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聊聊 Context Engineering:从 LangChain、Manus 到 Anthropic 的实践启发

发布日期:2025-10-28 07:56:45 浏览次数: 1535
作者:与AI同行之路

微信搜一搜,关注“与AI同行之路”

推荐语

Context Engineering 是提升 AI 性能的关键,教你如何让 Agent 更高效地"记事儿"。

核心内容:
1. Context 管理的重要性与挑战
2. 四种实用的 Context 管理策略
3. Anthropic 在 Claude 中的独特实践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最近看了 LangChain 的 Lance Martin 和 Manus 的 Peak 的对谈,再结合 Anthropic 最新发布的一些实践,真的是让我对 Context Engineering 有了新的理解。怎么说呢,如果说 Prompt Engineering 是教 AI 怎么说话,那 Context Engineering 就是教 AI 怎么记事儿。

为啥 Context 管理这么重要?

说实话,我之前也没太在意这个事。但你想想,现在的 Agent 要循环调用工具、处理各种输出、管理多层任务... 这 context 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果不管它,模型性能直接拉胯,成本蹭蹭往上涨,最要命的是,后面的决策可能完全跑偏。

就像 Peak 说的,给 Agent 的 context 就得刚刚好 —— 多了会懵,少了会忘。这个度,真的是个技术活。

几个实用的 Context 管理策略

1. 能存文件就别塞 Context

Manus 的做法挺聪明的,他们把重的信息都扔到文件系统里。每个工具调用可以输出两个版本:完整版和精简版。精简版就留个路径或 ID,需要的时候再去取。

Anthropic 在 Claude 的实现里也是类似思路 —— 他们会把大段的代码、文档内容用文件引用替代,而不是每次都带着跑。这样既省 token,又不会丢信息。

2. 压缩 vs 总结:可逆才是王道

这里有个细节特别重要:

  • 压缩(Compaction):把冗余信息去掉,但保留恢复的能力
  • 总结(Summarization):用模板或 schema 生成简洁版本,但信息可能永久丢失

最佳实践?先压缩,实在不行再总结。而且要记住,最近的几次工具调用千万别动 —— 这是模型学习的"热数据"。

说白了,就像整理房间,你可以把东西装箱(压缩),也可以直接扔掉(总结)。能装箱就别扔,真要扔也得看看是不是最近还在用的。

3. 子 Agent 分工:各管各的事

大型工作流就像一个公司,你不能让每个员工都知道所有事。LangChain 和 Manus 的做法是把 Agent 拆成专门的子 Agent —— 规划的、执行的、管知识的,每个只拿自己需要的最小 context。

Anthropic 在 Claude 的 Projects 功能里也体现了这个思想。不同的 Project 有独立的 context 空间,避免信息混杂。

4. 动作分层:不是所有操作都要暴露

这个策略真的是妙。Manus 把不常用的批量操作放到"底层" —— 比如作为 shell 命令或 Python 脚本 —— 只把核心的原子操作(读、写、搜索)暴露给模型。

怎么说呢,就像手机 APP,常用功能放首页,高级功能藏设置里。模型也一样,接口太多反而容易出错。

Anthropic 的独特贡献

说到 Anthropic,他们在 Context Engineering 上有几个特别的点子:

Context Caching:他们推出的 context 缓存机制,可以把常用的前置 context(比如系统提示、常用文档)缓存起来,大幅降低成本。这就像给 Agent 配了个"长期记忆"。

Artifacts 机制:Claude 的 Artifacts 功能其实就是 context 管理的绝佳示例 —— 把生成的代码、文档独立出来,既方便查看编辑,又不占对话的 context。

Projects 隔离:每个 Project 有自己的知识库和 context,这种天然的隔离避免了信息污染。

别过度设计

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课了。随着模型能力提升,很多复杂的 context 管理技巧反而成了负担。就像 Peak 说的,他们删掉了不少"聪明"的优化,性能反而更好了。

真的是,有时候简单就是最好的。相信模型的能力,别总想着帮它太多。

写在最后

Context Engineering 不是什么高深的黑魔法,就是帮 AI 更好地管理它的"工作记忆"。核心原则说白了就几条:

  • 能引用就别复制
  • 能压缩就别删除
  • 能分工就别混杂
  • 能简单就别复杂

不管你是用 LangChain、Manus 还是直接调 Anthropic 的 API,这些原则都适用。最关键的是,要根据实际场景不断调整 —— 没有银弹,只有最适合的方案。

对了,如果你正在搭建 Agent 系统,真的建议去看看原始的讨论视频和各家的文档。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取长补短才能做出最好的系统。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