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别搞错了,不是“要学会编程”,而是“要学会用 AI 解决问题”

发布日期:2025-08-14 08:07:20 浏览次数: 1533
作者:把自己产品化

微信搜一搜,关注“把自己产品化”

推荐语

用AI编程月赚近2万?揭秘如何通过正确顺序和思路转变,让AI成为你的"技术员工"。

核心内容:
1. 从AI编程陪跑案例看微小进步带来的正反馈循环
2. 项目成功的关键:选对AI工具与保持基本技术判断力
3. 给新手的建议:为什么图形化IDE比命令行工具更适合学习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自从被群友鼓励,开始尝试 AI 编程为起点的陪跑计划之后,一个月里居然也收货了六名尊贵的学员,2999 一位。按照公众号引流大法,我这篇标题应该怎么取?我把这段话直接甩给了 AI,给了我好几个选项:

- 被群友一句话点醒后,我用AI编程月赚近2万的完整复盘

- 揭秘AI编程陪跑式教学:如何让学员心甘情愿付3000元学费

- 我30天狂赚1.8万,6个学员抢着交钱

- 终于公开!让6个人心甘情愿交3000学费的AI编程套路

~当然这都是玩笑,我这篇也不是说我这个陪跑,毕竟我目前的方式并不能承载太多的容量,我设置的目标也就是 10 个为止。
本文是从我自己用 AI 编程搞项目一路走来以及这些日子“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甚至只不过是一些碎碎念,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甚至都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关键就两个东西,
一个是顺序,你按什么“顺序”做决定了我在这篇里提到的「微小而确定的进步带来持续的正反馈」,顺序不对,就真的容易「从入门到放弃」。
我的顺序很多也是参考我自己这篇零基础也能玩转 AI 开发:用 HTML + API 快速实现你的创意!里画的这个图:
图片
从最容易拿到结果的开始。
另一个是思路的转变,你要相信 AI 会越来越强,包括环境部署在内的,也可以很轻松的用 AI 解决,在服务器上也跟我们在本地用 AI 编程工具一样它会自动部署好需要的一切。
也就是我总强调的思路,我是老板,我要招几个技术帮我做项目,我要做的应该是,找对人(选对 AI 工具或大模型),知道怎么安排活儿(项目规划和任务分解),然后就是自己略懂一二,防止被员工忽悠(保持基本的技术判断力)。
当过leader 的都知道~毕竟即使是最好的「员工」,你也需要能识别什么时候他们可能理解错了需求或者走了弯路。
装个 B 来说,上面这两点比你具体的操作技巧更重要,能帮助你「举一反三」,而不要去「死记硬背」,技术会变,工具会更新,但正确的思维方式相对来说却是长期有效的。
我并不建议新人朋友直接用类似 Claude Code 这种基于命令行(CLI)的智能编码工具,反而推荐你用类似 Trae 或者 Cursor 这种图形化的 IDE,甚至一开始那个 solo 都先不要用,当然无论是哪个,内置的是当前最佳的编程模型就好,比如现在的是 Claude 家的。
倒不是说 cc 对于新手门槛高,我自己的理由是:Claude Code 这种基于命令行的工具对新手来说可能过于「一键生成」,容易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一个冷冰冰的「黑盒」,缺乏像 Trae 这种图形化 IDE 的即时反馈(如运行结果预览),容易让人感到挫败。

如果新手描述不清(例如“写一个游戏”),结果可能不理想;但即使生成正确代码,新手也不知道为何正确,类似“运气好抽到 SSR”。那些图形化 IDE 提供实时代码补全和错误提示,反倒有种“边写边教”的氛围感。

虽然我们说,你并非需要像传统的方式那样去学「编程」,但是不代表你可以啥也不懂,只是在 AI 的加持下拥有了更高效的学习方式,编程可不是是“描述需求 → 得到代码”就完事儿了,它更重要的还有分解问题,找问题与调试等等。

但凡你用 AI 写过写过几个项目,你就知道,至少在当前的水平下,维护它,找问题解决问题有多烦人~

我特别建议参加我陪跑的同学,要善于用 AI 的方式解决 AI 的问题,用 AI 来教 AI,拿到 AI 生成的结果后,多点好奇心,在输入框里多问一句“这一行是做什么的?”或“为什么要用这个?”,这才是干中学啊。

比如,前阵子有人对路径这个问题就很拧巴~那么 AI 就可以很好的进行教学:

AI 就是这么有耐心,哪怕你是个大傻子,它都有耐心和好脾气给你讲明白,只要你敢问,这又是我爱说的那句话:你要敢于问傻问题。

然后就是养成将需求分解为小任务的好习惯,不知道怎么拆解需求,同样的让 AI 帮你,或者你每次一句话扔给 AI 对话框的时候,AI 的返回内容(尤其是开头的分解说明)是一个需求拆解的模板。你可以模仿这种方式,列出子任务。

举个例子:

需求:写一个 Python 程序,统计用户输入的文本中每个单词出现的次数。

很模糊的操作就是这样:帮我写一个统计单词出现次数的程序。

你自己根据这个需求拆解下可能是这样:

1,获取用户输入:提示用户输入一段文本。  

2,预处理文本:将文本转换为小写,分隔成单词列表。  

3,统计单词:用字典记录每个单词的出现次数。  

4,输出结果:打印每个单词及其出现次数。

5,交互都在一个前端页面实现,设计风格用新粗野主义。

得到的东西就不会那么「随机抽卡」,你掌控的部分变得多起来。完整的页面效果是这样的:

等待用户输入~

上面的就是输出结果~

总结下需求分解

- 模仿 AI 的分解:记录 AI 列出的子任务,模仿其结构(界面 → 逻辑 → 错误处理)。  

- 从小任务练习:选择简单需求(如单词计数),自己尝试分解,再对比 AI 的分解。  

- 逐步实现:每次只让 AI 生成一个子任务的代码,自己尝试其他部分,遇到问题再求助。  

- 反思与迭代:完成需求后,检查分解是否合理,尝试优化或增加功能。

一个碎碎念,又写了这么多,如果你看到这里就言简意赅下归纳下都说了个啥~

虽然命令行工具效率高,但对新手来说确实像「黑盒魔法」,木有那种「边做边学」的感觉。

图形化工具的实时反馈和错误提示,确实更像是在「教学」而不是「代劳」。等你能驾驭更多东西的时候,你可以用 cc 这种生产力工具了。

顺序:从简单到复杂,追求微小而确定的进步,思维转变:像老板一样管理AI,学习方式:用AI教AI,保持好奇心,还有需求分解的实践建议。

最后我要说:从「我要学会编程」变成「我要学会用 AI 解决问题」,这确实是当下更实用的技能路径。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