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AI工作流翻车?学会这3种切饼法,让每个AI只专注一件事,效果立竿见影!核心内容: 1. 工作流翻车的根本原因:让AI承担过多任务 2. 竖切法:按步骤拆解复杂任务,分阶段处理 3. 横切法:按功能模块并行处理,提升效率与质量
作为一个拿过多个平台智能体奖项的 00 后,我发现大多数人工作流翻车的根本原因都一样:让 AI 一口气干太多活了。
今天就用最简单的比喻,让你彻底搞懂工作流搭建的底层逻辑。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些情况。同样的输入,今天 AI 给你一个结果,明天又是另一个结果,完全不稳定。我朋友就是这样,让 AI 帮他写营销文案,有时候写得还行,有时候就是一堆废话。
还有更坑的,把一个复杂任务直接丢给 AI,期望它能完美处理。比如让 AI 直接帮你做市场调研加内容策划加文案撰写加投放建议,结果每个环节都做得不够好。
最让人头疼的是调试。工作流一跑起来,输出效果不好,但你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是输入有问题?还是 AI 理解错了?还是输出格式不对?
我见过有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提示词写得超级长,各种限制条件加了一大堆。结果呢?效果反而越来越差,AI 被那些复杂的指令搞懵了。说实话,提示词太长,模型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反而抓不住重点。
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学会切饼。把复杂任务当成一个大饼,不要让一个 AI 吃完整个饼,而是切成小块,让不同的 AI 各自负责一块。这样每个 AI 都能专注做好一件事,整个工作流就稳定了。
我总结了三种切饼方法。
第一种是竖切,把复杂任务按步骤切成几块,一步一步来。举个栗子,我需要让 AI 完成一个简单的计算:4+2-1。原来的做法是直接让一个 AI 算 4+2-1,切饼后的做法是第一个 AI 算 4+2=6,第二个 AI 算 6-1=5。
你可能觉得这个例子太简单了,但换成实际工作就很有用。比如我要做内容营销,需要市场调研到内容策划到文案撰写到投放建议这一套流程。以前我会让一个 AI 全部搞定,结果每个环节都做得马马虎虎。
现在我这样切:第一个 AI 专门做市场调研,分析竞品和用户需求。第二个 AI 基于调研结果制定内容策划。第三个 AI 根据策划写具体文案。第四个 AI 基于文案给出投放建议。
这样每个 AI 都专注做一件事,输出质量明显提升,而且出问题也容易定位。
第二种是横切,把任务按功能模块切开,同时进行。举个栗子,我要写一篇论文。原来的做法是一个 AI 写整篇论文,切饼后的做法是 AI1 写标题,AI2 写引言,AI3 写正文,AI4 写结论。
实际工作中更常见的场景是做宣传物料。前几天我要给一个产品做发布会宣传,需要各种素材。以前我会让一个 AI 帮我写所有文案,结果风格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
现在我这样切:AI1 设计海报文案,突出产品卖点。AI2 写新闻稿,偏正式专业。AI3 制作朋友圈文案,轻松活泼。AI4 准备直播脚本,互动感强。这四个任务可以同时进行,最后汇总,效率提升不少。
第三种是再切,就是发现 AI 输出有问题后,再临时加一个 AI 来修补。比如让 AI 写文章,并且需要符合SEO和合规要求,结果发现还是有违禁词,就再加一个 AI 专门处理违禁词。
虽然这种情况很常见,但我不太建议依赖这种方法。更好的做法是提前做好拆分,就像制定 todolist 一样,一步一步规划清楚。
与其先让 AI 写完再去处理违禁词,不如一开始就规划好:第一个 AI 负责内容创作,第二个 AI 专门做合规检查和替换。这样每一步都很明确,输出更稳定。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救急,但最好还是提前规划好每个步骤。就像我们做项目要先列 todolist 一样,工作流搭建也要提前想清楚每个环节。
不管是用 n8n 还是 coze,核心都是这套切饼思维。竖切适合有明确步骤的流程,横切适合可以并行处理的任务。记住,提前规划比事后补救效果更好。
基于我这两年半搭建工作流的经验,给你几个实用建议。明确最终目标,然后倒推需要哪些步骤。不要一上来就开始连节点,先在纸上画出整个流程。
每个 AI 只负责一件事,职责要单一。我见过有人让一个 AI 既要分析数据,又要写文案,还要做格式转换,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设计好输入输出格式,确保上下游能顺畅衔接。这个特别重要,很多工作流翻车就是因为数据传递有问题。尤其是做组件的功能,输出更要严格按照格式输出,否则程序就报错了。
从简单场景开始测试。不要一上来就用复杂的真实数据,先用简单的测试数据验证逻辑没问题。建立测试用例,确保稳定性。我会准备几套典型的输入数据,每次修改工作流后都跑一遍,确保没有倒退。
还有个测试技巧,多个模型并发测试。因为工作流运行时间长的话测试效率就很低,同时跑几个不同的测试用例,能快速发现问题。
定期检查和优化 prompt。AI 模型在更新,使用场景也在变化,prompt 也要跟着优化。设置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比如设置异常输出的告警,输出质量下降的提醒等。
设置合理的错误处理机制。网络异常、API 超时、输出格式错误等情况都要考虑到。不要过度优化。工作流能稳定运行比追求完美更重要,先让它跑起来,再慢慢优化。
稳定比花哨更重要,先让工作流跑起来,再考虑优化。
我是 AI 产品普洱,一个专注分享实用 AI 工具的 00 后。如果你也在搭建工作流,评论区聊聊你遇到的问题,说不定下期内容就是解决你的痛点。
觉得有帮助的话,点赞、在看、转发三连吧~
下期见。
宝藏主包下方点击狠狠关注👇👇👇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7-28
2025-08-06
2025-06-12
2025-06-23
2025-06-18
2025-06-08
2025-06-09
2025-06-08
2025-06-30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