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AI在ToB领域的效率革命、预算重构与战略选择

发布日期:2025-08-26 07:16:43 浏览次数: 1522
作者:一苇AI认知

微信搜一搜,关注“一苇AI认知”

推荐语

AI正在重塑ToB领域,让传统业务流程提速10倍以上,同时重构企业预算结构。

核心内容:
1. AI如何将数据分析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30秒
2. 数字员工概念兴起,企业预算从IT转向人力
3. 未来三年ToB软件渗透率可能从10%跃升至50%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传统软件公司的产品经理,最头疼的就是客户永远在问:“你们的系统能不能再快一点?”拼命优化代码、升级服务器,但效果始终有限。直到引入了AI能力,原本需要30分钟的数据分析现在只要30秒,客户的反馈从“还行吧”变成了“这太神奇了”。

这个转变让我意识到,AI在ToB领域带来的不是场景革命,而是一场深刻的效率革命

我最近走访了几家企业,从制造业到金融服务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的业务流程几乎没变,客户需求也没变,变的是什么?是完成这些工作的速度和质量。举个例子,某家物流公司的调度系统,以前需要3个调度员花2小时才能排好第二天的配送路线,现在AI系统10分钟就搞定了,而且路线更优化,能省15%的油费。

这和十多年前移动互联网刚兴起时的情况有所不同。那时候大家都在讨论“颠覆”,打车,从路边招手变成了手机下单;购物,从商场变成了电商平台,再从电脑互联网变成了移动互联网,这些变革都带来了应用场景的变革。

但是这次的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在大部分的场景下,往往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原有的事情变得更高效

我查了一下关于企业服务软件的渗透率数据,中国120万家中腰部企业,CRM系统的渗透率不到10%。为什么这么低?过去我们总结了很多原因:系统太复杂、实施周期长、投入产出比不明确等等。但现在AI来了,这些痛点正在被逐个击破。

前段时间我在杭州拜访一家做外贸的中型企业,老板跟我说:“以前我们不愿意上CRM,是因为录入数据太麻烦,销售都不愿意用。现在有了AI,语音就能录入,系统还能自动分析客户意向,销售反而离不开了。”这种转变正在各行各业发生。

我估计未来三年,ToB软件的渗透率会从现在的10%跃升到30%-50%。这不是我拍脑袋想出来的数字,而是基于AI解决痛点的速度推算的。想想看,如果一个系统能让你的工作效率提升3倍,你还会犹豫要不要用吗?

更有意思的是预算结构的变化。传统上,企业的IT预算通常不超过营收的5%,这是个铁律。信息化部门每年做预算最痛苦的就是这个——老板总说:“IT是成本中心,能省则省。”但现在情况变了,AI不再只是IT工具,而是数字员工

什么是数字员工?简单说,就是能像人一样工作的AI系统。我认识的一家公司,他们的客服团队原本有50人,现在只剩10人做质检和处理复杂问题,其余工作都由AI客服承担。更关键的是,这个AI客服的成本是从人力预算里出的,不是IT预算。

黄仁勋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未来企业的数字化部门将变成HR部门,招聘的不是人类员工,而是数字员工Agent。”这话听起来很科幻,但其实已经在发生了。我最近接触的几家企业,都在讨论一个问题:既然AI能替代部分人力,那这部分预算是不是可以用来采购更多的AI服务

算一笔账你就明白了。假设一家企业年营收1个亿,IT预算5%就是500万,但人力成本可能占到40%,也就是4000万。如果AI能替代其中20%的人力工作,那就是800万的预算空间。这意味着什么?ToB市场的天花板不是被打破了,而是被重新定义了

当然,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到底该选择“AI+行业”还是“行业+AI”?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也和不少企业老板讨论过。

先说“AI+行业”。典型代表是那些用大模型做垂直应用的公司,比如AI法律助手、AI金融分析师等。他们的逻辑是:既然大模型这么强大,那就用它来解决各行各业的问题。这个思路在某些领域确实有效,特别是那些依赖公开信息和通用知识的领域。

但问题来了,除了公开信息,在那些依赖行业私有知识的领域,通用AI往往力不从心

比如一家精密制造企业,通用大模型无法得知他的工艺参数,也不了解其研发的材料在特定温度下的形变规律。这就是“行业+AI”的机会。

我认识一家做工业设计的公司,他们积累了20年的行业数据和经验,现在把AI能力集成进去,效果惊人。原本需要资深工程师花一周完成的设计优化,现在AI两天就能给出多个方案。关键是,这个AI理解的不是通用知识,而是这个行业特有的规则和经验。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企业有深厚的行业积累和数据壁垒,选择“行业+AI”;如果你想快速切入新领域,可以考虑“AI+行业”,但要做好长期积累行业知识的准备

说到这里,我想起去年在一个行业峰会上,和一位传统企服公司的CEO聊起,他问:AI会不会让我们这些老牌ToB公司被淘汰?我的回答是:恰恰相反,你们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为什么?因为你们有客户、有数据、有行业理解,这些都是AI最需要的养分。

现在回头看,AI在ToB领域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三点:

第一,它是效率革命而非场景革命,让原有业务跑得更快更好;第二,它正在重构企业预算结构,从IT预算扩展到人力预算,市场空间扩大了10倍甚至20倍;第三,“AI+行业”和“行业+AI”各有千秋,关键看你的数据壁垒在哪里。

对于ToB从业者来说,现在可能是最好的时代。市场在扩容,客户在觉醒,技术在成熟。但机会窗口不会一直开着,据我观察,领先者和跟随者的差距正在快速拉大。那些率先完成AI转型的企业,不仅效率提升了,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数据和经验的复利效应。

如果你问我具体该怎么做,我的建议很简单:先从一个具体的效率痛点开始,用AI解决它,然后快速复制到更多场景。不要想着一步到位,但也不要观望太久。毕竟,在这场效率革命中,慢就是输。


END.



我是国家高新企业【时间流AI】的创始人一苇,从业20年,专注为企业、商家和个人搭建AI应用,提供“大模型+智能体+知识库+RPA”的全方位技术服务,希望与你一起拥抱AI!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