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AI将所有生意都卷成了创意产业

发布日期:2025-10-29 12:13:07 浏览次数: 1533
作者:AI微果酱

微信搜一搜,关注“AI微果酱”

推荐语

AI正在重塑所有行业的创意边界,让每个生意都成为创意工作室。

核心内容:
1. AI如何将传统产业转变为创意产业
2. 技术门槛的消失与创意工具的普及
3. 人类美学表达在AI时代的独特价值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01


创意产业,官方通常称为“文化创意产业”,传媒、影视、娱乐、游戏、工艺、设计、时尚、出版、文旅等等,仿佛创意是文化产业的专属。


传统创意产业的生意,一般会加“studio的后缀,意指“兼具创作与生产功能的复合空间”,如film studio(电影制片厂)、photo studio(摄影工作室)、tv studio(电视演播室)、visual studio(可视化工作室)……


不知从何时开始,studio这个后缀开始大量使用在AI工具平台,如云服务商:百度AI Studio 、Google AI Studio ,如企业AI工具平台:Cherry Studio;如内容生成平台:Vidu Studio,以及刚刚获得1.3亿美金融资的liblib AI Studio等等。


科技产业从文化产业借用这个词,底层逻辑是在AI应用中,用户需要不断调整提示词、参数,反复生成和筛选,这个过程更像艺术家在工作室里打磨作品,而不是工程师运行的一个程序;此外,代表着AI应用的趋势:AI是一个“创意伙伴“,它无法被精确控制,需要人与机器之间进行开放式的、启发式的互动协作;还代表着AI应用的前景:AI技术从幕后的、冰冷的生产力工具,演变为幕前的、有温度的创造力舞台。



02


从技术上来说,AI已经将所有生意卷成了创意产业


创意是想象力+美学表达+技术表现“,之所以搞成创意是文化产业专属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表现“门槛所致


以一个传统的创意studio为例,需要在物理空间配备画架、颜料、相机、灯光、电脑等创作设备,对于非文化产业来说,由于使用率低,这样的配置浪费过大。但AI时代的创意studio,集成对话、文生图、图生图、音视频编辑、代码编写、知识管理等软件系统,在专门的AI Studio平台上实现,不需要占用物理空间,浪费资源。


所以,这个门槛被踩平了



03


想象力是人类的基因,并不为文化产业所独享。如今很多生意的老板、创业者都是90、00后,他们是社交媒体氛围中成长的一代,内容的视野广阔和丰富度远胜往昔,借助极低成本的AI Studio,就可以独立完成生意的创意需求,如设计、建模、包装、海报、视频、商品文案等等。


留给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只剩下“美学表达”这最后的地盘了。美学表达是“天赋+经验+学养”的结晶,目前大模型在这方面还没有能力,它还是根据人类文本在复制创意,它听不到大自然的风雨声、鸟叫声,看不到空中的云朵、光影的斑驳,更感受不到人类的温度和情感。“美学表达”不是门槛,而是横亘在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的鸿沟。



04


AI并没有卷走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美学表达”能力,它也卷不走——那是人类智能的根。


虽然如此,但“美学表达”是创意最核心、最难的环节,当AI在技术上将所有生意卷成创意产业后,传统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将不得不付出比以往多得多的努力,才能在“美学表达”上站稳站牢,不至于被AI卷出产业——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文化创意产业没有行业标准,主观性极强,导致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放荡者多、懒惰者多、滥竽充数者多。AI将如大浪淘沙,让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这也许才是AI对人类最大的作用——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将人类思维和视野无限扩大。


商务合作/转载合作
微信:asingcn
(请备注“转载”或“合作”)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