的一个名为 "附件" 的子文件夹中。
Obsidian 的外观设置非常灵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整。你还可以选择丰富的主题,或者更改CSS配置,创造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环境。
Obsidian 内置了“浅色 (Light)”和“深色 (Dark)”两种基础主题。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或环境光线随时切换。
你还可以为Obsidin 选择不同的主题色,例如“蓝色”、“绿色”、“紫色”等等。切换主题色可以让你的笔记界面更符合你的审美。
例如下图,从默认的紫色按钮,被我更改成了浅绿色,所有的按钮链接都会变成浅绿色。。
Obsidian 拥有一个非常活跃的社区,贡献了大量精美且功能丰富的主题。当你对基础功能熟悉后,可以点击“主题”下方的“管理 (Manage)”按钮,浏览并安装社区主题,进一步个性化你的 Obsidian。
例如 Minimal
和Things
就是非常受欢迎的主题。
下图是一个Rose Pine的主题,渐变颜色,十分有趣。
Blue Topaz 主题:
Obsidian 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允许你自由地组织笔记。
当笔记逐渐增多,如何有效地组织它们就成了首要问题。而文件夹是我们最熟悉也最直观的组织方式。
传统情况下,我们通过层级结构来分类和存放文件。例如,你可以为工作、学习、个人兴趣等大的分类创建顶级文件夹,然后在每个顶级文件夹下再创建子文件夹来细分内容。
但是,文件夹虽然直观,但它有一个固有的局限性:一篇笔记通常只能存放在一个文件夹中。很多时候,一篇笔记却可能与多个主题或项目相关。
例如,有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笔记,它既适用于“工作”文件夹,也适用于“个人成长”文件夹。
传统的文件夹结构无法同时满足这种需求。
而且,当文件越来越多,通过文件夹层级来查找笔记会变得越来越麻烦。
你可能需要不断地点击打开不同的文件夹,才能找到你需要的内容。
为了保持简约,我更建议新手采用这样的方式来组织笔记:
00_工具
:存放各种工具、插件和设置相关的笔记。例如,Obsidian的快捷键、Markdown语法、常用插件介绍,写作流程等。这些通常与具体的笔记无关,但对使用 Obsidian 又非常重要。02_日记
:存放日常日志或日记。你可以按照日期创建子文件夹,例如2025年
,然后在里面存放每天的日记笔记。这样可以方便地查看和回顾过去的记录。Obsidian有一个创建时间戳笔记
的功能,可以帮助你快速创建带有日期的笔记。03_知识库
:存放你的知识库笔记。可以按照主题或领域创建子文件夹,例如“工作”、“学习”、“个人成长”等等。每个子文件夹下可以存放相关的笔记,这样可以让你的知识库井井有条。04_项目
:存放与你正在进行的项目相关的笔记。每个项目可以有自己的子文件夹,里面存放项目计划、进度跟踪、会议记录等内容。05_生活
:存放你个人兴趣相关的笔记,例如旅行计划、电影推荐、书籍清单等。可以按照兴趣或主题创建子文件夹。06_草稿箱
:存放你正在撰写或尚未完成的草稿。这也是我每次按下Ctrl + N
新建笔记时的默认存放位置。草稿箱可以帮助你集中管理所有未完成的内容,避免它们散落在各个文件夹中。随着文件的增加, 单纯依靠文件夹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而在 Obsidian 中,除了使用文件夹来组织笔记,你还可以使用标签来实现更灵活的分类和关联。
当文件一多,标签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标签允许你为笔记添加多个关键词,一篇笔记可以同时属于多个主题或类别。
例如,我对"AI编程”十分感兴趣,我可以为相关的笔记添加标签 #AI编程
。这样,无论这篇笔记存放在“学习”还是“个人兴趣”还是“写作项目” 文件夹下,只要我点击这个标签,就能快速找到所有与 AI 编程相关的内容。
#待办
、#正在进行
、#已完成
等,帮助你更好地管理任务和项目。在 Obsidian 中使用标签非常简单。你只需要在笔记中输入 #
符号,然后跟上标签名即可。例如,输入 #AI编程
就会创建一个名为 ·AI编程
的标签。
标签可以放在笔记的任何位置,你也可以在笔记中添加多个标签,只需用空格分隔即可。
你也可以在笔记顶部的属性区块中添加标签,这部分我们会在后续进阶教程中详细介绍“属性”时再展开,但你可以先知道有这种方式:
--- tags: [编程, AI, Python] ---
标签还可以嵌套使用,形式如 #大类/小类
,例如 #项目/Obsidian教程
、#项目/AI应用
。这可以帮助你更有条理地组织标签本身。在标签面板中,它们会以层级形式展现。
当你输入#
时,Obsidian 会自动提示你已有的标签,方便你选择。你可以直接选择已有标签,或者继续输入新的标签名。
Obsidian 提供了一个“标签面板”,通常默认显示在右侧边栏。如果没有看到,可以检查核心插件设置中“标签面板 (Tags pane)”是否已启用。
你还可以在搜索栏中使用标签进行搜索。例如,输入 tag:#AI编程
可以找到所有包含 #AI编程
标签的笔记。
保持简洁与一致性: 尽量使用统一的标签命名。例如,决定用 #ai-programming
就一直用它,避免混用 #AIProgramming
或 #AI编程
(除非你有意区分)。
避免过度标签: 不是标签越多越好。给笔记打上最核心、最有区分度的 3-5 个标签通常就足够了。
本期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这些基础设置和组织方法能帮助你更好地入门 Obsidian。
你已经成功迈出了 Obsidian 之旅的关键几步:完成了下载安装,创建了你的第一个知识仓库,进行了一些实用的基础设置,并学习了如何使用文件夹和标签来初步组织你的笔记。
这只是开始。Obsidian 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可塑性和强大的连接能力。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立即动手实践,去创建笔记,尝试不同的设置,感受文件夹和标签带来的便利。不要害怕犯错,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学习。
在后续的分享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 Obsidian 的更多强大功能,例如它灵魂特性之一的双向链接、自由度极高的白板 (Canvas) 功能、能够极大拓展 Obsidian 能力的各种社区插件,以及如何利用属性 (Properties) 和模板 (Templates) 来进一步提升你的笔记效率和知识管理水平。
敬请期待,祝你在 Obsidian 的世界中探索愉快!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7-28
2025-05-24
2025-05-22
2025-06-12
2025-05-28
2025-06-23
2025-05-19
2025-05-21
2025-06-18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